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设置备案和审批结果公布

教育部日前发布2023年高等职业教育本科专业设置备案和审批结果。其中,2023年高等职业教育财务财会类本科专业共有6个,包括大数据与财会、会计信息管理、统计与财会核算、大数据与审计、大数据与财务管理和资产评估与管理。开办大数据与财会专业的高校1200所,开办财会信息管理专业的高校116所,开办统计与财会核算专业的高校45所,开办大数据与审计专业的高校121所,开办大数据与财务管理专业的高校498所,开办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的高校39所。
#
业内人士觉得,近些年来,高职财务财会类专业的变化反映了大数据背景下财务财会工作的新要求,也可以看出高职高校的财务财会专业教育仍然与时代发展保持同频共振。 #
专业培养向大数据变革 #
据了解,教育部在2023年公布的《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3年)》中,就将高等职业教育本科和硕士专业有关财务财会类的专业进行全面改名。其中,传统的财务管理、会计、审计专业被调整为大数据与财务管理、大数据与财会和大数据与审计专业,在培养方向和方法上逐渐向大数据变革。
“此变化阐明了传统高职财务财会专业类教育向智能财务财会类专业教育的转变,更是在大数据背景下财务财会工作由传统财务财会向智能化发展对高职财务财会类专业教育变革的要求。”广东工贸职业学校副校长张岐在接受《中国财会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专业的调整是现代财务财会与信息技术密切结合的产物,只是新技术迭代发展所带给的商业机制、生产方式和管理方式改革对财务财会新要求的结果。 #
湖北交通高等本科学院财务审计处处长崔平觉得,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海量的信息贮备和处理对财务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式提出了挑战。传统的财务类专业教学方式的重点是以理论教学为主,课程的开办理论色调浓郁。在大数据背景下,财务财会类专业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包括创新课程内容、推动师资队伍建设等,以适应时代发展要求。而加强数据搜集和信息处理技术也成为会计行业发展的首要趋势。
以“大数据与财会”专业为例,张岐觉得,其实质就是传统财会向智能财会的转变。智能财会的本质是以数字经济为前提、业财融合为基础、财务共享为平台、人工智能为支撑,产生满足经济管理数据剖析和辅助决策信息还要的人机共生、协同进化、管理赋能的财会管理活动。其关键在于财会科学与估算科学互相结合,属于交叉学科,具备“计算财会科学”属性,本质是一个财会管理生态系统,包括信息产生系统、决策支持系统、管理控制系统、行为调节系统等。 #
青海龙腾建设企业集团有限公司财务主管易发雷表示,过去的财务工作比较重视传统的业务处理2023会计与审计专业,随着公司的财务信息化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更倾向于财会数据的处理与剖析。 #
注重培养师生的应用能力 #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机制的基本特点是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还要为目标。其会计类专业是以培养技能应用型的财会专门人才为目标的。”崔平说。 #
他觉得,高职结业生在就业门坎上与硕士生存在的差距决定了两者的教学目标不同。高职教育更重视职业性,要求在教学中讲清楚岗位设置、岗位职责,便于师生结业后能迅速上岗。而大专知识的理论性和逻辑性更强,师生今后深造的或许性更大,因此,在教学中要为逐步深造做好伏笔。 #
“随着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深度嵌入,财会信息正在被实时、可信、低费用地产生和使用,财会计量的精准度正在极大地提高。这让一些格外符合企业利益相关者信息需求的事项、业务、场景等方面的信息,有或许实现定向、个性化提供。届时,现在尚未能推行的事项财会、三维财会、作业财会、行为财会和决策财会等,都有或许不同程度地得到实现。”张岐表示,有了大数据的支撑,数据壁垒将更容易被破除,产供销、人赃物能连结为一体,并且把若干个业务生态组成的企业生态和多个产业生态组成的行业生态实时地连结上去,构成企业、生态、环境“三位一体”的生命共同体,真正实现为企业管理提供场景全息信息和事项颗粒信息。
#
他觉得,在行业发展中,传统的财会专业将逐渐趋向融合,即趋向将财务财会、成本财会、管理财会、财务管理整合为“大会计”2023会计与审计专业,并逐渐产生集数字化、数据化、信息化、智能化、智慧化为一体的全方位深层次融合。 #
为了适应这些变化,更注重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高职本科教育在课程设置和培养方法上都要有所突破。 #
例如,从大数据与财务管理专业来看,其课程机制不断调整加强。现在,专业的核心课程主要包括财务财会、智能化成本核算与管理、财务管理实务、财务大数据剖析与可视化、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财务机器人应用等。不仅核心课程,各大学会开办财会基础、经济法基础、财政金融基础、统计基础、大数据技术应用基础等专业基础课程,在校内外进行财会核算、预算管理、投融资管理、成本管理、财务大数据剖析、内部控制、风险管理、财务机器人应用、智能财税等实训,并在各种企事业单位、会计与国税中介服务机构进行岗位见习等。 #
增强择业就业竞争力 #
高职本科的课程教学按社会需求和技术应用能力设计教学机制和培养方案,以应用为主建立课程和教学内容机制,实践教学占较大比列,借以提升结业生的就业能力。
“财会类专业才能随着行业实务还要进行调整,这对于专业结业生来说是未雨绸缪,可以让师生提早接触、了解这种前沿技术的应用,更容易迅速适应岗位工作,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高发雷说。
张岐逐步剖析称,信息技术让传统财务部委的人员结构发生了改革,基础财会核算工作被财务机器人渐渐代替,财会从单一财务核算向全面经营剖析转变,从只提供财务数据向业财融合转变,从以传统记帐、算账、报账为主体向后端业财融合步骤管理和前端财务数据剖析应用转变。同时,从事业务合作、汇报、规划、预算编制、预测等业务工作的财务人员会降低,从事财务与商业大数据剖析、成本精细管理等工作的专业性财务人员会降低。
“上述变化必定对高职的财务财会专业人才培养提出挑战。因而,各高职高校财务财会专业群的人才培养工作应当在人才培养机制、专业课程机制、实践教学机制、平台建立、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的变革重构,以提高高职专业教育品质和就业品质。”张岐说。
崔平也表示,财务类专业仍然是热门专业,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对财会人员的还要与日俱增,高职本科的财务类专业师生的就业前景比较好。在数据剖析与财会融合的新领域,大数据财务类专业人才未来在就业市场上也会得到更多注重和发展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