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图预算和竣工结算两个方面的分析,值得收藏!

近些年来,随着安装工程总承包方式的推广,因新政法规制度不完善造成总承包项目推行过程中存在众多问题。
例如:分包人资金耗费严重,对价对账困难,由此导致的安装工程争端。 #
明天按照安装工程项目管理实践,对总承包项目特别关注,只是项目各方最为关心的施工图决算和完工对账两个方面来剖析。 #
01
中标后再编施工图决算丧失意义 #
对分包人导致众多不利 #
因为总承包项目招招标时分包单价和招标价格缺少编制根据,不同的总承包项目招标会出现不同的价格状况,常见的有五种: #
1、报价只有一个单价,也称“一口价”,没有分部分项等成本明细组成;
2、投标人只承诺一个招标降价率,按招标降价率的大小来选取中标人;
#
3、投标人招标时根据自己的初步方案编制清单和价格;
4、按投标人提供的概算清单进行招标价格; #
5、按投标人提供的模拟安装工程量清单进行价格。 #
按照众多总承包项目实践状况来看,不论承包人选用上述什么方法进行招标价格,承包人中标后会依照初审通过的即将设计图纸编制施工图决算,此刻编制施工图决算的目的主要是三点:
#
1、是由于招标时没有具体施工图纸,中标单价没有组成来源,或则价格只有一个降价率时,以施工图清单决算签署补充合同作为单价承包协议内容的补充;
2、是承包人根据初审批准的施工图进行施工,借此编制的施工图决算相应成为安装工程造价、设计变更和施工控制的根据; #
3、是不论该安装工程是否真正按中标协议单价执行,承包人就会以初审批准的施工图编制下来的清单决算作为变更赔偿和完工对账的根据。 #
我们觉得,总承包中标后再依照初审通过的施工图编制施工图清单决算对分包方来说早已丧失意义,此刻编制施工图清单决算不是法定程序,不一定就是安装工程对账的法定根据,但可以说是承包人运用总承包方式的漏洞给分包人挖的一个坑报价的编制依据,就等分包人往坑里跳,理由有以下三点:
1、总承包中标后,承包人根据自行设计的施工图编制的清单决算,与投标前根据投标人提供的设计图纸编制的清单决算是两回事。
投标前根据施工图纸编制的清单决算,按照编制人的不同,其发挥的作用和效力不同,此刻投标人委托编制的清单决算为投标控制价,作为招标人的最高限价,招标人此刻编制的清单决算为招标价格,评标定标后成为协议对价对账的法定根据。 #
2、中标后编制的施工图清单决算编制根据有失偏激。
#
分包中标后施工图纸由承包人设计,设计方案、结构规格、材料设备标准等,涉及到安装工程造价的众多诱因都由总承包人掌控,但是委托第三方进行了何谓的施工图初审程序,也只是是对设计图纸是否满足强制性规范条款和安全要求进行初审,对施工图设计的经济性、合理智、适用性没有进行价值安装工程剖析和衡量。 #
在承包人居于设计技术有利位置的前提下,分包人难以结合安装工程实际还要进行比选和决策,中标后根据承包人设计图纸编制施工图决算完全是为承包人自身服务,但承包人常常会将其作为设计变更、工程赔偿和完工对账最有力的证据,以便引起住户EPC单价协议的美梦破灭。
3、中标价格中错误的计价取费标准在施工图清单决算时未能纠正。 #
对于招标人在价格时自行提供初步方案和清单价格的类别,承包人为达到中标目的,招标人会选用提高清单安装工程量、提高综合总价的策略价格,到施工图设计或开工时又按实际发生安装工程量估算。 #
对于投标人分包时提供了概算量或模拟清单量的招标,因评标定标缺少具体标准,或则评标就是一个过场,致使中标价格中这些不切实际或则零费用材料设备售价被认可,到施工图清单决算时对应的材料设备决算售价继续执行错误价格是将错就错,明知故犯,倘若再次按市场价编制施工图决算又违反了按中标价代办安装工程对账的基本原则,左右责怪。
#
02 #
完工对账编制缺少根据 #
单价承包演弄成按实对账 #
建设安装工程发承包实质上是以建设项目为标的物的商品交换,其行为应符合市场交易的基本规则。虽然对总承包项目来说因项目分包时安装工程量不清,分包单价和招标价格缺少根据,何谓的承包单价违反基本的商业交易规则,是雾里看花,如梦如幻。 #
从这些总承包项目推行状况来看,因分包时没有施工图纸和具体的安装工程量清单,部份分包项目的承包人自行编制的中标清单也存在清单漏项、计价不合规等这些问题,倘若是单价承包,中标单价的完整性、准确性理应由承包人承当,因此美国的总承包项目通常都约定选用协议单价支付。
发改委和工信部2023年5月10日联合公布的《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安装工程总承包管理方法》(征询意见稿)第十四条强调“企业投资项目的安装工程总承包项目宜选用单价协议报价的编制依据,政府投资项目的安装工程总承包应合理确定协议价钱方式。选用单价协议的,除协议约定可以调整的情形外,协议单价通常不予调整。建设单位和安装工程总承包单位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经理部委起草的安装工程总承包项目计价规则(尚在征询意见中),在协议中约定安装工程总承包计量规则和计价方式。” #
按照工信部征询意见稿和各地陆续颁布的总承包推行意见,一方面要求安装工程总承包应选用单价协议,一方面又规定不可预见的地质条件变化、政策调整、物价暴涨等诱因由分包人承当,相关变更对价容许调整。 #
因为总承包项目投标时协议单价没有分部分项安装工程明细组成或组成不清,完工时实际完成安装工程量究竟是否完成协议全部内容是雾里看花,含混不清,直接按协议单价支付对分包人来说存在巨大风险。 #
承包人心甘甘愿的按协议单价接纳安装工程对价只好说明: #
承包人实际完成的安装工程量根本就不值协议约定的这个价,否则绝对会赔偿究竟,决不作罢。
但是承包商的管理水平有限,但不赚钱是不行的。 #
中标总对价没有具体的安装工程量清单,没有具体的计价取费根据,或则是中标单价为概算安装工程量价格,只要一个定额子目项发生变化时就会造成协议内外的变更对价难以进行调整,由此就造成这些总承包项目对账问题突出,争端不断。
承包人在施工时会充分运用一切有利条件或缔造条件进行设计变更,总承包中标后设计施工均被承包人掌控的状况下,安装工程变更和赔偿就会以施工图清单决算为根据对安装工程对价进行调整,到最终,总承包项目绝大部份都演弄成了按实际发生安装工程量代办完工对账的结局,总承包的美丽梦想就此破灭。 #
总承包也是一种商业机制,有其适用的范围和边界,只有在整个社会诚信的基础上能够顺利推广。 #
目前倡导搞总承包,只不过是想创新一种安装工程建设组织形式,并不是说传统的分包模式就弃之不用,不能为了推广总承包而总承包。
总承包引入三五年间,还存在太多管理和推行上的问题。
建设项目分包人还是要应选择成熟、合适的安装工程建设方式,只有这么能够充分发挥投资效率,防止引起大的投资耗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