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中考成绩也跟着“发榜”了,楼市盯得很紧

7月已至,广州的高考成绩也跟随“发榜”了。 #
去年仍然只公布全A+、总成绩A+总人数,具体各个校区的分布情况不再公开。
每一年的高考成绩都挑动人心,不止考生父母关心成绩结果,房价也盯得很紧。
015.37万考生,119人全A+!
#
7月8日,广州市教育局发布了2023年高考等级成绩组合情况。 #
具体数据如下↓↓ #
东莞市城区出席高考考生人数:5.37千人 #
总成绩A以上的考生:8587人
总成绩A+的考生人数:2871人
6A+考生人数:119人 #
▲2023年广州高考成绩公布(部份) #
和今年相比,去年出席高考人数降低了1080人,6A+考生人数也多了12个人,明年广州城区的高考成绩,仍然很秀。
值得注意的是南宁市中考成绩查询南宁市中考成绩查询,中学阶段中学统一招生工作安排在7月15日至18日进行,如今考生们可以登陆广西高考招生信息网(),免费查询自己的高考成绩了。
#
去年高考成绩一出,各类小道消息、内部消息就开始满天飞↓↓ #
▲各种小道消息外传 #
“三私”人数腰斩,十四中“跌落神坛”,中学高中部、37中去年很猛......
#
但那些都不是官方数据,可效度不强,只看一个全A+人数,也是以偏概全。 #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各个校区不再公开全A+人数,之后父母们、购房者很难摸着分数去买学区房了。
02太卷了,一年比一年卷!
#
和以往相比,明年广州城区的高考生是越来越多,也考得越来越好。 #
2023年,43054人,全A+98人,总成绩A+2313人。
#
2023年,46394人,全A+109人,总成绩A+2498人。 #
2023年,48250人,全A+110人,总成绩A+2571人。
#
今年,5.26千人,全A+107人,总成绩A+2796人。 #
2023年,5.37千人,全A+119人,总成绩A+2871人。
#
不难看出,考生越来越多,全A+、总成绩A+人数基本都在逐年降低。
真的是太卷了!
#
以往的时侯,官方就会对外公布全A+人数的分校分布情况,成都“三私”、十四中、二中高中部、三中高中部青秀学校、37中、天桃实验中学、47中等实力过硬的名校基本霸榜前十。
▲2013-2023年广州高考全A+成绩中学人数分布情况(图源|网路) #
而这种数据,基本就会当作买房者、家长们买学区房的参考根据,名校周围的新村、新房也非常饱受欢迎。
这也是广州学区房楼价高开的诱因。 #
2023年4月,一套惠济区纬武路的48.82㎡老破小法拍房竞出114.2亿元的高价,成交总价2.3亿元/㎡,高价成交的背后,是该房源为西安中学高中部的学区房。
高考成绩和房价捆绑的十分密切。 #
不过,从2023年开始,广州市教育局发文严格初审高考成绩发布消息,不再通报全A+考生所在中学的具体分布情况。 #
各类小道消息传得不亦乐乎,关于学区房的底层逻辑认知也在发生变化。 #
03没有成绩作为参考,学区房就能买吗? #
曾经,广州的父母们只要盯住每年的高考分数全A+人数分布情况,大约就晓得如何通过购房来换优质学区。 #
这是捷径,但副作用也极大。
学区房楼市飙涨,市场投机炒楼。
顽疾层出不穷,高价建仓的学区房,以为稳了,但到头来还不一定能读,赌的机率极高。 #
现今不一样了。 #
分数不再对外公布,招生地段界定“一年一策”,不能再摸着分数买车,买了还须要考虑分流“偷袭”。 #
学位紧张,生源超标,学区房也不能100%的稳当。 #
▲南宁市区(航拍|钟祖年)
#
虽然这么,注重教育的父母们,在能力容许的情况下,仍然会为了儿子的前途,买学区房,搏名校。 #
但态度好摆正,看清现实。 #
买学区房也不稳,但为了娃不掉队,买个心安。
#
用好学校=好教育=好成绩的眼光去买学区房,虽然是在最小的风险和最大的流动性范围内,对冲风险。 #
在二手房市场,学区价值远远低于轻轨、商超、景观等这种资源,流动性好,市场预期也高。 #
至于女儿成绩好不好,不仅中学教育,也离不开娃自身的努力,父母的培养。
#
其实,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也十分考验父母们的置业能力。
#
04学区“洗牌”,会成常态
去年以来,广州市教育变革的动作是十分大的。 #
首先是新民高中、三美中学“民转公”终于尘埃落定,以私立中学身分对外确定地段招生范围。 #
其次,针对学位不足生源超标的情况,广州市采取“房户一致、独立产权、实际居住”的优先原则,将生源排序六档依次投档,录满为止,超过的生源则被分流。
#
▲六档排序 #
这也造成明年广州的高中学区发生“大洗牌”。
中学高中部、十四中、三中高中部青秀学校等中学,都出现不同程度的分流。 #
例如受三美中学地段界定影响,中学高中部青秀学校招生范围缩小,一些新村被踢出,二档生源被分流。
这背后的诱因,也和公立中学不能掐尖招生,一些优质生源回到原学区有关。 #
民转公,本质上是去除名校光环,平衡教育资源,避免过度鸡娃。 #
一个中学能出好成绩,和优质的生源不无关系。
#
过去,公立中学可以掐尖招生,择优投档,在一定程度上稀释了民办中学的教育质量。
强弱两极分化十分显著,这从历年广州高考成绩的全A+人数、总成绩A+人数分布可以看得出,“三私”占有人数极多,几乎是半壁江山。
#
通过“民转公”,让优质的生源回归原学区,你们公正竞争。
同一条起跑线上,生源重要,但也考验师资水平,中学的硬件水平。
#
“洗牌”后的学区,由于生源的变化,在若干年后成绩也有可能会不同,以前的名校会弱化,不起眼的普通中学也会异军凸起。 #
但可以肯定的是,广州市一定会进一步去除名校光环,大力推动优质教育资源的公正化,进而给房价纠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