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鸟无恨而惊心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
烽火连十月,家书抵万金。 #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
译文
#
长安失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仍然;夏天来了,人烟稀有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 #
感于投降的时局,见到花开而怆然泪下,心里怅惘猜忌,看到鸟雀而心惊胆战。
#
绵延的炮火早已沿袭了一个夏天,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白银。
#
愁绪缠绕,搔头探讨,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不能插簪了。 #
赏析 #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花无情而有泪,鸟无恨而惊心,花鸟是因人而具备了怜悯之情。夏天的花儿本身艳丽晴朗,香味诱人;夏天的鸟雀应当雀跃欢呼,唱着婉转悠扬的歌喉,给人以惬意。“感时”、“恨别”都浓聚着杜甫因时哀痛,压抑悲痛的烦恼。这两句的含义可以这么理解:我感于投降的时局,见到花开而泪落怆然;我心里怅惘猜忌,看到鸟雀而心惊胆战。
#
人心底悲哀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遇见乐景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反倒引起更多的苦恼,就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暴雨霏霏”那样。杜甫承继了这些以乐景表现哀情的美术手法,并赋于更深厚的感情,荣获更为浓厚的美术疗效。画家痛感国破家亡的苦恨,越是美丽的景色,越会平添心里的痛苦。这联通过景色描写,借景生情,移情于物。表现了画家悲伤国事,想念家人的深邃爱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