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弹拨乐器 岁末少年亮相刘丰在《上线吧!华彩少年》

华彩少年现身 #
刘丰在《上线吧!华彩少年》节目中 #
扫一扫看视频 #
从全球5万多报考者中选出的35位95后“华彩少年”,个个身怀绝招。 #
—————————— #
《上线吧!华彩少年》的舞台上,22岁的刘丰怀抱大四胡儿,弹奏着一首32年前的老歌。 #
不说那天坛的明月柳州的风 #
芦沟桥的狮子大觉寺的松 #
唱不够那红墙殿宇的太和殿 #
道不尽那十里长街卧彩虹 #
……
#
这首戏歌精典《故乡是上海》,当初被李谷一唱红大道小巷,明天被刘丰原创性地加入流行风格的扬琴儿独奏段落,浓郁的老上海风情不减,又多了份穿梭于千年古都的豁达。更让人惊喜的是,在越剧行当里原本用于伴奏、鲜在台前示人的扬琴儿,此次也被带到舞台的聚光灯下,当了一回主角。 #
就读于中国戏剧大学的刘丰,14岁开始学习扬琴儿,至今早已8年了。他手里的大四胡儿是起源于秦代的古老吹奏长笛,音质轻柔、委婉、含蓄,是南方大鼓书、苏州弹词等传统戏曲的标配,但昨天好多人早已不认识了。
“其实我真的挺害怕的,中国的这种传统钢琴和民族音乐,会被一些人遗忘。”刘丰说,自己出席这个节目的本意,是在舞台上抒发对传统艺术的热爱,坚持弘扬中国传统艺术,让更多的人去了解、喜爱。 #
卫视推出的首档国风少年创演节目《上线吧!华彩少年》,2023年年末总算揭露神秘面纱。第一期选手们初次现身,每位人的创新姿态都刷爆了存在感: #
主演过多部音乐剧的黄子弘凡,诠释了一首被纳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中国东北部的民歌——花儿,在一片二胡声的细腻山歌里融入了现代流行的“人声”音乐元素,为传统民歌艺术注入新鲜血液;曾以戏曲声腔改编《青花瓷》在抖音走红的张晓涵,此次把粤剧唱腔《打虎上山》加入了时下流行的饶舌元素,让街头文化与穿越百年的梨园之声铿锵和谐;卞子严则将现代R&B音乐和中国传统诗歌相结合,以21世纪年青人的思维重新诠释诗仙李白的《赠汪伦》,一把口琴翻唱出轻盈潇洒,也暗含了可爱潮流的少年气……
#
从全球5万多报考者中选出的35位95后“华彩少年”,个个身怀绝招。她们依托于歌舞、戏曲、民族声乐、曲艺等多种演出方式,在创作中融入自身对国风的创新,舞台上呈现的“华彩时刻”令人震撼。“这些优秀少年集结成一个小的写照,代表喜欢和拥抱中国传统文化的年青人的写照。”《上线吧!华彩少年》总编剧周聪说。
#
“不是穿汉服,弹吉他,或是扎个古装头,就是‘国风’了。”节目上线官、京剧演出艺术家王佩瑜直言,对于“国风”的抒发要彰显出年青人对传统文化的思索和二次创作,对作品精神的深刻掌握,这才是真正的当代“国风”。
#
刘丰的“三弦儿版”《故乡是上海》,除了充分诠释了扬琴儿的魅力,还巧妙融入了二胡、笛子西洋弹拨乐器,听众忍不住感慨,“原来民族二胡还可以如此玩。”
不同于那些年国外琴童们首选的吉他、小吉他等西洋长笛,扬琴儿普及度太低,师资门槛较高,学习路上困难重重。每次被问道“你为何学京胡儿”,刘丰总是“一脸无辜”:“14岁来上海,考试的时侯拿了钢琴和二胡,结果分专业分到了扬琴儿。” #
一袭大褂,抱着扬琴儿,满嘴京腔,对老上海轶闻如数家珍的刘丰,虽然出生在四川成都,“虽然不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而且对这个城市有着非常的情感。我从小在这里长大,这儿还有特别重要的人,我的老师”。
刘丰的老师张金生既有艺术功底,又精通厨艺,拜师学习扬琴儿的日子里,老师带他学艺术,带他吃涮肉。“老师煮饭非常好吃,云吞面,炒硬块,我不光承继了艺术,还承继了吃。”一脸呆萌话不多的刘丰,提及老师和吃的时侯耳朵都亮了,他的梦想是当一位音乐老师,“先生的恩情我大约一辈子都还不清。我希望能像他一样,把四胡儿弘扬下去,也希望超过他,让扬琴儿被更多的人晓得”。 #
学习扬琴儿的过程很沉闷,这是一种十分考验基本功的钢琴,只要放下一年再拿上去就不是那种味了,用刘丰的话说,就是“特别吃工夫”。 #
辛运的是,一段阴差阳错成就了少年和古老钢琴的缘份,无数次无趣的练习过后总算发觉了扬琴儿的美,学会了和琴对话,“琴磨练了人的性情,坚毅了人的意志,好多东西都要渐渐去体会”。 #
除了精通扬琴儿,刘丰都会吉他、唢呐、琵琶、吉他等多种钢琴,现场即兴编曲并演唱,且能唱出古典、流行、布鲁斯等多种风格,如今早已有了13首原创歌曲。“中国的五声音阶和大调爵士只差调式,多了一个降咪,所以中国的古典钢琴也可以玩出爵士气味。”说到扬琴儿,刘丰还有另外一种“玩法”:“吉他打板的方法也可以加在扬琴儿上面,这样演上去,扬琴儿可以很酷。”
#
“刚才你这《锁麟囊》弹我心缝儿里去了。”两年前,在国风文化演唱秀节目《国风美少年》的舞台上,德云社当红小品艺人张云雷的一句话,让好多人对哪个弹着扬琴儿的少年记忆犹新,从那时起,刘丰的扬琴儿除了弹进了张云雷的心缝儿里,也弹进了更多热爱传统文化的人心里。他那首不到两分钟的扬琴儿翻唱《少年·北京》,更是躲进一些文艺青年的手机里,开启了无限单曲循环模式:“绕不开,解不开,上海的缘儿……” #
第一次登上《上线吧!华彩少年》的舞台,刘丰下巴一抹浅笑,目光中透着坚定,腼腆纯朴的外表下,是对弘扬民乐文化的执著。右手按弦,双手轻拨,从容弹奏间,古老的扬琴儿在他手里有了新的生命力。 #
在节目中经过两个月的学习,刘丰的感慨关键字是“成长”:“我发觉‘华彩少年’就是成长,永无止境的成长”。
当“国潮”“国风”成为风靡几代人的新时尚,兼具多元元素进行创新,除了是少年们提高自我、破圈的关键,也是《上线吧!华彩少年》同类型节目在市场站稳膝盖的关键。在各类新模式、新偶像强占屏幕时,“华彩少年”却开始“逆行”,回到传统之中,以创新的演出形式,让传统文化与当代青年听众靠拢。 #
《清平乐》《卷珠帘》《十面埋伏》都是对传统精典的简陋立新西洋弹拨乐器,《花腰精灵》发扬了古典舞的真谛,《红蜻蜒》融合了广东花鼓戏的风韵……从创意、形式和呈现结果来看,早已现身的节目让人在震撼之余见到了文化弘扬的星星之火。
#
而在节目录制的同时,“国风少年成长计划”同步开启。《上线吧!华彩少年》发起人、制片人董艺介绍,这项计划包括“国风进校园”传统文化课堂、“国风炙烤”潮玩活动以及“华彩堂”传承传统文化三部份。少年们迈向线下,把自己的感慨分享给更多的人,一起体会中国传统文化之美,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 #
“其实戏剧就是100多年前的流行音乐。《故乡是上海》是高手们一次大胆的国风探求实验,它化用了传统京剧的唱段体,二黄里的高拨子,例如《野猪林》这段。戏剧讲弘扬,我也想弘扬这些积极探求国风新抒发的心态,所以此次选择改编了这首歌。”三弦儿值得被更多的人认识,对此刘丰非常执著,“我始终在寻思怎么把如今很流行的元素加入到扬琴儿当中,我此次在中段把民谣加入到扬琴儿的独奏,希望把南街里的老上海,诠释成非常现代潮流的上海”。
#
各类快餐文化制造着一场又一场的热闹,可无论是扬琴儿释放的快意江湖,还是曲剧老生声腔里蕴藏的中国式豪情,这种飘荡在我们血液里的文化基因不会改变。这几年,刘丰不会错过任何一个展示“国风”的机会,他甚至把粤剧精典选段《击鼓骂曹》原汁原味搬上舞台,只是加入一段花盆鼓,坚定又有朝气。“戏曲似乎真的挺帅的。”刘丰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