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掀起普通话大讨论,“骂老师”有理?

“说国语”无罪,“骂老师”有理?
由于不满中学的普通话考试制度,台湾浸会学院中学生会会长刘子颀和一些中学生17日攻占了浸大数学中心8个小时。其间,组织“占领”行动的浸学院生会会长刘子颀还对老师粗口口。24日,浸会学院宣布对刘子颀和另一名激进中学生陈乐行给与暂时停学处理。而这起风波,也在台湾掀起了关于普通话的大讨论。
浸会学院发生的这起风波,让小编想起不久前在美国旅行时碰到的一件事。在福冈的旅舍中,小编在其他住客中发觉了两张中国脸孔。在异国他乡遇见自己人,小编自然热情地和她们打招呼,但却遭到奇特的一幕:一位是英籍华人,另一位是不会说普通话的台湾学院生。于是,三个人只能用日语简单地交流下,小编心里“他乡遇亲戚”的亲切感也荡然无存。 #
对于台湾人而言,学普通话、说普通话就如此难吗? #
说回此次风波的风口——浸会学院,据小编了解,在台湾的10多所学院中,有5所对结业生有普通话要求,分别是台湾浸会学院、香港科技学院、岭南学院、香港教育学院以及恒生管理大学。 #
浸会学院数学中心的官网显示,浸会的大专生需修读带三个学分的普通话课,期终成绩达标即符合结业标准;也可出席25小时、不算学分的预备课程,通过中学语言中心的普通话考试,即达到结业要求。
据悉,浸会学院还有豁免规则,除对母语非英文的中学生不做普通话水平要求外,出席过大陆中考或大陆部“多元入学方案”中国语工科考试,国家语委普通话考试三甲以上,台湾学校会考普通话C级以上,出席台湾考试局普通话水平测试合格的中学生,都可豁免普通话。今年,浸会学院又推出了普通话豁免考试,也就是刘子颀等浸会学院中学生所谴责的考试。
小编在浸会英语中心的网站上,找到了普通话豁免测试的样卷和及格准则。
#
对于小编一个南方人而言,这样的题目不难。但对于台湾中学生而言,该考试是否真的很难呢?小编特意发了条微博,问了问与台湾同说国语的广州同学们。
尽管这样的调查并不严谨,广州人和台湾人的语言环境也有很大差异,但综合网友们的评论来看,这套题不能算难,学过一定普通话及格还是没问题的。 #
但浸会英语中心公布首次资格豁免考试结果却出人预料,只有30%考生合格,这也成为刘子颀等人抨击浸会普通话豁免试评分机制不透明不合理。而另一个有意思的数据是,浸会学院对于普通话结业要求推出已有10年,仅有5个中学生没有通过。
两个数字放到一起看,虽然事实就很显著了。浸会学院设有语言中心,提供普通话导师,开办普通话课程,只要稍稍花时间学一下,几乎没有人会不过考试;并且没认真学过普通话的台湾中学生,希望“裸考”通过豁免考试,纷纷被并不难的考试“斩落马下”,反倒野蛮地向中学示威。用小编的话说,这就是赤裸裸地“碰瓷”,而用另一位网友的话说
#
中学生们对普通话抗拒的同时,实际上更多的是文化、政治和认同上的抗拒。这是一场意识形态冲突,是台湾部份人的本土化思潮侵蚀了学院校园,引起一些中学生对学习普通话形成排斥情绪。有台湾媒体称 #
这样的评论简直可笑。1997年台湾回归至今21年普通话好考吗,“普通话”作为中国的官方语言,浸会要求其中学生学习普通话并通过考试,如何是“强加”,如何是顺应“政治正确”?事实上普通话好考吗,这样的言论也正是“浸会普通话风波”出现的缘由:台湾的“本土化”正在带歪台湾青年。
摒弃意识形态的冲突,普通话究竟意味着哪些?虽然一贯有台独倾向的BBC也“不甘愿地意识到”,流利地说好这些全球有10亿人在讲的语言可能是在台湾通往财富与成功的关键。换句话说,台湾年青人若果不学好普通话,她们的人生就相当于关掉了一扇房门。台湾与大陆的联系注定将越来越紧密,这是自然的、也是不可抵挡的过程。从长远看,普通话对台湾人的重要性肯定会超过德语。
#
普通话对于现今与未来社会的意义有多重要,小编可能没有足够的发言权。并且小编希望台湾的青年同学们,能瞧瞧以下两个视频:日本首相特朗普儿子背诵宋词以及华尔街投资大亨吉姆·罗杰斯的两个儿子用英文讲演。 #
普通话对台湾、对台湾人到底意味着哪些?劝君三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