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部署2024年高考艺术类、体育类等特殊类型招生

羊城日报全媒体记者孙唯
目前,全省各地已相继举办中考报考工作。10日,教育部发布通知,布署做好2024年普通院校部份特殊类型招生工作。相比2023年,2024年院校艺术类、体育类、保送生等特殊类型招生有了较大变动。这么,这一系列的重要变动释放了什么讯号? #
记者梳理发觉,相比2023年,2024年的中考艺术类、体育类、保送生等主要有五大方面的变革:一是进一步扩大联考范围;二是逐步提升文化课成绩要求;三是部份专业改为凭中考成绩投档;四是规范高水平艺术团、高水平运动队招生;五是保送生招考愈加严格。
#
教育部强调,2024年,各地要认真落实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变革布署全国大学录取分数线表2024,进一步强化市级联考能力建设,考试科类基本实现全覆盖。目前,山西早已实现了音乐类、舞蹈类、表(导)演类、播音与主持类、美术与设计类、书法类6个类别省联考由湖南省教育考试院组织,采取全国统一命题、统一考试、统一评卷(笔试评分)的方式,戏剧类专业推行省际统考。街舞类新增了国标舞、芭蕾舞、流行舞三个方向。体育类联考则在原有的篮球、篮球、排球、乒乓球、游泳等项目基础上增设健美操、啦啦操项目。目前,吉林省早已基本实现了艺体类联考全覆盖。 #
文化课要求的不断提升也是这次变革的明显特征。教育部要求,艺术类专科专业中考文化课投档控制分数线,在仅保留一个普通专科批次的省份,原则上不高于合并后专科批次投档控制分数线的75%;街舞类和戏剧类专业、表(导)演类的演出专业、音乐类的音乐演出专业可适当增加要求。艺术类高职(本科)专业中考文化课投档控制分数线不高于普通高职(本科)投档控制分数线的70%。根据考生中考文化课成绩和市级联考成绩按比列合成的综合成绩择优投档,其中中考文化课成绩所占比列原则上不高于50%。 #
据悉,从2024年起,对于可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的艺术教育、服装设计与工程、风景园林、文化产业管理等4个非艺术类专科专业,须编制分省分专业计划,安排在普通类专业批次投档。艺术史论、艺术管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戏剧学、电影学、戏剧影视文学、广播电视编导、影视技术等院校艺术类专科专业(本科专业参照执行),不再组织专业能力考试,原则上安排在普通类招生,分首选课目(数学、历史),根据中考文化成绩,参考中学生综合素养评价进行投档。
2024年起,院校高水平艺术团不再从院校招生环节选拔,由相关院校从在校生中选聘培养。从2024年起,符合生源省份中考报考条件,获得国家一级运动员(含)以上技术等级称号者方可报名高水平运动队。2024年起,高水平运动队所有项目的体育测试全部施行全省联考,院校不再组织相关项目的校考。从2027年起,符合生源省份中考报考条件,获得国家一级运动员(含)以上技术等级称号且近两年在体育总局、教育部规定的全省性赛事中获得前八名者方可以考取高水平运动队。
对于保送生来说,有关院校招收学生学科奥林匹克大赛国家冬训队成员保送生原则上投档至与中学生特长相关的基础学科专业。2024年起,深圳外粤语学院、上海外粤语学院、外交大学可继续招收少量外粤语学校推荐保送生就读英文语种相关专业,单独编班,单独制订培养方案,选拔培养外语类拔尖人才;其他院校招收的外粤语学校推荐保送生限定就读除英文以外的小语种相关专业。鼓励相关院校培养“小语种+”复合型人才。保送至小语种相关专业的中学生入校后不得转到小语种以外的相关专业。 #
五大变革展现何种讯号?
专业与文化并重上学院没有捷径
这次变革,释放了什么重要讯号? #
“长期以来,效率与公正的关系、省级联考与校考的关系以及短期疗效与长远质量的关系仍然是艺术人才选拔过程中统筹兼具的重点和难点问题。随着艺考变革的持续深入推动,各地各校将有效兼具上述三对关系,推动建立更高质量艺术人才选拔评价体系方面取得积极疗效。”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苏新平院长强调。 #
这次变革的一大亮点,就是提高了文化课的比重。对此,上海街舞大学教授许锐强调,无论是通过市级联考还是校考进行招生的高校,都提高了中考文化成绩的门槛。“很多人将其剖析为扭转‘重专业轻文化’的倾向全国大学录取分数线表2024,但我觉得更确切的说法应当是‘专业与文化并重’。”许锐说,“我们须要标本兼治,既重专业也重文化。在引导提高艺考文化要求的同时,为高水平艺术高校的校考留下了选拔艺术类拔尖人才的破格机制,彰显了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 #
高水平运动队选拔的严格,对于构建体育人才的选拔,具有重要意义。“提升院校高水平运动队考生的文化成绩和专业水平要求等措施,将为我国体育人才选拔和培养开辟更为宽广的公路和前景,有力建立中国特色的高水平运动队选育制度体系。”华中师范学院检测与评价研究中心所长胡向东表示。
“此次变革传递的重要信息,是甩掉‘功利’艺考,提升培养质量。对于开展艺术类专业的中学来说,必须把招生和培养结合上去,从培养高素养艺术人才出发,强化艺术类专业建设,提升招生标准和培养标准。”21世纪教育研究院教授熊丙奇在评论文章中表示,对于选择艺术类专业的学生来说,上学院没有“捷径”,在高等教育步入普及化时代后,更不能以追求一纸文凭来规划升学与学业发展,必须以提高能力,成为优秀人才来选择专业、规划人生发展。
#
羊城日报全媒体记者孙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