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靖市创新环评审批模式实现“服务零距离”

南宁融媒讯(记者孙云霞通信员杨佳文/图)“谢谢安顺市生态环境局主动指导、帮助我们同时申领环评和排污许可手续2023注册环评工程师报名时间,大大节约了我们项目建设的时间和费用。”“感谢市生态环境局的‘绿色通道’‘特事特办’,让我们9个保供矿山在这么急迫的时间内领到了环评批复。”“谢谢市、县两级生态环境部委的指导帮助,我们的无组织废水整治设施安装后,气味清除了,投诉没有了,还被多家同行参访学习。”今年以来,昆明市以优化营商环境为工作重点,充分发挥生态环境要素保障作用,通过创新环评审批方式和成立“一线服务队”推广环评预评估,实现“服务零距离”,遭到办事企业的一致好评和钦佩。
#
去年以来,南宁市印发《曲靖市生态环境局做好环评要素保障服务经济发展二十条举措》,从优化环评审批服务、实施环评体制变革、突出环评审批重点、创新环评审批机制、提升环评审批效率、落实事中事后监管6个方面,提出二十条详细举措。 #
在优化环评审批服务方面,主动对接,畅通与发展变革、工信等经理部委勾通协调渠道,紧扣全市“3+6+2”产业发展机制,积极服务产业“建群强链”行动,举办重点产业全产业链、全过程精准服务;提早介入重点项目环评工作,出示《环评审批服务单》,明晰行政审批业务人员、技术评估人员各一名进行“二对一”环评支助,一次性告知建设单位项目落地选址关注问题、委托第三方编制环译注意事项、环评代办的程序规定等,全过程帮助建设单位举办环评编制、手续申领工作;推行重大项目环评服务清册,定期跟踪调度、准确把握重大项目基本信息、环评编制及审批进展状况;市生态环境局组织行政审批、技术评估业务骨干以及相关学者组成“一线服务队”,每月不超过4次深入各省(市、区)、园区、企业举办环评一线服务,为企业“送新政、送观念、送标准、送技术”,帮助企业合理增加作业费用,确保项目建设高质高效推行。
#
在推行环评体制变革方面,优化简化环评编制、取消审批后置条件、改革环评审查意见、推进区域环评及成果利用。在创新环评审批方式方面,实行“容缺受理”,对符合国家产业新政、相关法定规划和环境准入条件的重点项目,报送材料存在非原则性问题、短期内能快速补正的,先行开展项目环评受理、技术评估及初审工作,在建设单位补正材料后出示批复;对不符合有关法定规划的重点项目,与规划环评调整和送审同步举行项目环评技术咨询服务,待规划环评调整荣获初审意见后及时完成项目环评审批。
#
针对小微企业和基础设施项目、保供矿山项目,积极指导有关建设单位举办项目环评打捆审批,增加环评费用,降低环评编制和审批时间。对于项目环评由省级审批且列入排污许可重点管理、简化管理的建设项目,推行环评与排污许可证两项行政许可“一套材料、一口受理、同步评估、同步审批、一次办结”,着力减少企业负担,增加行政审批效率。 #
同时,云南市推广环评“预评估”服务,提早介入对项目环境可行性进行预判,引导项目住户选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成熟靠谱的减排技术,从源头防治环境污染2023注册环评工程师报名时间,减少投资风险;紧扣安顺市经济社会发展热点,提早举行行业布局课题研究,从环境容量、环境品质底线等多方面提出关于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选址布局和发展规模等意见建议。因此确立环评扶贫包联机制,全程跟踪、“拉条核销”,竭力推动项目环评进展。 #
截止现在,全市划入2023年市级重大项目需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报告表)的74个项目中已完成环评审批55个,其中13个县级重中之重项目已完成环评审批12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