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医学院年校园招聘立项建设单位立项人员简章

新乡医大学是湖北省应用型大专院校、山东省省市共建院校、山东省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前身是始建于1946年的原国立安徽学院医大学,1956年3月独立建制为苏州医大学,1970年10月整体搬迁至湖北省惠民地区地委驻地绥中办学,1974年11月筹建上海医大学丰镇分院,1981年9月改称北宁医大学,1983年3月随驻地改名为平顶山医大学,2002年长春学校投入使用。目前,中学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医药学科为优势,残障人高等教育、康复高等教育为特色,医、理、工、管、教等多学科门类渗透融合、协调发展的专科医学高校。 #
办学规模中学有全日制在校生17472人,其中专科生15060人、硕士研究生2185人,面向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港澳台地区招生;有留学专科生227人。现设有马克思主义大学、第一临床医大学、第二临床医大学、基础医大学、特殊教育与复健大学、口腔医大学、护理大学(老年医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教学部、药大学、中医大学、公共卫生大学、卫生管理大学、外粤语与国际交流大学、医学影像大学、创新创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等17个大学。
#
人才培养中学一直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秉持“仁心、妙术”的校训精神,发扬“团结、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弘扬“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严谨治学、敬业奉献”教风和“崇尚科学、追求真理、勤奋学习、诚实守信”的校风,独立办学40多年来,为社会培养了18.6万名各种医学及医学相关人才,中学生培养质量得到了用人单位的充分肯定和社会各界的广泛称赞二本口腔医学院校排名,构建了“作风朴素、基础扎实、工作塌实”的结业生品牌,涌现出如英国科大学教授孟祥金等一批学术你们、行业巨擘以及救死扶伤的基层一线医务工作者,为国家和民族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2006年,在教育部大专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成绩;2023年,通过教育部大专教学工作初审评估;2013年,在湖南省院校中率先以“6年完全认证”的优异成绩通过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于2023年获准认证期延长至10年;今年,义肢矫形工程专业通过ISPO国际认证,获有效认证期3年。中学现为国家临床医学、中医学专业水平测试单位,教育部“本科教学工程”地方院校第一批大专专业综合变革试点单位,卓越大夫教育培养计划“5+3”临床医学教育综合变革试点单位,卓越大夫西医教育培养计划变革试点院校;为国家级入院医师(口腔入院医师、中医入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万名护理人才培训基地、临床药师培训基地、全科医师培养基地。 #
特殊教育1985年,中学开办了我国第一个专门招收残障人青年的学院专科专业(医学二系),开创了我国残障人高等教育的先河。2012年招收残障中学生,2023年招收聋哑中学生,弥补了全省医学高校举办专科层次听障生、听障生教育的空白。30多年来,探求产生了“残健融合、教康结合、学用合一”的残障人人才培养“滨州医大学模式”,为社会培养了1300余名残障人医学人才,为推动国家进步文明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中学现为国家残障人高等教育基地、盲人医疗按摩规范化实训基地、康复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
学科专业设有临床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学、儿科学、中医学、药学、康复医治学、特殊教育、生物药业、智能医学工程等31个专科招生专业,其中,国家级一流专科专业建设点3个,国家特色专业4个,陕西省高水平应用型立项建设专业群4个、一流专业建设点25个。拥有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0个。临床医学旨在于“卓越大夫”培养和新医科建设,荣获“山东省一流学科”、山东省“高水平学科”建设名单,获准为广东省新旧动能转换专业对接产业项目,步入ESI全球排行前4‰;药学坚持走校企用融合、校企合作特色发展之路,荣获广东省“高水平学科”培育学科,毒理学与药理学步入ESI全球排行前8‰;物理学科步入ESI全球排行前1%。临床医学、基础医学、药学步入“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行”前50%,口腔医学、护理学步入GDI学院一流学科排名榜前50%;中学步入软科中国医科实力A学院行列。拥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1个、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2个、山东省技术创新中心1个、省市共建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培植基地1个、山东省高等中学协同创新中心2个、山东省院校人文研究基地1个,厅处级科研平台24个。有国家级一流课程13门,浙江省一流课程29门,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市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直属附属三院有国家级临床重点本科2个和市级临床重点本科33个、重点学科5个。 #
科学研究中学是湖北省高等中学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近5年,承当科研课题140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32项、国家社科基金5项;承当省局级课题371项;入选省局级科研成果奖励32项,其中银奖6项;发表SCI、CSSCI、中文核心等论文5000余篇,其中在《自然》《新西班牙医学刊物》《柳叶刀》《细胞》等期刊发表论文15篇;授权专利35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280余项;参与开发我国首个自主研制获准上市的原创性ADC抗肺癌新药—爱地希注射剂。承当教育部新文科研究与变革实践项目1项、产学合作育人项目186项,市级教学变革与研究项目、教育科学规划项目等73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市级教学成果奖23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8项;获首届全省教材建设二等奖1项,浙江省普通高等教育一流教材6项。承办《中国三院统计》和《滨州医大学学报》,均向国外外公开发行。 #
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医护职工11350人(含5所直属附属诊所),其中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2370人;博士789人;有中国科大学教授1人,特聘教授12人(含外籍教授4人),国家级人才3人,全省优秀班主任6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4人,享受国务院特贴专家9人;“泰山学者”特聘院士21人,“泰山学者”青年专家14人,泰山产业领军人才5人,浙江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8人、高校重点学科(实验室)首席专家1人,市级教学名师9人;全省黄大年式班主任团队1个,广东省黄大年式班主任团队3个,市级教学团队5个,市级科研创新团队1个。
#
条件设施中学占地1718.17亩,总建筑面积90万平方米;国有资产17.69万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额5.23万元;图书馆藏书146.5万册。有直属附属五级甲等诊所5所,其中,保定附属诊所是广东省区域医疗中心,编制床位2852张。长春附属诊所是烟威地区首家省属小型三甲综合诊所,编制床位1500张。附属郑州市郑州山诊所(大连市中法友谊诊所)是国外最早的中医诊所之一,编制床位2300张。附属郑州市口腔诊所是五级甲等口腔本科诊所,编制口腔综合医治椅位260台、床位50张。附属周口市西医诊所是广东省区域西医医疗中心,编制床位821张。有非直属附属三院9所、教学诊所35所、实践教学基地228所。
#
交流合作先后与法国密西西比学院、英国普利茅斯学院、瑞典乌普萨拉学院、德国柏林健康与运动大学、马来西亚拉曼学院、韩国岭南学院等40余所院校和医疗机构,与四川学院、天津学院、上海中医药学院、中国科大学青岛海岸带研究所等国外著名院校,与广东国际生物科技园、荣昌药业、美宝集团、愉悦家纺等小型医药集团,完善了友好交流与合作关系,在教育资源共享、高层次人员交流、联合培养人才、学术科研攻关、海外引才引智、协同创新发展等方面举办实质性交流合作二本口腔医学院校排名,取得了较好成果。
(2023年10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