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中级《审计理论与实务》复习之社会审计的审计程序

2011年中级《审计理论与实务》复习之社会审计的审计程序
#
中级审计师考试《审计理论与实务》
第四章 审计目标和审计程序
第二节 审计程序 #
知识点、社会审计的审计程序
#
社会审计的审计程序由准备、实施和终结三个阶段组成。 #
特点:一是由于社会审计是受托审计,因此社会审计通常不编制年度审计项目计划;二是由于社会审计组织不具有行政处理处罚权,因此社会审计在出具审计报告后,不做出审计处理处罚的决定。
一、准备阶段 #
1.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
对审计风险做出评估,并结合自身承受力,就是否可以接受被审计单位的审计委托做出决定。
#
2.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 #
审计业务约定书是会计师事务所与委托人共同签订的,用以确认审计业务的委托与受托关系,明确委托目的、审计范围及双方责任与义务等事项的书面合同。它也是一份具有法律约束力的书面文件。
3.编制审计方案
#
编制审计方案时应当经过以下几个步骤: #
(1)了解被审计单位及所属行业的基本情况。 #
(2)初步评价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 #
(3)初步执行分析性复核。
#
(4)初步评估重要性水平。
(5)初步评估审计风险。 #
(6)编写审计方案。
二、实施阶段 #
1.对内部控制进行内部控制测试
#
2.对财务报表项目进行实质性测试 #
根据审计准则的要求,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可以采用检查、监盘、观察、询问、函证、计算和分析性复核等审计技术方法,获取所需要的审计证据。
如果在实施了必要的审计手续后,仍无法获取所需的审计证据,则注册会计师应出具保留意见或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3.重新确定重要性水平 #
由于在项目审计实施阶段,注册会计师往往会获得许多有关审计项目的意外信息,并且经常会受到许多诸如审计环境变化等因素的影响,重要性水可能会变化。
三、终结阶段 #
1.复核审计工作底稿
#
普遍采用的是主任会计师(所长或指定代理人)、部门经理(或签字注册会计师)和项目经理(或项目负责人)的三级复核制度。
2.出具审计报告 #
审计报告经会计师事务所签章后,即可报送委托人,无须经其他单位审定。对于审计结果的处理和做出何种处理决定,以及对决定的监督执行,也完全属于委托人的事情,与注册会计师及其会计师事务所无关。注册会计师应对所出具的审计报告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 #
3.建立审计档案 #
审计工作底稿归类为永久性档案和当期档案加以分档保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