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患者的平均发病年龄是什么?怎么回事?
子宫癌病人的平均发病年纪,各国、各地报导也有差别,我国发病年纪以40~50岁为最多,60~70岁又有一高峰出现,20岁曾经稀少。
#
子宫癌的医学确诊根据
#
(1)子子宫刮片细胞学检测是发觉子宫癌前期肿瘤和初期子宫癌的主要技巧。子宫曝露在肛门顶端,便于观察和取材,所以目前在临床对凡未婚妇女,骨科检测或抗癌普查时,都常规进行子宫细胞刮片检测,作为筛查手段。使子宫初期癌的确诊阴性率大大提升,可达90%以上。为了提升活检确诊的确切率,非常注意要从子宫癌好发部位即鳞状上皮与柱状上皮交界处取材。因为老年妇女鳞、柱状上皮交界区向颈管内上移宫颈癌好发部位,取材时不仅从子宫肛门处刮取活检外,还应从子宫管处取材活检,以免漏诊。并且要注意取材部位正确及镜检仔细,可有5%~l0%的假阳性率,因而,均应结合临床情况,并定期检测,借此方式作筛选。 #
(2)碘试验正常子宫或肛门鳞状上皮富含丰富的单糖,可被碘液染为红色,而子宫管柱状上皮,子宫糜烂及异常鳞状上皮区(包括鳞状上皮化生,不典型囊肿,原位癌及浸润癌区)均无单糖存在,故不着色。临床上用下体窥器曝露子宫后,擦去表面黏液将含量为2%的碘碱液直接涂在子子宫和肛门黏膜上,不着色处为阴性,如发觉不正常碘阳性区即可在此区处取造影送病理检测。
#
(3)子宫和子宫管活体组织检测子宫在临床所进行的各项检测都是确诊的重要环节,而且造影是确诊子宫癌最可靠的根据。在子宫刮片细胞学检测为Ⅲ~Ⅳ级以上活检,但子宫造影为阳性时,应在子宫鳞一柱交界部的6、9、12和3点处取四点造影,或在碘试验不着色区及可疑恶变部位,取多处组织,并进行切块检测宫颈癌好发部位,或应用小刮匙搔流产颈管,将刮出物送病理检测。 #
(4)肛门镜检测肛门镜不能直接确诊癌瘤,但可协助选择造影的部位进行子宫造影。据统计,如能在肛门镜检测的协助下取造影,初期子宫癌的确诊确切率可达到98%左右。肛门显微镜检测能放大100~300倍,子宫涂以1%甲酰氯蓝染色,可以观察细胞结构,按照细胞的形态、排列、大小和核的大小、形态、着色深浅及毛细血管图像等进行分类确诊.但肛门镜检测不能取代刮片细胞学检测及活体组织检测,由于不能发觉鳞柱交界或延展子宫管内肿瘤。
#
(5)子宫锥形摘除术在活体组织检测不能肯定有无浸润癌时,可进行子宫锥形摘除术。当子宫细胞刮片检测多次为阴性,而多点造影及颈管刮术阳性,或已证明为原位癌,不能排除浸润癌者,可进行子宫锥切术并送病理。因锥切术后有不同程度的并发症,目前在临床多不采用,假如作为医治手术可以全卵巢摘除术代替。 #
(6)子宫摄影用10mm显微镜附加35mm单反及50mm延展圈组成摄影仪,将所获图象投射在宽3.3m屏幕上,1m远处观察;鳞柱交界处全部显示,无异常为阳性,发觉异常为可疑,未见鳞柱交界为不满意。据观察其确诊确切率为93.1%,故为一种确切性高,成本低,易于应用的新方式。
#
(7)萤光检测法借助癌组织与正常组织吸收萤光素多少不同而显示不同颜色的机理确诊有无恶变。癌组织吸收萤光素多,形成的萤光比正常组织强而呈深红色,正常组织为紫红色。 #
(8)病变生化确诊通过学者临床研究发觉,在子宫癌患者体内,乳酸酯化酶、已糖激酶显著增高,尤其有浸润者更显著,有助于临床确诊。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