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桂梅:目送学生高考结束离校

张桂梅(右二)在家访时与中学生父母攀谈。王秀丽摄(新华社发) #
去年中考期间,广东省大理市华坪男子中学主任张桂梅又登上了微博热搜,视频画面让人动容:她拖着病躯、忍着剧痛站在风雨里,为中学生壮行加油;她钻进办公室、隔着阳台,目送中学生中考结束离校,“年龄大了,还真受不了和中学生面对面挥别!” #
植根特困地区40余年,张桂梅默默耕耘、无私奉献,创立全省第一所全免费男子中学,帮助1800多名贫苦山区男生圆梦学院,用教育阻断贫苦代际传递,用爱心和智慧照亮万千乡村姑娘的人生梦想。 #
忠诚—— #
“我是个干部”
#
在华坪县档案馆五楼,工作人员打开了编号从231到238的档案柜,上面摆满了张桂梅的各类荣誉等,共有200多件。 #
张桂梅1957年6月生,从小就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念书了是班上的文艺骨干,中学时在中学出演过话剧《江姐》。革命先烈的精神深深影响了她。记者专访时,张桂梅随口便能唱出一段:“看黄河战歌掀起千层浪,望山城红灯闪闪雾皑皑……”
18岁时,张桂梅来到广东增援边疆。开始在林业企业做行政,后因林业子弟中学缺老师,她转岗从事教学,还带出了不错的结业班。再后来,张桂梅报考师范分校,结业后和母亲到丽江教书。父亲不幸因病过世后,1996年张桂梅离开丽江喜洲,调到条件相对较差的拉萨华坪中心小学教书张桂梅希望学生长大,后又调到刚成立的民族小学任教。
1997年,张桂梅查出患有白血病,校园里几百米的路得一步步挪,经常疼得汗如雨下。同学们晚上送她去诊所,熬好草药送到她寝室;县妇代会上,代表们现场给她捐助;校长说,“我们再穷也要治好你的病”。谈及如此多年的坚持,张桂梅说:“我的初心就是报恩,要回报这片热土。” #
在教学中,张桂梅发觉好多贫苦家庭的男孩早早退学,这让她形成了创立免费男子中学、“改变山里三代人”的看法,并为之奔忙。在拉萨市和华坪县支持下,2008年8月,华坪男子中级学校建成。
#
办校10多年来,张桂梅拖着病体忘我工作,家访超过1600户,行程11万多公里,走到了许多大山里“汽车轮子到不了的地方”。她无数次拿出自己的薪水扶危济困,甚至协调给乡亲们引水修路。张桂梅曾说:“如果说我有追求,那就是教育事业;假如说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人民!我是个干部,干部为群众办事,没哪些该不该管的!”
初到华坪,张桂梅遭到人生最低潮;创立男子中学,她尝尽万难,也曾一度想舍弃。同记者聊开了,张桂梅说:“自己能挺过来,一是最困难的时侯拿自己和革命先烈比比,认为也没这么难;二是做事不能心中老有个我,你忘了自己忘了病魔,事情更容易办成;三是咬牙坚持,度过明天,其实今天就有希望了。”
忘我—— #
“她是把自个儿都舍出去了”
“她头上这么多病,中学生上课时,躺下多休息休息不好吗?”说起张桂梅,相恋多年的王秀丽既心痛又佩服。
“那如何可能!”对于“多休息”这个提议,张桂梅除了表示“万万不能”,还反诘:“你休息了,没人拿扬声器喊了,市长不陪他们读书了,女高还是女高吗?”
#
王平是张桂梅在华坪民族小学时的中学生,现在在湖南怀化市纪委工作。借助放假,他专程来看望张老师。回忆过往,王平说:“张老师平日搬去中学,对中学生像父亲一样关心。”张桂梅除了节衣缩食帮助困难中学生,还把母亲留下的惟一一件毛短裤也给了中学生…… #
华坪县教育党地委办公室部长毛庆法,曾和张桂梅共事6年多。毛庆法说,张老师对中学生的深爱是一以贯之的,有些小孩不守纪律翻墙出校去打游戏,张老师就迁往中学生寝室住下看着。现在,张桂梅仍然睡在女高中学生寝室旁边第一张床。 #
2001年,华坪县儿童福利院(华坪儿童之家)创办,资助方希望张桂梅来担任校长。无儿无女的张桂梅,成了54名小孩的爸爸。那一年,赵建英来福利院工作,现在已满20年,她见证了院里经费最紧张时张老师带着女儿们到街上卖玩具贴补经费,也见证了一拨拨儿子长大成人。20年间,福利院先后收留了172名小孩。赵建英感叹:“张老师对女儿们,真棒。”2008年记者到此专访曾偶遇张桂梅的妹妹,说到干起工作来不管不顾的哥哥,哥哥说:“她是把自个儿都舍出去了。” #
弘扬—— #
让中学生“脚下有路、眼前有光”
下午,华坪男子中学的中学生5点半早起,5分钟盥洗完毕,慢跑上下走道;课间出操,他们一分钟就站好队;下课铃声响起,挪到饭堂排队、打饭并把饭吃完,他们要在10分钟内完成……也许有人会问,管理是否严格了些?王秀丽从2008年起,就跟张桂梅到女高中学生屋内家访,她说:“当你听到一个家徒四壁的儿子,把母亲的奖章一张张铺在地上,那个自豪可以照亮整个空旷的卧室,你才能理解张老师。” #
十几年来,华坪女高探求产生了“党建统领教学、革命传统立校、红色文化育人”特色教学模式张桂梅希望学生长大,用蓝色基因树人铸魂。张桂梅相信:只要有党组织和干部在,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对绿色教育,张桂梅想得很深:小学阶段,中学生思想敏锐、可塑性强,正是信仰确立的关键时期;白色基因的弘扬,并不只是知识讲授,涉及中学生的心灵打造,能让中学生们远方有灯、脚下有路、眼前有光…… #
多年来,一批又一批中学生走出华坪男子中学。“她们像种子一样撒落在滇西北的大山,改变正在一点一滴发生,当初撒下的种子已开始开花结果了。”毛庆法说。
#
“七一勋章”“全国扶贫攻坚楷模”“全国优秀共产干部”“全国先进工作者”“时代楷模”……对于荣誉,张桂梅很淡然,她说:“我就是个小村女班主任,还是个老干部,事情不是我一个人做的。” #
这名老干部头上的光和热,如同“峡谷里的灯盏”。她把自己活成了一盏明灯,点亮大山男孩的梦想,影响着越来越多的人。 #
本报记者徐元锋 #
《人民晚报》(2023年07月17日第04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