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会计职称考试《中级会计实务》学习笔记(2)

第一考试网整理了2011会计职称考试《中级会计实务》学习笔记(2)
第二章 预算管理
(依据2010年教材提前预习) #
第一节 预算管理概述
#
一、预算的特征与作用 #
预算是企业在预测、决策的基础上,以数量和金额的形式反映的企业未来一定时期内经营、投资、财务等活动的具体计划,是为实现企业目标而对各种资源和企业活动的详细财务安排。
#
预算具有两个特征:
1.预算必须与企业的战略或目标保持一致;
#
2.数量化和可执行性是预算最主要的特征。
#
因此,预算是一种可据以执行和控制经济活动的、最为具体的计划,是对目标的具体化,是将企业活动导向预定目标的有力工具。
#
二、预算的分类与预算体系 #
(一)预算的分类
#
企业预算可以按不同标准进行多种分类: #
1.根据预算内容不同,可以分为业务预算(即经营预算)、专门决策预算、财务预算。 #
业务预算是指与企业日常经营活动直接相关的经营业务的各种预算。 #
它主要包括销售预算、 生产预算、材料采购预算、直接材料消耗预算、直接人工预算、制造费用预算、产品生产成本预算、经营费用和管理费用预算等。
专门决策预算指企业不经常发生的、一次性的重要决策预算。如资本支出预算,其编制依据可以追溯到决策之前搜集到的有关资料,只不过预算比决策估算更细致、更精确一些。财务预算是指企业在计划期内反映有关预计现金收支、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预算。 #
财务预算作为全面预算体系的最后环节,它是从价值方面总括地反映企业业务预算与专门决策预算的结果,故亦称为总预算,其他预算则相应称为辅助预算或分预算。
2.从预算指标覆盖的时间长短划分,企业预算可分为长期预算和短期预算。 #
通常将预算期在一年以内(含一年)的预算称为短期预算,预算期在一年以上的则称为长期预算。 #
(二)预算体系 #
各种预算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一般将由业务预算、专门决策预算和财务预算组成的预算体系,称为全面预算体系。其结构如下图所示: #
三、预算工作的组织
预算工作的组织包括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和考核层。 #
企业董事会或类似机构应当对企业预算的管理工作负总责。
企业所属基层单位是企业预算的基本单位。 #
【例题】(2009年第一大题第21小题)根据全面预算体系的分类,下列预算中,属于财务预算的是( )。 #
A.销售预算 #
B.现金预算 #
C.直接材料预算
#
D.直接人工预算 #
「正确答案」B #
第二节 预算的编制方法与程序 #
一、预算的编制方法 #
企业可以根据不同的预算项目,分别采用固定预算、弹性预算、增量预算、零基预算、定期预算、定期预算、滚动预算等方法编制各种预算。
#
(一)固定预算与弹性预算编制方法
#
1.固定预算编制方法 #
固定预算,又称静态预算,是根据预算期内正常的、可实现的某一既定业务量水平为基础来编制的预算。一般适用于固定费用或者数额比较稳定的预算项目。
#
固定预算的缺点表现在: #
1.过于呆板;
#
2.可比性差。
2.弹性预算编制方法
#
弹性预算是在按照成本(费用)习性分类的 基础上,根据量、本、利之间的依存关系,考虑到计划期间业务量可能发生的变动,编制出一套适应多种业务量的费用预算,以便分别反映在不同业务量的情况下所应支出的成本费用水平。
弹性预算的优点表现在: #
1.预算范围宽;
2.可比性强。 #
弹性预算一般适用于与预算执行单位业务量有关的成本(费用)、利润等预算项目。 #
弹性预算的编制,可以采用公式法,也可以采用列表法。 #
(1)公式法 #
公式法是假设成本和业务量之间存在线性关系,成本总额、固定成本总额、业务量和单位变动成本之间的变动关系可以表示为:Y =a+bx
其中Y是成本总额,a表示不随业务量变动而变动的那部分固定成本,b是单位变动成本,x是业务量,某项目成本总额Y是该项目固定成本总额和变动成本总额之和。这种方法要求按上述成本与业务量之间的线性假定,将企业各项目成本总额分解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两部分。
公式的优点: #
在一定范围内预算可以随业务量变动而变动,可比性和适应性强,编制预算的工作量相对较小;缺点是按公式进行成本分解比较麻烦,对每个费用子项目甚至细目逐一进行成本分解,工作量很大。 #
这句话是有问题的,建议不要记。 #
(2)列表法
列表法的主要优点:可以直接从表中查得各种业务量下的成本费用预算,不用再另行计算,因此直接简便;缺点是编制工作量较大,而且由于预算数不能随业务量变动而任意变动,弹性仍然不足。 #
【例题】(2007第一大题第16小题)在下列预算方法中,能够适应多种业务量水平并能克服固定预算方法缺点的是( )。 #
A.弹性预算方法 #
B.增量预算方法
C.零基预算方法
#
D.流动预算方法
#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弹性预算又称变动预算或滑动预算,是指为克服固定预算的方法的缺点而设计的,以业务量、成本和利润之间的依存关系为依据,按照预算期可预见的各种业务量水平为基础,编制能够适应多种情况预算的一种方法。
(二)增量预算与零基预算编制方法 #
1.增量预算编制方法 #
增量预算是指以基期成本费用水平为基础,结合预算期业务量水平及有关降低成本的措施,通过调整有关费用项目而编制预算的方法。增量预算以过去的费用发生水平为基础,主张不需在预算内容上作较大的调整,它的编制遵循如下假定:
第一,企业现有业务活动是合理的; #
第二,企业现有各项业务的开支水平是合理的;
第三,以现有业务活动和各项活动的开支水平,确定预算期各项活动的预算数。 #
【例2-3】某企业上年的制造费用为50000元,考虑到本年生产任务增大l0%,按增量预算编制计划年度的制造费用。 #
【正确答案】计划年度制造费用预算=50000×(1+10%)=55000(元) #
增量预算编制方法的缺陷: #
可能导致无效费用开支项目无法得到有效控制。#p#分页标题#e# #
2.零基预算编制方法
#
零基预算的全称为“以零为基础的编制计划和预算的方法”,它是在编制费用预算时,不考虑以往会计期间所发生的费用项目或费用数额,而是一切以零为出发点,从实际需要逐项审议预算期内各项费用的内容及开支标准是否合理,在综合平衡的基础上编制费用预算的方法。 #
零基预算的程序如下:
#
1.企业内部制定生产经营目标,讨论计划,并对每一费用项目编写方案,提出费用开支的目的及需要开支的费用数额。
2.划分不可避免费用项目和可避免费用项目。
#
3.划分不可延缓费用项目和可延缓费用项目。 #
零基预算的优点表现在:
1.不受现有费用项目的限制; #
2.不受现行预算的束缚; #
3.能够调动各方面节约费用的积极性; #
4.有利于促使各基层单位精打细算,合理使用资金。 #
(三)定期预算与滚动预算编制方法 #
1.定期预算编制方法
#
定期预算是指在编制预算时,以不变的会计期间(如日历年度)作为预算期的一种编制预算的方法。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够使预算期间与会计期间相对应。 #
2.滚动预算编制方法 #
滚动预算又称连续预算,是指在编制预算时,将预算期与会计期间脱离开,随着预算的执行不断地补充预算,逐期向后滚动,使预算期始终保持为一个固定长度(一般为12个月)的一种预算方法。 #
二、预算编制程序
企业编制预算,一般应按照“上下结合、分级编制、逐级汇总”的程序进行。 #
(一)下达目标
(二)编制上报 #
(三)审查平衡 #
(四)审议批准
#
(五)下达执行 #
第三节 预算编制 #
一、企业年度预算目标与目标利润预算 #
(一)年度预算目标 #
企业年度预算目标的确定必须解决以下两方面的问题: #
1.建立预算目标的指标体系 #
从内容上说,预算目标指标体系应包括盈利指标、规模增长指标、投资与研发指标、风险控制(资本结构)指标、融资安排等。
2.测算并确定预算目标的各指标值
#
(二)目标利润预算方法
#
预算目标体系中的核心指标是预计目标利润。
1.量本利分析法 #
目标利润=预计产品产销数量×(单位产品售价一单位产品变动成本)一固定成本费用
2.比例预算法 #
(1)销售收入利润率法 #
目标利润=预计销售收入×测算的销售利润率
(2)成本利润率法 #
目标利润=预计营业成本费用×核定的成本费用利润率 #
(3)投资资本回报率法 #
目标利润=预计投资资本平均总额×核定的投资资本回报率
#
【例2-4】某企业上年实际投资资本平均总额3800万元,为扩大产品销售规模,计划年初追加200万元营运资本,企业预期投资资本回报率为16%.则企业的目标利润为:
#
「正确答案」(3800+200)×16%=640(万元) #
(4)利润增长百分比法
#
目标利润=上期利润总额×(1+利润增长百分比) #
3.上加法 #
企业留存收益=盈余公积金+未分配利润
#
净利润=本年新增留存收益+股利分配额
净利润=本年新增留存收益+净利润×股利分配比率
#
净利润=本年新增留存收益/(1-股利分配比率) #
目标利润=净利润/(1-所得税率)
【例2-5】某企业预算年度计划以股本的10%向投资者分配利润,并新增留存收益800万元。企业股本8000万元,所得税税率20%,则可按下述步骤测算目标利润额: #
「正确答案」 #
目标股利分红额=8000×10%=800(万元)
净利润=800+800=1600(万元) #
目标利润=1600/(1-20%)=2000(万元) #
(三)企业年度预算目标各指标值的确定举例 #
预期目标利润=预测可实现销售×(预期产品售价-预期产品单位成本)-期间费用
#
按照这一思路,企业年度预算目标各指标值的确定可具体化为如下步骤:
(1)根据销售预测,在假定产品售价和成本费用不变的情况下,确定可实现利润;
(2)根据企业投资总资本和同行业平均(或先进)投资资本回报率,确定期望目标利润,并与可实现利润比较,提出销售增长率、价格增长率或成本(费用)降低率目标;
(3)通过各分部及管理部门间的协调,最终落实实现目标利润的其他各项指标目标值。 #
【例2-6】某公司生产经营单一产品,下属三个分部均为成本中心,专司产品生产与协作。总部为了节约成本和统一对外,除拥有管理职能外,还兼营公司的材料采购与产品最终销售两大职能。经公司营销部门的销售预测,确定该企业预算年度营销目标为本企业产品的全国市场占有率达到30%.(请注意此题,此题比较经典)
#
第一,假定价格不变,要求其销售额达到5亿元。如果当前销售成本率为60%,可实现的毛利额为2(5-5×60%)亿元,扣除各项费用(销售费用率为24%)1.2(5×24%)亿元,可初步确定目标利润为8000万元。
第二,假定公司现有投资资本平均总额为l5亿元,按照同行业平均的投资资本回报率8%这一基准,确认公司应该完成的目标利润为l.2(15×8%)亿元。
第三,在收入不可能增长的条件下,与可实现利润8000万元比较,要实现l.2亿元的目标利润,只能通过降低成本费用这一途径。根据成本费用管理目标,公司要求生产性分布的成本必须在原有基础上降低l0%,即销售成本率由60%降低到54%(60%×90%),以此使毛利额由原来的2亿元提高到2.3亿元(5×46%)。
#
此时目标利润总额与同行业的差异将由4000万元(12000-8000)变为l000万元【12000-(23000-12000)】。 #
第四,为完全实现同行业的平均目标利润,费用总额须从原来的l2000降低到11000万元,其费用降低率应达到(12000-11000)/12000=8.33%.
#
第五,经过协调,公司总部与分部按上述测算将最终目标明确下来,目标销售额5亿元,目标利润l.2亿元,目标销售成本率54%,目标费用总额1.1亿元。
#
二、主要预算的编制
#
本节公式比较多,其实没必要死记硬背,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完全可以运用自如。 #
全面预算的编制应以销售预算为起点(此题为2010年的单选第一题),根据各种预算之间的勾稽关系,按顺序从前往后逐步进行,直至编制出预计财务报表。 #
(一)销售预算编制
(二)生产预算的编制
预计生产量=预计销售量+预计期末结存量-预计期初结存量#p#分页标题#e#
#
以销定产。 #
生产预算的要点是确定预算期的产品生产量和期末结存产品数量,前者为编制材料预算、人工预算、制造费用预算等提供基础,后者是期末存货预算和预计资产负债表的编制。 #
【例题】(2008年第二大题第34小题)在编制生产预算时,计算某种产品预计生产量应考虑的因素包括( )。
A.预计材料采购量 #
B.预计产品销售量
C.预计期初产品存货量 #
D.预计期末产品存货量
#
「正确答案」BCD #
「答案解析」某种产品预计生产量=预计产品售销量+预计期末产品存货量-预计期初产品存货量。
#
(三)材料采购预算编制 #
某种材料耗用量=产品预计生产量*单位产品定额耗用量 #
某种材料采购量=某种材料耗用量+该种材料期末结存量-该种材料期初结存量 #
材料采购的要点是反映预算期材料消耗量、采购量和期末结存数量,并确定各预算期材料采购现金支出。材料期末结存量的确定可以为编制期末存货预算提供依据,现金支出的确定可以为编制现金预算提供依据。
(2009年第四大题第3小题)C公司为一般纳税人,购销业务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只生产一种产品。相关预算资料如下: #
资料一:预计每个季度实现的销售收入(含增值税)均以赊销方式售出,其中60%在本季度内收到现金,其余40%要到下一季度收讫,假定不考虑坏账因素。部分与销售预算有关的数据如表2所示:
#
#

#

#
#p#副标题#e# #
#
#

#
#p#副标题#e#
#
#p#副标题#e#
#

#p#副标题#e#
#

#p#副标题#e#
#
的因素有( )。 #
A.期初现金余额
#
B.期末现金余额 #
C.当期现金支出 #
D.当期现金收入 #
「正确答案」ACD #
(十)预计利润表 #
编制预计利润表的依据是各业务预算、专门决策预算和现金预算。 #
(十一)预计资产负债表
它的编制需以计划期开始日的资产负债表为基础,结合计划期间各项业务预算、专门决策预算、现金预算和预计利润表进行编制。它是编制全面预算的终点。
#
【例题】(2007年第三大题第66小题)在财务预算的编制过程中,编制预计财务报表的正确程序是:先编制预计资产负债表,然后再编制预计利润表。( ) #
「正确答案」×
#
「答案解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需要利润表中的数据作为基础,所以应先编制利润表后编制资产负债表。
#
第四节 预算的执行与考核 #
一、预算的执行 #
企业预算一经批复下达,各预算执行单位就必须认真组织实施,将预算指标层层分解,从横向到纵向落实到内部各部门、各单位、各环节和各岗位,形成全方位的预算执行责任体系。
#
二、预算的调整
#
企业正式下达执行的财务预算,一般不予调整。预算执行单位在执行中由于市场环境、经营条件、政策法规等发生重大变化,致使预算的编制基础不成立,或者将导致预算执行结果产生重大偏差的,可以调整预算。 #
对于预算执行单位提出的预算调整事项,企业进行决策时,一般应当遵循以下要求:
(1)预算调整事项不能偏离企业发展战略; #
(2)预算调整方案应当在经济上能够实现最优化;
#
(3)预算调整重点应当放在财务预算执行中出现的重要的、非正常的、不符合常规的关键性差异方面。 #
三、预算的分析与考核 #
企业骶部预算执行单位上报的预算执行报告,应经本部门、本单位负责人按照内部议事规范审议通过,作为企业进行财务考核的基本依据。企业预算按调整后的预算执行,预算完成情况以企业年度财务会计报告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