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老师:苦莫苦于多愿,莫过于欲壑难填

“苦莫苦于多愿。”意思是说,人世间最苦闷的事,莫过分欲壑难填。
#
古人宽松养性,指出要清心节欲、抛却执妄。庄子说:“道与之貌,天与之形,无以好恶内伤其身。”意思是说生活要顺其自然,摒弃心里的妄想、妄情、妄念,保持一片端午境界,才是天道的本源。这个道就是本性,人活的很轻松,脑子清醒冷静,不妄加明天的人情世故。否则,才会产生喜怒哀乐,才会发生伤人害己的事。
“苦莫苦于多愿。”正是“心所贪爱,不得其物;意在所谋,不遂其愿。两者不能,自苦于心。” #
古时侯有个做生意的人,和同学一起坐船出游,经过一条大河时,船行至河中央忽然船底渗水,眼看就要沉没了,于是船上的人赶快跳船,快速游到岸边。但这个生意人坠入水底后,却游的很慢,同学们都早已上岸,他还在渐渐的游,并且变得很费力,同学都替他着急,为他呐喊加油,谁知那人却说:“你们不要喊了,我头上带了许多金子,所以游不快。”这时侯同学们都劝他说:“赶紧扔了吧,钱财乃身外之物。连性命都保不住,还要金子还有何用?”可是那种人终究还是舍不得扔掉金子,眼看着坠入水底,压死了。
一个人带着过多的“包袱”赶路,注定不会走的太快,也一定不会走的太远。只有卸下体上的“包袱”,轻装上阵,能够行走的洒脱自如,能够达到人生的彼岸。 #
人们总是让生命承载太多的负荷,这个舍不得丢,那种舍不得扔,最终被压死的只能是自己。人生难得“断舍离”。 #
人生的欲望就是个无底洞,任你千万财富也无法塞满。有适当的欲望是一件好事,由于欲望是人生追求目标与前进的动力莫苦于的意思,“无欲无求”只能是一种追求的境界。人生须要现实的欲望莫苦于的意思,并且,假如给自己的内心塞满太多的欲望,成了心理的包袱,那只会成为加重前行的负担。
人的贪念越多,附加在心理的“包袱”就越重,可虽然明知这般,好多人却偏偏难舍不了人性的劣根。
对于真正享受生活的人来说,任何不须要的东西都是多余的,适当的放下是一种潇洒,是参悟人性后的一种平和。
#
人生须要断舍离。 #
背负了太多的“包袱”,总是为金钱、名利东奔西跑、奔波辛劳,整天担忧仲仲,又如何能有快乐呢? #
只有放下这些过分沉重的“包袱”,就能得到心灵的解脱和放松,才会渐渐品位人间的质朴真情。 #
《道德经》里有句话:“祸莫小于不知足;咎莫小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
人生最大的幸福,是懂得知足。懂得收敛自己的欲望,放下心里的“包袱”。
#
《红楼梦》中有一首《好了歌》: #
世人都晓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瓦砾一堆草没了!
#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爱妻忘不了! #
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
#
痴情父亲古来多,孝敬儿孙谁见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