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统计师初级基础知识解析:国民经济生产及使用统计

2011年统计师初级基础知识解析:国民经济生产及使用统计
一、本节要求
#
掌握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及其意义;
掌握国内生产总值的三种计算方法及其在国内生产总值表上的平衡关系; #
熟悉国内生产总值不同计算方法中各项目的含义和计算方法; #
熟悉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总值的联系与区别。
掌握投入产出表的基本设计原则、四个象限的内容和功能; #
掌握投入产出表基本平衡关系;
熟悉直接消耗系数的含义和计算方法;
#
熟悉完全消耗系数和列昂惕夫逆矩阵的含义; #
了解投入产出表的作用和主要应用。 #
二、本节主要内容 #
(三)国内生产总值统计 #
就一国(或一地区)经济而言,可以从两个意义上理解国内生产总值(GDP)
#
首先,在价值构成上,国内生产总值是一定时期内一国范围内所有常住单位生产的增加值总和。 #
其次,在实物构成上,国内生产总值是一时期内各生产单位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总和。
1.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
#
三种方法: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
#
1)生产法:按照生产法增加值的计算思路,将各部门增加值加总,获得国内生产总值。它反映了国内生产总值的形成过程。计算公式为:
国内生产总值=∑各部门增加值 #
=∑[各部门总产出-各部门中间消耗] #
=∑各部门总产出-∑各部门中间消耗 #
2)收入法:将增加值的各要素收入构成项目总和,求得国内生产总值。计算公式为: #
国内生产总值=∑各部门劳动者报酬+∑各部门生产税净额 #
+∑各部门固定资产折旧+∑各部门营业盈余 #
3)支出法:是从最终使用的角度来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用公式表示为: #
国内生产总值=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出口-货物和服务进口) #
2. 国内生产总值及其使用表
国内生产总值及其使用表是以国内生产总值为中心的平衡表。通过国内生产总值的生产与使用,统一核算了一时期一国的货物和服务的生产和使用,由此统一描述了该国的基本经济状况。
#
收入法:将增加值的各要素收入构成项目总和,求得国内生产总值。计算公式为: #
国内生产总值=∑各部门劳动者报酬+∑各部门生产税净额
#
+∑各部门固定资产折旧+∑各部门营业盈余 #
3)支出法:是从最终使用的角度来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用公式表示为:
国内生产总值=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出口-货物和服务进口)
2. 国内生产总值及其使用表
国内生产总值及其使用表是以国内生产总值为中心的平衡表。通过国内生产总值的生产与使用,统一核算了一时期一国的货物和服务的生产和使用,由此统一描述了该国的基本经济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