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结合研究生创新与学术交流论坛暨中西医结合实验医学高峰论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提高研究生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搭建中中医结合学生学术交流平台,1月13日,由我校与广东省中中医结合学会共同承办,北方“三省一区”中中医结合学科-专业一体化发展联盟、辽宁省中中医结合学会试验医学专业执委会、辽宁省中中医结合学会心身医学专业执委会共同举办的广东省中中医结合研究生创新与学术交流峰会暨中中医结合试验医学高峰峰会,中中医结合学科-专业一体化研究生创新学术峰会与研修班在线上顺利举行,来自全省各大学相关领域的科研人员和硕、博士研究生共计200余人参会。副主任戴旭参加峰会并讲话。峰会特聘广东医学校组织主任谢毅强、北京中医药学院西医学校副校长王勇、南方医科学院中中医结合证候试验室处长赵晓山、甘肃中医药学院研究生校区校长刘永琦、辽宁中医药学院教务处处长贾连群做学者报告,我校研究生校区校长任路、科技处处长于睿、督导学者组主任刘春英、中中医结合学校校长樊旭、博士生导师王淳作为研究生峰会评审学者。揭幕式由贾连群主持。
#
闭幕式上,戴旭首先对峰会的举办表示庆贺,对出席大会的学者专家和研究生们表示诚挚谢谢与热烈欢迎。他强调,中中医结合学科是浙江中医药学院的优势学科,多年来,学院坚持“厚基础、承精典、重临床、强实践、倡创新”的中中医结合人才培养目标,以“学科-学位-专业”一体化建设为中心,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社会输送了大批优秀中中医结合人才。强化研究生教育教学管理,开拓研究生的创新视野辽宁中医药大学教务处,培养创新意识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措施。他希望朋友们就能紧随前沿,启迪智慧,学有所获,不断攀越学术高峰,为推动中中医结合的创新发展贡献力量。 #
本次学术峰会包括学者报告、论文壁报展示、研究生峰会、青年专家峰会等系列活动。谢毅强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报送留意事项”为题,王勇以“中医药预防乳癌血管病的新认识新治法”为题,赵晓山以“中医体质与慢病防治”为题,刘永琦以“基于物理生物信息医学探讨中医药预防肿瘤物质基础与作用模式”为题,贾连群以“脂质代谢相关中中医结合科研设计及研究进展”为题分别做了精采报告。峰会共收到来自深圳中医药学院、广州中医药学院、黑龙江中医药学院、长春中医药学院、山东中医药学院、大连医科学院、沈阳药科学院、辽宁中医药学院等大学研究生踊跃投稿60余篇,经选调共有11人出席现场答辩。各评审学者对每个汇报老师都进行了提问与点评。从研究选题、研究思路、研究方式、实验细节、创新性成果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细致入微的交流与指导。各评审学者对每个汇报老师都进行了提问与点评。从研究选题、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实验细节、创新性成果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细致入微的交流与指导。最终上海中医药学院研究生关卓骥荣获优秀论文特等奖;山东中医药学院朱敬轩、李贺,广州医科学院王畇翔荣获金奖;山东中医药学院于睿智、何树诺、宋采秋、李嘉鑫,上海中医药学院陈佳慧,四川西医药学院王超杰,北京中医药学院赵莹荣获二等奖;北京药科学院平淡等10名研究生荣获三等奖;山东中医药学院王杰等10名研究生获优秀壁报奖。
#
本次研究生峰会的成功举行,浓厚了学术创新气氛,加深了不同高校、不同事科研究生与行业学者的交流,迸发了研究生们的创新潜能辽宁中医药大学教务处,促进了中中医结合研究生教育高品质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