浙江省“三名工程”为抓手,名校名师名专业建设工程

引言
按照广东省教育厅印发的《浙江省“中等职业教育品质提高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的通告(浙教办职成〔2023〕82号),“十三五”期间,我市职业教育以“中等职业教育品质提高行动计划”为契机,名校名师名专业建设安装工程(以下简称“三名安装工程”)总计有33个项目立项,其中名校建设3所,名师及名师工作室建设9个电子技术应用是学什么,前辈及前辈工作室建设7个,中职名专业(品牌专业)建设6个,中职名专业(特色专业)建设8个。项目建设五年来,各中职小学把握机遇,汇聚共识,不忘教育初心,项目建设实效明显,现将各项目的建设成果展示给你们。
#
一、实施背景
#
中职教育要培养高素养高级技能型人才,而人才培养机制的变革是保证人才培养品质提升的核心。因此,我们进行人才培养机制的变革。结合本地区对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市场人才需求特性,以岗位需求为借助明晰专业定位,增强企业深度合作,我们提出了“能力递进,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机制。 #
△中高职一体交流 #
二、主要目标 #
建立合理的人才培养方式,运用结业生岗位需求以及行业企业职业标准,强化与当地著名企业进行深度合作,确定电子技术应用生产岗位群及其对应的能力与素养要求,再次建立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能力递进?“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机制。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借助校外实训基地及校内见习基地进行教学推行,实现工作与学习的任务交替,学院与车间的环境交替,师生与职员、教师与师父的角色交替,使师生的理论学习、实践训练与企业的实际认知、岗位锻练的全线融通,让师生真正做到“学中有工,工中有学”完成人才培养目标。我们把这些方式称之为“能力递进,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机制。
#
△学生进方正马达实践习
#
三、实施过程
(一)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在探访、考察宁波10多家电子技术应用相关企事业单位,了解行业、企业需求的基础上,确定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德智体全面发展,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业规范,把握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具备相应的综合职业能力,适应地方电子技术应用行业企业生产与管理发展须要的,能胜任电子技术应用设计能力、制造能力、装配与调试能力等相关职业岗位群工作的、技能型应用型高级人才。 #
(二)提纯核心技能,确定核心课程
按照企业岗位工作任务及其标准,提纯出“识图、装配、调试、应用、设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五大核心技能。按照德育要求和核心技能,确定《电子元元件与电路基础》、《电子基本电路安装》、《电子产品安装与调试》、《项目实训及应用》和《电子技术综合应用》5门核心课程,80个教学项目。
(三)变革教学方式
#
选用“先会后懂”教学方式,确定4个操作方法。第一步,看示范。班主任或师父把操作技能根据一定的程序和技术要求示范,让师生认清楚每一个动作,明晰告诉师生要做哪些?如何做?第二步,动手做。师生看完示范后,单独或分小组动手模仿,开始练习,渐渐地学会做。第三步,懂要领。用问答、讨论、点评等方式,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小结概括技术要点。第四步,综合练。通过综合反复训练产生操作技能。
#
(四)确定人才培养机制 #
结合我校电子技术应用近些年来教学变革和与企业合作所积累的经验,确立的“能力递进,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机制,培养满足社会还要的充满创新精神的电子技术应用人才。
#
△义务电器修理
#
四、成效及推广
(一)实现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
借助校外实训基地及校内见习基地进行教学推行,实现工作与学习的任务交替,学院与车间的环境交替,师生与职员、教师与师父的角色交替,使师生的理论学习、实践训练与企业的实际认知、岗位锻练的全线融通,让师生真正做到“学中有工,工中有学”完成人才培养目标。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核心技能中90%以上教学项目能在企业岗位中得到操作感受,积累经验,真正实现了学习内容与岗位任务、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 #
(二)加强了师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师生通过换巢挂职、技能累加递进、岗位融通递进,技能水平快速提高,职业素养迅速增强。师生修理钳工高级工考评通过率达100%,其中操作技能考评优秀率从先前的32%增加到56%。近五年来,在省级技能大赛中获一等一人次,二等奖四人次,三等奖四人次。高职考方面师生上线率100%。18年一位中学生阙华辉老师在高职考中取得了全国第30名的成绩,19年有三位上硕士,其中杨阳朋友在高职考中取得了全国第7名的成绩电子技术应用是学什么,蔡浩斌在高职考中取得了全国第24名的成绩,包绍俊在高职考中取得了全国第292名的成绩。师生与企业通过面对面的选择,结业生初次就业率达100%。师生踏入电子技术应用企业后,能迅速走上装配、调试、应用、设计等工作岗位。 #
(三)实现了政企双赢
#
“能力递进,工学交替”实习时间与企业生产同步,师生到企业见习,一是师生在见习岗位学到真实的技能;二是解决了企业临时用工过剩问题,为企业节约了部份劳务费;三是为中学节约了师生见习所需的大量耗材费。
#
△专家来校指导交流 #
△学生入企业现代学徒活动 #
△理实一体化课堂 #
本期 #
作品来源|安乡县职业中等专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