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中级审计师《审计理论与实务》考试试题及答案(2)

2009年中级审计师《审计理论与实务》考试试题及答案(2)
#
11.建立适当的防范措施以限制非相关人员接近资产或记录的控制活动属于:( )。
A.业务授权控制 #
B.职责分工控制
#
C.凭证与记录控制 #
D.实物控制 #
12.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设置比较健全,但未予有效执行,导致大部分经济业务失控,应将其内部控制风险评估为:( )。
#
A.低水平 #
B.中等水平 #
C.高水平 #
D.无风险 #
13.信赖不足风险影响的是: ( )。 #
A.审计效率 #
B.审计效果 #
C.审计质量
#
D.审计结论 #
14.审计结论的可靠性程度与所需样本量之间的关系是:( )。
A.反向 #
B.正向 #
C.不确定 #
D.无关 #
15.当财务报表已经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了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动状况,且注册会计师已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计划和实施了审计工作,审计范围未受到限制,则应出具:( )。
A.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
B.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
C.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p#副标题#e# #
16.审计机关受本级人民政府委托提出的审计工作报告的报告对象是:( )。
A.审计机关负责人
B.本级人民政府
#
C.上一级审计机关
#
D.本级人大常委会 #
17.下列有关选择和确定效益审计项目的提法中,错误的是:( )。
A.资金规模越大,被选中作为效益审计项目的机会越大 #
B.管理风险越小,被选中作为效益审计项目的机会越大 #
C.对社会经济的影响越大,被选中作为效益审计项目的机会越大 #
D.审计的可操作性越强,被选中作为效益审计项目的机会越大
18.在效益审计中,根据实际产出评价被审计单位的目标是否实现的方法是:( )。
#
A.回归分析法
#
B.目标成果法
C.标杆法 #
D.价值分析法
19.在电子数据审计中,对于被审计单位的源数据存在类型不一致、格式不一致的情况,审计人员应该进行: #
A.数据采集 B.数据清理
C.数据转换 D.数据验证
#
20.审计人员设计一套虚拟的业务数据,将其输入到被审计单位的信息系统中,观察比较运行结果是否与预期相符,这种测试方法是: #
A.嵌入审计模块法 #
B.平行模拟法
#
C.测试数据法
#
D.虚拟实体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