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复习教学案(有答案)

以下是第一考试网为您推荐的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复习教学案(有答案),希望本篇文章对您学习有所帮助。 #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复习教学案(有答案)
一、 导语:本单元的五篇课文分别运用不同的题材,向我们展示了文学的魅力,这节课让我们重温这几篇课文,进一步掌握其中的知识要点。 #
二、 复习目标与重点: #
1. 掌握本单元的文学常识。 2.识记本单元重点字词的音、形、义。 #
3. 品味和积累优美的文学语言。 4. 感受作品形象,体会丰富的感情和深刻的寓意。
5. 巩固重点词汇注解和句子翻译。6. 背诵《 古代寓言二则》、《古代诗词三首》。 #
※ 复习重点:目标:1,2, 5, 6 #
三、复习提纲. #
(1)文学常识 #
作品 作家 简介 #
《为你打开一扇门》 赵丽宏 散文家,诗人,当代作家 #
《 繁星 》 巴金 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巴金,著名的 作家,杰出的 语言大师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
《冰心诗四首》 冰心 现代小说家,散文家。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现代散文家,小说家,诗人,儿童文学作家。 #
《安恩和奶牛》 约翰尼斯.延森 丹麦小说家、诗人。194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有《漫长的旅途》等。
(2)熟记下面的字并注音。
#
诠(quán)释 憧憬(chōng jǐng) 裨(bì)益 半明半昧(mèi) 霎(shà)眼 #
折叠(dié) 褶(zhě)皱 撂(liào)下 木屐(jī) 锃(zèng)亮 #
瘦骨嶙峋(lín)(xún) 熙来攘(rǎng)往 磨蹭(cèng) 翕(xī)动 #
反刍(chú)找茬(chá) 瑕疵(xiá)(cī)粗粝(lì)锱铢(zì)(zhū) 踌躇(chóu)(chú)
(3)熟记下面古文重点词汇注解。
#
自度(量长短)其足 宁信度(这里指量好的尺寸) 遂(终于)不得屐 至之(到…….去)市 遽(立刻,匆忙)契(雕刻)其舟 不亦惑乎:不是很糊涂吗 ? 惑,迷惑、糊涂。
#
(4)熟记下面古文重点句子的翻译。 #
至之市,而忘操之:到了前往集市的时候,却忘了带上它。
#
何不试之以足?为什么不用脚试一试鞋的大小呢? #
是吾剑之所从坠。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 #
(5)依据课文默写。
A、文学是人类感情的 最丰富最生动 的表达,是人类历史的最形象 的诠释。一个民族的文学,是这个民族的历史。一个时代的优秀文学作品,是这个时代的缩影,是这个时代的心声,是这个时代千姿百态的社会风俗画和人文风景线,是这个时代的精神和情感的结晶。优秀的文学作品,传达着人类的憧憬和理想,凝聚着人类美好的感情和灿烂的智慧。 #
B. 背诵:《古代寓言二则 》 《古代诗词三首》
四 自主复习(20分钟)要求:
#
(一) 按复习提纲复习课文。
#
(二) 强化记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五 合作探究 #
(一)感受文学作品中生动的形象,体会丰富的感情和深刻的寓意。 #
1. 细读小说中的描写,说说他们对表现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有什么作用。 #
(1) 她身上穿着样式老掉牙的旧衣服,可是很干净;一条手染的蓝裙,还带着乡下染缸中的那股土味儿。一块棕褐色的绒线方披肩交叉地盖在她干瘪瘪的胸上。她戴的那条头巾颜色褪得泛白,七皱八褶,好像是撂在抽屉里有了年头。
(2) 这样,我们就到这里来了。但是我们不是来做生意的。既然已经弄成这样,我们只好回去了。(课本16页探究.练习2) #
2.《母亲》一诗中两个“躲”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你有过这种体验吗?《纸船》中作者用叠纸船这个细节寄托了对母亲的挚爱,你能不能也仿写一个细节表达同样的感情?(课本11页探究.练习一)#p#分页标题#e# #
3.说出《古代寓言二则》的寓意有哪些? #
六、总结提升: #
1. 本单元的几篇课文各有特色,分别通过散文《为你打开一扇门》,散文诗《繁星》,诗歌《冰心诗四首》,《寓言》《古诗》等不同的体裁展示了文学的魅力。相信文章中,优美的语言,生动的人物形象,一定让我们发自内心的贴近文学,爱上文学。
2.方法指导: #
(1)文章中有许多优美的语句,我们不但要会读,而且还要会写,会用。 #
(2)学会通过语言,归纳作品中生动的形象。
#
(3)懂得写作文要有感而发,主动观察并感受生活的变化。
七、达标检测 #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8分)
①憧( )憬( ) ②涟漪( )( ) ③匿( )笑 #
④qī( )息 ⑤惊cha( ) ⑥铁jǐ( ) #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3分) #
A《繁星》的作者巴金是现代小说家、散文家,其代表作有《激流三部曲》(包括《家》、《春》、《秋》)等。 #
B冰心原名谢婉莹,是现代散文家、小说家、诗人、儿童文学作家,她的诗歌的代表作是《繁星》和《春水》两部集子。 #
C王湾、苏轼是唐代人,杜牧是宋代人。
#
D泰戈尔是印度诗人、作家、社会活动家。我们的课本里选了他三首诗:《金色花》、《告别》、《榕树》。
#
3.找出与原文一致的一项( )(3分)
A、嫩绿的芽儿,和青年说:“贡献你自己!” #
B、这时我忘记了一切。我在星的怀抱中微笑着,沉睡着。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孩子,现在睡在母亲的怀抱里了。 #
C、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
D、有的被大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 #
4.写出诗词的上句或下句(7分) #
A谁道人生无再少?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
B_____ __________,自将磨洗认前朝。
C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_________ __。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万水千山,_________ ___。
#
D请默写出两句描写春天的诗句__________ _____, _________ ______。
#
5.诗词赏析(12) 次北固山下(唐 王湾) #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_____ , 。
①请默写出后两句。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2) #
②赏析颔联、颈联。(6) #
颔联: #
颈联:
③本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3)
#
6、赏析古诗——《赤壁》(5分)
赤壁 (唐 杜牧)
#
折戟沉沙铁未消,自将磨洗认前朝。 #
东风不与周郎便, 。 #
①、这是一首 诗,这类诗的特点是借古抒怀或者借古讽今。 #
②、这首诗的前两句借 兴起对历史的慨叹;后两句 #
。全诗含蓄的表达了
。
#
7、文言文阅读:(共12分) #
①郑人买履》的作者是 , 家代表人物。
#
《刻舟求剑》选自 ,是 组织编写的论文集。(2分)
②.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4分)
反归取之 遽契其舟 #
入水求之 自度其足
③.写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作解释: (2分)
#
A.而置之其坐 ( )通( )意思是( )
B.反归取之( )通( )意思是( )
④.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
宁信度,无自信也。 #
是吾剑之所从坠。 #
⑤.说说《郑人买履》这则寓言所说明的道理。(2分) #
8、作文 那一次,我真的 了
(一三大题答案略) #
二、(一) ①C; 略 #
(二) 1.作者仿佛回到童年,陶醉在母亲的怀抱里,感觉温馨、舒心和惬意。
#
2.不好。这句话用一个“看”字呼唤读者,与读者在感情上直接交流,让读者注意巨人星座的形状,又暗示船在前行,还表露了作者心中涌动的激情。#p#分页标题#e# #
3.如:“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霎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在作者的眼里,天上那许多认识的星星都有眼睛,有嘴巴,在思想,它们走近“我”,同“我”交谈。这样写,将“我”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情真意切,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萌其情,产生无穷遐想。 #
(三)1.第(13)段
2.(1)孝敬老人,姑父带来的苹果,全给太婆吃。(2)疼爱孩子,让两个孩子嚼苹果皮,体会苹果的滋味。并教育孩子孝顺老人。(3)严以律己,自己连苹果皮都舍不得嚼。 #
3.不好。“嚼”字在文中是细细品味的意思,换成“吃”字没有这种表达效果。 #
4.30年前第一次吃的那几片苹果皮,不仅使“我”第一次品尝到苹果的香甜滋味,更使我品尝到家庭成员间的亲情带给自己的甜美,因此至今难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