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校是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企业欢聚时代(NASDAQ:YY)旗下品牌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建筑人才培训合作单位
您现在的位置在: > 职业资格 > 教师资格 > 考试辅导 >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说课稿范文:《草原》说课稿

2017-07-22 来源:未知 作者:onekao
 
《草原》说课稿 
 
金水区实验小学 弓莉红 
 
 
 
 
<!--[if !supportLists]-->一、<!--[endif]-->说教材 
 
本文节选自老舍先生的《内蒙风光》组文。《草原》是一篇写景叙事散文,本组教材中共有两篇写景叙事散文。作者以热情洋溢的笔调,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描写了内蒙古大草原的美丽风光以及受到草原人民热情欢迎的情景,表达了蒙汉人民的深厚情谊。第一部分自然美通过几个比喻句写出了草原的自然风光特点,表达了作者欣赏美景的感受,做到了情景交融。第二部分人情美通过写蒙古人民盛装远迎远道而来的客人,以及主客相见时热情的场面,联欢是融洽的气氛,话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表现出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好客。 
 
<!--[if !supportLists]-->二、<!--[endif]-->说学情 
 
作为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有了一定的认知范围。学生通过自主预习,完成预习单后,已经基本掌握了生字词,对课文理解内容有了初步的感知,初步领略到了草原的风光美和人情美。本班有三分之一的学生到草原旅游过,有实际生活的经验体验,便于学生理解文章所描写的景色。 
 
<!--[if !supportLists]-->三、<!--[endif]-->说教学目标 
 
依据教学内容及学情,我们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会本课9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根据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表现的感情,感受草原的自然美和人文美。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意思。初步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草原自然美和人情美的熏陶下培养美感,受到热爱祖国和民族团结、和谐的教育。 
 
    依据教学目标,我们确定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展开丰富的想象,在脑海中再现课文中描述的精彩情景,感受草原的自然美和人文美。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意思及表达上的作用。 
 
<!--[if !supportLists]-->四、<!--[endif]-->说教法 
 
根据本课的实际教学内容,我们确定本课的教学方法为 
 
<!--[if !supportLists]-->1、<!--[endif]-->情境设置法——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现草原美景,配以优美的音乐,让学生在动听的音乐中想象体会美的情境,受到美的熏陶。 
 
<!--[if !supportLists]-->2、<!--[endif]-->朗读指导法——引导学生用朗读、默读、合作诵读等多种形式诵读课文,从读中学,从读中悟,让学生在读书声中理解课文内容,受到优美文字的熏陶。 
 
<!--[if !supportLists]-->3、<!--[endif]-->谈话法——采用谈话法,让学生自主讨论,汇报自己的收获,在与老师同学的交谈中自然理解文本。 
 
<!--[if !supportLists]-->五、<!--[endif]-->说学法 
 
    新课程标准强调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的探索、研究性的学习。同时重视朗读的训练,因此教学中我注重对学生进行以下学习方法的指导。 
 
1、自主预习法——学生学习语言的规律主要是感知语言,因而在预习中注重让学生反复诵读,领会文意,提出问题,同时,查阅与课文有关的资料。 
 
2、小组合作法——通过小组合作朗读、讨论,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都能没有压力的阐述自己的观点,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3、阅读感悟法——抓住关键词句反复诵读,理解景物特点;品读精彩语段,说出自己见解;大声朗读课文,体会思想感情。   
 
<!--[if !supportLists]-->六、<!--[endif]-->说教学过程 
 
<!--[if !supportLists]-->1、<!--[endif]-->音乐铺垫、孕育情感 
 
    播放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让学生说说歌曲中描绘的是哪里的景色。听着歌曲,在你头脑中呈现了怎样的景象?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及见闻说说草原的美丽景象,与实践阅历相结合,缩短文本与生活的距离,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美的乐曲,美的语言,美的画面,带给学生的一定是赏心悦目的精神享受。在这样美的氛围中,学生对草原早已心驰神往。新课伊始,情趣已生。) 
 
<!--[if !supportLists]-->2、<!--[endif]-->自读感悟、整体感知 
 
    在预习的基础上,学生再次认读生字词,小组自由选择形式朗读课文,去课文中“游览”(即朗读课文)草原的美景,在美景中细细观赏风景,体会词语的意思。然后谈一谈课文中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经过交流,总结出本文写的是草原的风景美、人情美。(六年级学生完全有能力自己解决语言文字的初步认读、理解,通过预习单已经自学了生字词,在此不再用更多的时间教学生字词,只就小组自由选择形式的朗读方式更能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小组交流文章的主要内容,有讨论有沟通,对文章的认识也会更深刻。) 
 
3、<!--[endif]-->朗读感悟,感知景色美 
 
①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把自己喜欢的词句勾画下来,细细品读。小组合作交流这些词句有什么值得品读的地方,然后全班交流,教师及时提炼写作方法,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写作方法,能简单的判读修辞手法,关键词语的作用,小组合作可以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发现问题,积极思考,也使问题更加集中。此时教师的点播起到总结提升的作用。) 
 
②把你认为不是直接写草原风光的句子勾画出来。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调整“使我总想高歌一曲”与“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语序,比较“高歌”与“低吟”的微妙变化的方法,使学生领悟作者对草原的无限热爱之情。提炼出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的异曲同工之妙。(通过两组句子于词语的比较,学生更清晰的看到了草原的美景,感受到了作者对草原的无限热爱。) 
 
<!--[if !supportLists]-->4、<!--[endif]-->品味练笔 
 
    总结写作方法后,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写出一两句描绘草原美景的句子或小诗。(在朗读感悟、提炼写法的基础上仿写,可以及时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做到读写结合。) 
 
5、<!--[endif]-->朗读质疑,体会人情美 
 
朗读体会2——5自然段,在你感受最深的地方做上记号。 
 
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说出自己的感受,抓住课文片段进行理解体会,在学生的讨论中总结出蒙古人们的热情好客表现在哪些方面,最后说说自己对“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理解。 
 
(这一环节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读为本、以质疑研讨为主线,以自主发展为灵魂的教学思想,学生大胆尝试,问题让学生提出,疑问让学生自己讨论,方法让学生自己归纳,教师则点拨关键处,营造一个民主、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使全体学生在积极的参与和协作中主动读书、自觉感悟、主动发展。) 
 
<!--[if !supportLists]-->6、<!--[endif]-->总结整合 
 
今天我们和老舍先生一起到草原旅游了一番,也在老舍先生的优美文字中游览了一番,请大家为本课的内容绘制思维导图的知识整理。 
 
(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能够用思维导图作出简单的知识整理,使学生进一步深入理解文意。) 
 
<!--[if !supportLists]-->七、<!--[endif]-->说板书设计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本文的主要内容,板书将如此设计: 
 
                     景色美   一碧千里、并不茫茫    美丽动人 
 
草原 
 
 人情美    远迎、款待、话别     蒙汉情深 
 
(板书设计力求简明完整、直观形象,梗概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使学生对课文的结构,表现的中心一目了然,不仅体现了教材的重、难点,而且有助于学生揣摩写法。) 
 

责编:onekao 返回顶部  打印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友情链接网站声明网站地图广告服务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