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校是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企业欢聚时代(NASDAQ:YY)旗下品牌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建筑人才培训合作单位
您现在的位置在: > 职业资格 > 教师资格 > 考试辅导 >

2009年教师资格高等教育学章节辅导(第5章)

2010-06-23 来源:未知 作者:第一考试网

第5章 高等学校教师和学生

#

一.名词解释
• 1. “教师中心论”与.“学生中心论”
• 教师中心论的代表人物:赫尔巴特;
• 学生中心论的代表人物:卢梭、杜威。
• “教师中心论”与.“学生中心论”没有用辨证的观点看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地位,对教学过程中的教师与学生的关系采取了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根本上否认了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一种统一的、交互的主体之间的平等交往关系。

#

• 2. “双主体论”
• 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性活动;
• 教学是教与学的辨证统一,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构成教学活动的两面。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
• 主体是指有意识、有主观能动性的人。人只有从事认识和实践活动时才能成为主体。
• 当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以课程为背景的平等、民主的交往过程时,教师与学生就是交互主体地参与教学过程,二者的关系是“主体-主体”,也就是“双主体”的关系或者“一主两面”关系。

#

• 3.教育质量
• 教育质量是对教育水平高低和效果优劣的评价。
• 教育质量包括:教育工作质量、学生发展质量;
• 教育工作质量以教师的教学水平质量为核心;
• 学生发展质量指学生主体性发展的实际状态所达到特定的教育或规格的程度;
• 学生发展质量是教育质量的具体体现其重要的内容是学生的全面发展水平。
• 学生发展质量的内核和实质是学生主体性的提高程度。 #

二.简答题
• 1.高校教师的素质要求?
• 文化素质要求;
• 心理素质要求;
• 道德素质要求;
• 能力素质要求。

#

2.高校教师的角色特征?
教书育人的导师;
学习与发展的楷模;
人类文化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推动者。 #

• 3.高校师生关系的特点?
高校的师生关系,应是教师主体与学生主体在自由、平等、宽容、激励等前提下的主体间的交往关系,在由这种师生关系所创设的民主与平等、自由与宽容的心理氛围中,师生共同研究、探讨问题,教学相长,以提高教育质量、发展人的主体性为最终目标。 #

三.论述题
• 1. “双主体论”的意义?
• 2.如何营造良好的高校师生关系?

#

责编: 返回顶部  打印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友情链接网站声明网站地图广告服务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