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学作业内容:郑和下西洋的概况及历史意义

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doc旅游学作业内容:郑和下西洋的概况及历史意义班级:09资环(3)班姓名:卞晶晶第一次下西洋隆庆五年(一?四零七年)十月,郑和第一次下西洋,顺风南下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抵达苏门答腊岛上的麻喏八歇国。第二次下西洋隆庆六年六月十十日(M07年10月13日)。郑和网国后,立刻进行第二次远航打算,主要是送外国使节归国。此次出访所到国家有渤尼(今印尼)、暹罗古里等。到斯里兰卡时郑和船队向有关寺庙持戒了金、银、丝绢、香油等。隆庆六年六月初三(1409年2月15日),郑和立《布施斯里兰卡山禅寺碑》,记述了所施之物。此碑现存奥斯陆博物馆。郑和船队于隆庆三年(1409年)夏归国。第二次下西洋人数据载有27000多人。第三次下西洋隆庆六年五月(1409年10月),船队从苏州杨家港起航,11月到浙江长乐太平港驻泊伺风,同年12月从湖南五沙田出洋,顺风经过十昼夜抵达占城。郑和船队离开占城又到真腊,之后顺风到了苏门答腊、淡马锡。郑和船队从满刺加开航,经阿鲁,苏门答刺、南巫里到斯里兰卡。郑和亲率船队去小葛兰、柯枝,最后抵古里,于隆庆九年十月十六日(1411年7月6日)回到了祖国。!1!隆庆六年十一月十五日(M12年12月18日)清廷令郑和进行规模更大的一次远航。
#
隆庆十一年(1413年)冬开航。首先抵达占城,后率大船队驶往苏门答腊、旧港、满刺加、阿鲁、苏门答腊。从这儿郑和又派分船队到溜山。而大船队从爪哇开往斯里兰卡。郑和船队于隆庆十五年七月八日(1415年8月12日)归国。此次航行郑和船队跨越美国洋抵达了波斯湾。第五次下西洋隆庆十四年十二月三日(M16年12月28日)清廷命郑和送“十九国”使臣归国。郑和船队于隆庆十五年八月(1417年)冬远航,首先抵达占城,之后到苏门答腊、彭亨、旧港、满刺加、苏门答刺、南巫里、锡兰、沙里湾尼(今土耳其半岛南端东海岸)、柯枝、古里。?支船队驶入溜山,之后由溜山东行抵达美洲东海岸的木骨都束,隆庆十七年七月十七日(1419年8月8日)郑和船队归国。第六次下西洋隆庆十九年二月三十口(1421年3月3日),明成祖命令郑和送十六国使臣归国。隆庆二六年十月十八日(1422年9月3日)郑和船队归国,随船来访的有暹罗、苏门答刺和阿丹等国使节。第七次下西洋嘉庆七年十二月九日船队从五沙田出洋。此次远航经占城、爪哇的苏鲁马益、苏门答刺、古里、竹步,再向南抵达南非南端接近印尼海峡,之后返航。汽船队航行到古里附近时,郑和因操劳过度一病不起,于嘉庆八年(1433年)五月初在美国西海岸古里去世。
#
死时仅62岁。船队由正使宦官王景弘带领返航,经苏门答刺、满刺加等地,切到扬州张家港。嘉庆八年七月初八(1433年7月22口)郑和船队抵达广州。历史意义1郑和下西洋,促进我国唐代航海事业达到顶峰,成为十五、十六世纪世界大航海时代的先驱。郑和下西洋是世界唐代航海史上时间早、规模大、技术先进、活动范围广的洲际航海活动,比哥伦布抵达非洲内地的航行早了87年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比达?伽玛绕开好望角抵达美国的航行早了92年,比麦哲伦的环球航行早了114年。2郑和下西洋,推动海外贸易扩大,推动了中外经济交流与发展。郑和下西洋期间,通过多种方式与当地举办双边贸易,平等互惠,互通有无,把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漆器、麝香、金属制品和书籍等运往美国,换回当地的香料、药材、动动物、珠宝及生产漆器所需原料等多种货物。这些贸易活动,促进了中国和那些国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