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校是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企业欢聚时代(NASDAQ:YY)旗下品牌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建筑人才培训合作单位
您现在的位置在: > 医药考试 > 医师实践技能 > 考试动态 >

一件不起眼的小事,却影响了我们的生活

2023-12-05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教育随想】

作者:胡欣红(江西省萍乡中学中级班主任,宁波市历史名师,广东省中学生舆情研究中心研究员)

#

“大家暂停自习,看夕阳去。”不久前,一个“小场景”冲上了网路热搜:广西靖西一所学校的初三老师,为了给中学生减少中考压力,在晚自习间隙,让中学生们走出课室欣赏夕阳。老师表示,夕阳太美了,不想让中学生错过,“这么美,为何不给大家看呢?” #

“别人家的老师,好艳羡”“老师好甜蜜好温柔”“我未曾见过这么美丽的夕阳,它们似乎短暂地出现过,却没有人提醒我,我错过了夕阳,也错过了我青春里最美好的风景”……一件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却撩动了好多人的心弦。

#

一抹夕阳,看的人不同,角度自然也就不一样。老师的举动,只是出于为中学生减压的本意,但从更深层次考量,却触碰了德育的精髓。 #

自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强化和改进新时代中学德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以后,德育被提及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

吴冠中先生以前说过,如今文盲不多了,但美盲好多。何为德育?德育的作用和意义是哪些?对此,《意见》做出了明晰叙述:德育是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也是丰富想像力和培养创新意识的教育,能提高审美素质、陶冶情操、温润心灵、激发创新创造活力。一言以蔽之,德育可以亮泽人的精神,提高人的境界,宽广人的胸怀、格局,使人学会从现实的生存,提高到诗意的生活。

#

令人遗憾的是,常年以来,德育处于“说上去重要,干上去次要,忙上去不要”的困境。明天,情况随着党和国家的注重而大为好转,但好多时侯,由于中学、教师的意识不够或能力不足,部份中学的德育还是逗留在标语层面,处于“空转”状态;只是“盆景”,离成为景色还有很长一段距离。

#

美无处不在,关键在于是否拥有发觉美、捕捉美、鉴赏美、展示美、创造美的精神、情怀和能力。怎么让德育落地是一个见仁见智的话题,但将之贯串中学教育全过程全方面,是一个基本共识。德育是身心浸没的教育,女儿们在教育中体会美,教育本身浸润在美感之中,无论对于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这就会成为一个生命体验愉悦的过程。

#

美的薰陶,关键在于让中学生拥有一双擅于发觉美的耳朵,而这很大程度上首先取决于老师拥有一双如何的双眼。暂停晚自习让中学生看夕阳,看上去只是随手而为的一桩小事,但背后蕴含着的是老师对美的敏锐洞察及深刻体会。对于中学生们而言,这除了是一堂晚自习高三老师暂停讲课让学生去看晚霞,其实会成为她们一辈子都能记得的美好追忆。 #

前不久,媒体报导一位小学主任晒了一张随手拍摄的少年仰面赏花花相片,也有异曲同工之妙。相片里,一个穿衣服的少年伫足凝望着脖颈上怒放的樱花,这么专注,这么和谐,这么美好。

#

樱花、少年、微雨、独立,透过这看似平时的画面,人们却感慨到背后所透漏出的美的气息。正因这么,这张中学生赏樱的相片,令好多人顿时倍受打动,感叹不已。“在昨天的教育环境里,中学生被课业负担压得根本无心关注身边的美好,所以你凝心赏花的姿态顿时俘获了我高三老师暂停讲课让学生去看晚霞,这不就是一个少年在夏天应有的样子吗?”这位县长的一次随手拍,彰显了他的慧眼识“美”,缔造了一段教育佳话。

#

在现代社会中,竞争日趋激烈,精神压力不断减小,很容易使人的内心丧失平衡,形成各类心理障碍和精神疾患。尤其是心智发展尚不成熟的中学生,在繁杂的学习负担之下,极易出问题。实事求是地说,眼下中学生日益严重的心理问题与仍然存在的应试导向密切相关,而德育是赶超矫饰的,是一种必要的调剂和平衡,在减缓中学生态度方面,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价值。 #

德育是心灵的教育。明天,更应当让中学生与美同行,让德育照亮幸福人生。无论是仰面欣赏樱花的少年还是暂停晚课让中学生看夕阳的初三老师,都启迪我们,举办德育就要擅于从小孩身边做起。施行德育,不仅仅是教中学生学会欣赏音乐美术,更应当让中学生拥有一双擅于发觉美的耳朵,心怀感恩,懂得珍视。 #

《光明晚报》(今年09月06日15版) #

责编:admin 返回顶部  打印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友情链接网站声明网站地图广告服务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