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执业注册管理办法》相关规定,不得从事医疗、预防、保健活动

医师执业应该经注册取得《医师执业证书》,未经注册取得《医师执业证书》者,不得从事医疗、预防、保健活动。 #
1、注册条件:凡取得医师资格的,均可申请医师执业注册。
2、不予注册的情形: #
(1)不具有完全刑事行为能力的;
#
(2)因受刑事处罚,自刑罚执行完毕之日起至申请注册之日止不满二年的; #
(3)受吊销《医师执业证书》行政处罚,自处罚决定之日起至申请注册之日止不满二年的;
#
(4)甲类、乙类传染病传染期、精神病症发病期以及身体残障等健康状况不适合或则不能胜任医疗、预防、保健业务工作的; #
(5)重新申请注册,经考评不合格的;
(6)在医师资格考试中参与有组织作弊的; #
(7)被查实曾使用伪造医师资格或则冒名使用别人医师资格进行注册的;
(8)国家卫生计生委规定不宜从事医疗、预防、保健业务的其他情形的。 #
3、注册内容:包括执业地点、执业类别、执业范围。
执业地点是指执业医师执业的医疗、预防、保健机构所在地的市级行政区划和执业助理医师执业的医疗、预防、保健机构所在地的市级行政区划。
#
执业类别是指临床、中医(包括西医、民族医和中中医结合)、口腔、公共卫生。 #
执业范围是指医师在医疗、预防、保健活动中从事的与其执业能力相适应的专业。
4、注册程序:拟在医疗、保健机构中执业的人员医师注册查询,应该向批准该机构执业的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申请注册;拟在防治机构中执业的人员,应该向该机构的同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申请注册。 #
在同一执业地点多个机构执业的医师,应该确定一个机构作为其主要执业机构,并向批准该机构执业的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申请注册;医师只有一个执业机构的,视为其主要执业机构。医师跨执业地点降低执业机构,应该向批准该机构执业的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申请降低注册。执业助理医师只能注册一个执业地点。 #
5、申请医师执业注册递交材料: #
(1)医师执业注册申请初审表;
#
(2)近6个月2寸白底免冠正面半身相片;
#
(3)医疗、预防、保健机构的聘用证明; #
(4)市级以上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材料。 #
获得医师资格后二年内未注册者、中止医师执业活动二年以上或则本办法规定不予注册的情形消失的医师申请注册时,还应该递交在市级以上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指定的机构接受连续6个月以上的培训医师注册查询,并经考评合格的证明。 #
6、注册变更:医师变更执业地点、执业类别、执业范围等注册事项的,应该通过国家医师管理信息系统递交医师变更执业注册申请及市级以上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材料。 #
《医师执业注册管理办法》本办法自2023年4月1日起实施。1999年7月16日原卫生部公布的《医师执业注册暂行办法》同时废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