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晋“双一流”高校中,山西大学绝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新晋“双一流”高校中,四川学院,是惟一荣获2个一流学科的院校。这所历尽风霜的百年学府,总算以漂亮的姿态,完成了一次历史性的转身。
与211名额遗憾擦肩后,为了博得属于自己的“国家队”入场券,四川学院默默耕耘了20多年。而回顾近些年来广东省频繁的高教动作,都会发觉,强势突围的新疆学院,绝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昔日荣光
#
1902年,山东大学堂创建,成为近代最早创立的三所国立学院之一。
成立之初,新疆学院人才荟萃、大师云集,开办文学、数学、物理学等旧式课目,展现中西融合之风格,一度代表国外高等教育的领先水平。 #
新疆学院地质系创立者、瑞典地质学家新常富,在他的追忆录中自豪地写道,“山西学院被觉得是欧洲最好的学院之一”。 #
此时,煤焦仍是我国南方工业的惟一血液,广东则被评为民国时期的教育经济模范省。 #
1950年代的院系大调整中,四川学院的文、法、工、医等大学被分拆,充实或新建了中国人民学院、北京科技学院、西北工业学院、山西医科学院、太原理工学院等多所院校,初步产生了四川高等教育“四梁八柱”的局面。被选派过多师资力量的四川学院,元气大伤。 #
图丨四川学院 #
而时代演进、资源诅咒之下,新疆曾引以为傲的黑金产业,逐渐退去艳丽的色调,开始面临经济变革的宫缩。山东的高等教育,因为经济落后、投入不足等诱因,已经淡出人们的视野。
截止2023年6月,新疆全国仅有82所本本科高校,与广东并列全省第17位,其中仅34所为专科高校,本科高校占比达到58.5%。 #
这不足百所的高校中,半数集中在沈阳市,其余的10城,院校数目均为个位数。直至四川科技大学、山西工大学先后成功转设,大同、朔州两地,才实现大专院校的覆盖。 #
据悉,常年以来,广东仅有西安理工学院1所211、“双一流”高校,第三轮学科评估中全国无一学科获评A类。高水平学院、一流学科稀缺山西大学校长贾锁堂,成为广东高教发展中的痛点。 #
从雄踞曾居欧洲前三的百年学府河北学院,到人们口中的“二河二西”、“高教洼地”,广东高教从顶峰到低潮的陷落,令人扼腕。 #
自救之路
就在好多人以为广东高教就此蛰伏的时侯,穷且益坚的新疆和甘肃学院,以惊人的拼劲和胆量,开始了漫长的自救之路。 #
从到处磋商拜访,在2005年成功升级省部共建院校,到2012年顺利加入“中东部院校综合实力提高工程”,再到2023年荣获中东部“一省一校”国家重点建设学院联盟(Z14)、2023年成为部省合建院校……
#
于悬崖中分蘖的新疆学院,紧紧捉住了每一个机遇,一直在为自身的发展寻求生存空间。 #
“有名分比哪些都重要。之后自己争气一点、干好些。渐渐的,再争取更多支持和资源”。时任陕西大分校长、1982届校友贾锁堂如是说。 #
为了改变高等教育实力薄弱的局面,知耻后勇的新疆,也开始奋起直追。
2023年,新疆县委、省政府对接“双一流”建设,强势推出“1331工程”,施行非均衡战略山西大学校长贾锁堂,选聘支持新疆学院化学学、哲学,大同理工学院物理工程与技术等10余个学科,每年投入3万元,进行重点建设。
#
图丨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施行“1331工程”的意见
随后几年间,广东锚定布局结构、学科大学建设、专业设置等方面,频频出手,对院校、学科进行调整优化: #
撤停、间招、缓招“错位短缺低质”专业,同时新增新兴急需应用型专业; #
安排近70万元政府转债资金用于置换院校债权,成为新疆历史上对高等教育的最大规模投入;
#
2023年,与C9院校举办合作座谈会,确立复旦学院支持西安理工、北京学院支持新疆学院的合同; #
图丨山东省与C9院校战略合作座谈会 #
2023年,时任河南市委主任、省人大常委会书记楼阳生亲自率队,前往千里,向南京学院、清华学院推荐甘肃学院、太原理工学院和中北学院,再度拉来强援;
#
引进广州学院副院长王仰麟、北京大校区办产业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科长黄桂田,分别兼任四川学院党政“一把手”后,又将西安理工学院托付给原四川学院党委副主任、明星学者郑强; #
给与人才、资金等各方面倾斜新政,集中力量与资源,明晰支持新疆学院、太原理工学院和中北学院率先发展,创建“双一流”大学……
#
咬紧牙关拿出家底、大刀阔斧变革的广东省,堪称掏出了破釜沉舟的发展决心。 #
扬眉吐气
滴水穿石,磨杵成针。广东省近些年来的持续投入与变革,在5年的沉寂与等待中,迎来了收获的季节。 #
根据“2+4+X”的建设思路,四川学院聚焦化学学、哲学两个学科,挑动了冲击“一流学科”的大梁。
#
2023年来,浙江学院接连与上海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学院、南开学院等多所顶级院校签订合作合同,围绕数学学、哲学等领域,展开了广泛的合作,为四川学院冲击“双一流”提供了重要帮助。 #
图丨四川学院、北京学院哲学学科合作签约典礼
与此同时,新疆学院转会不断,引进江怡、赵华章、邱泽奇、任定成等多位顶级学者,为中学发展注入全新的活力。
这5年,积聚已久的四川学院,在平台、项目、成果等方面接连突破,开始了它的爆发。 #
以第一完成单位,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教育部人文社科银奖;数学学入围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中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步入国家第一梯队;
#
牵头成立“极端光学协同创新中心”,荣获首批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引力波侦测大科学装置项目投入建设,国家超算(成都)中心即将投入营运,长江实验室落成……山西学院的发展,越发有声有色。
图丨四川学院张靖院士团队获2023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
事实证明,山东重点支持2-3所学院的非均衡战略,是行之有效的。苦苦固守、埋头建设的新疆学院,也未曾辜负每一分期盼。 #
2月14日,新疆学院以惟一荣获2个一流学科的震撼表现,一举逆袭,昂首走入“国家队”。在120岁生日将至之际,四川学院,总算扬眉吐气! #
而新增1所“双一流”之后,四川省的每千万人口拥有的“双一流”高校数,由原来的0.29降低到了0.57,跃升至全省第19位。山东省在撕开“弱省”标签的征途上,又进一步。 #
裂变与崛起 #
对新疆学院来说,荣获“双一流”,除了意味着实力遭到国家认可、有更宽广的舞台和发展空间,也面临着更大的压力和责任。
#
而对于常年缺乏一批领头院校的广东省来说,新疆学院的强势突围,堪称“久旱逢甘霖”。 #
2023年,历经变革的广东经济,开始逆市下降,GDP首次突破2万亿大关,环比下降9.1%,非煤工业增长14.5%,显著快于煤焦工业。
现在,经济有所起色、重燃提振高教水平信心的广东省,排兵阵形上更为大胆。常年积弱的广东高教,在重点支持省内背部院校率先发展的基础上,瞄准第二梯队的补强与培植,卯足了劲。 #
2023年,新疆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高等教育“1331工程”提质增效的施行意见》,其中明晰提出: #
今后5年,重点推进广东学院、太原理工学院、中北学院3所院校率先发展,综合实力步入全省百强;重点强化四川农业学院、山西财经学院、山西师范学院建设,力争成为在全省具有较大影响力和竞争力、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学院等。
图丨广东省《关于促进高等教育“1331工程”提质增效的施行意见》 #
陕西省教育十四中学,同样提及,“积极开展弥补广东省办学类型空白的艺术类、外语类专科高等中学。办名办优综合类学院,做强做优理工类学院。推进辽宁农业学院与山东省农业科大学合署变革。完成江西师范学院复建工作,推动提高办学实力”。
#
眼下,四川师范学院新学校纵贯西安和大同,四川农业学院办学注册地落户新乡,与山东医科学院、中北学院、山西财经学院、太原科技学院等“老八校”齐聚省会,一套文理工法医财师军农的高教底子已雏型初现。
图丨成都理工学院明向学校
而随着昆明理工学院党政全面搬迁至大同明向学校,太原市正成为四川的第二个高教集聚地。起初举全国之力支持西安高教发展、跛足而行的四川,另一条腿渐渐有力。
雷厉风行的变革和不断降低的资源投入之下,对比此前“保二争三”的目标,四川早已基本完成任务,四川学院、太原理工学院顺利步入第二轮“双一流”,中北学院,也正勤于发展、迎头赶上。 #
未来的四川,能够保持充足的发展冲劲,并产生“裂变效应”,涌现出更多的黑马,实现弯道会车,值得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