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计委:取消养老机构内设诊所实行备案制

“中国医疗服务需求充沛,社会力量投资潜力很大。依照布署,国家卫建委努力营造有促使社会力量踏入医疗领域的新政环境。”
8月10日下午,国家卫建委举行例行公布会,医政医管局副主任焦雅辉作出上述叙述。
据介绍,在过去一段时间,国家层面从从社会办医空间、规划、审批、资源荣获等方面予以了一定支持。诸如国家卫建委组织起草了《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指导原则(2023-2023年)》,要求将社会办医列入相关规划,在符合规划数量和结构的前提下,取消对社会办医疗机构总数和地点的限制。之外,在临床重点本科建设方面,市级和县级层面的重点本科项目还有相应资金支持社会办医。在医保定点诊所方面,要求将符合条件的社会办医列入到定点医疗机构范围。 #
焦雅辉称,现在已初显实效,社会力量在医疗领域的投资总额不断扩大,服务能力不断增强。 #
截止去年4月末,全省社会办医机构有44.4万家,占医疗机构数量的45%;社会办诊所有1.69万家,占诊所数量的57.2%。2011年迄今,私立诊所人数基本持平,社会办诊所人数累计下降100%。
#
日前,国家卫建委颁布了《关于推进“放管服”改革迸发医疗领域投资魅力的通告》,将从十个方面继续迸发医疗领域投资魅力。
#
首先是取消养老机构内设医院的设置审批,推行备案制。国家卫建委法治司副巡查员龚向光介绍称,在养老机构内设医院,主要是由于现今美国养老机构发展很快,老年疾患较差国家卫计委医师电子化,各式各样慢性病得病率比较高。对此,养老机构的内设医院为了便于养老机构内的老年人,慢性病、常见病、多发病,包括护理等等。“取消养老机构内设医院的审批,推行备案制。各级卫生计生部委做好相关新政落实状况督察及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有促使推进健康养老服务业的发展。” #
之外,在社会办医的方向,国家卫建委尤其突出第三方检测、检测机构的办医空间。
#
据焦雅辉介绍,国家卫建委将在已有医学影像确诊中心、病理确诊中心、血液透析中心、医学检测试验室、安宁疗护中心等五类独立设置机构基本标准及管理规范的基础上,再起草独立设置的复健医疗中心、护理中心、消毒供应中心、健康复查中心、中大型外科诊所等机构的基本标准及管理规范,拓展社会投资领域,促进健康服务业新业态发展。 #
焦雅辉称,当前我国拥有29000多家诊所,近100多万家医疗卫生机构,基层医疗机构数目极其庞大。但因为专业人员过剩和品质的要求,难以在基层医疗机构开办检测、影像、病理科室。因而须要整合相关资源,集中设置第三方或则二级以上诊所的相应资源,对那些基层医疗机构进行开放,或鼓励社会力量举行独立地第三方的检测、影像、病理确诊机构。焦雅辉表示,这不但有促使集中有限的医疗资源国家卫计委医师电子化,实现区域资源共享,增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水平,也有促使质控,保证医疗品质和医疗安全。 #
数据显示,截至到现在,全省共有区域医学影像中心342个,区域医学检测试验室是689的,区域病理确诊中心185个,尿液透析中心147个,安宁疗护中心13个。焦雅辉称,其中一部份属于二级以上诊所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放,大部份是由社会力量举行的。
#
未来,国家卫建委打算新增复健医疗中心、护理中心、消毒供应中心、健康复查中心、中大型外科诊所等五类独立设置的机构,并起早制订相关标准。 #
焦雅辉表示,现在社会力量提出申请较差的是健康复查中心和中大型外科诊所。国家卫建委打算针对复查中心专门拟定其基本标准,也便于社会力量开展这一类医疗机构,满足不同层次的健康需求。
#
焦雅辉强调,未来第三方检测、检测机构将朝着连锁化、集团化、成规模方向发展,由于“有促使质控,有促使资源共享,也符合成本效益。”
之外,未来我国都会逐步提高医疗领域对外开放水平。据国家卫建委法治司副巡查员龚向光介绍,对于外国医疗机构、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以合资或合作方式成立的医院,国家卫建委将放开外方投资股权比列不少于70%的限制。 #
而据介绍,下一步我国还将加速推动电子化注册管理变革;逐步简化医疗机构设置审批程序,二级以下医疗机构设置审批和执业登记“两证合一”;妇产科医师执业证书与孕婴美容技术考评合格证书“两证合一”;是清除医疗机构审批中的一些无谓的证明材料。
此前有媒体当年曝光有民营诊所通过虚假国家救治安装工程,宣称自己是定点诊所,把病人骗到诊所开出大处方,使用不规范的医疗方式。在鼓励社会力量办医的同时,怎么加强对民营诊所的监管问题也随之为人们所注重。
#
就此问题,国家卫建委发言人宋树立回应称,国家卫建委已留意到该丑闻,并抽调有关人员进行督办指导调查工作,现在调查还在继续进行当中。宋树立指出,国家卫建委仍然高度注重医疗服务品质和安全工作。在建立法律法规制度、加强日常管理的同时,不断地加强监督执法力度,规范医疗服务市场秩序。
同时,宋树立强调,不管对于私立医疗机构还是社会力量开展的医疗机构,在监管上都是一视同仁。虽然在部份审批层面会进行“放松”,但同时,需要加大服务、管理,要把事先的审批变为事中事后的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