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校是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企业欢聚时代(NASDAQ:YY)旗下品牌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建筑人才培训合作单位
您现在的位置在: > 医药考试 > 中医医师/助理医师 > 考试辅导 >

中医护理:肺胀及辨证护理

2011-05-25 来源:互联网 作者:第一考试网

中医护理:肺胀及辨证护理 #

(一)一般护理 #

1、病室环境:病室安静,温、湿度适宜,保持空气流通,避免对流风。 #

2、情志护理:本病缠绵难愈,病人精神负担较重,要耐心细致地做好病人的疏导工作,帮助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

3、饮食护理:饮食宜清淡可口,易于消化,有营养,忌辛辣、煎炸和过甜、过咸食物。 #

4、用药护理:中药汤剂一般宜温服,服药后避风寒,并观察效果和反应。

#

5、病情观察: #

(1)严密观察病人有无胸闷,气促及神色、脉象、血压、呼吸频率、节律、深浅的变化。如发现血压下降,面色苍白,出冷汗,烦躁,脉细弱,则可能出现脱证,或突然气促,胸闷、大汗淋漓,要考虑是否有气胸的发生,或气促不续,应立即报告医师处理。

#

(2)痰多咳嗽无力者,应采用翻身拍背,体位引流法帮助排痰,或用中药雾化吸入,稀释痰液,同时加强口腔护理。 #

(3)呼吸困难或发绀者,可取半卧位,根据缺氧程度正确合理给予氧气吸入,并观察给氧效果。

#

(二)施护要点: #

1、风寒袭肺 #

(1)主要症状:喘息胸闷,咳嗽痰多清稀,恶寒发热,无汗,舌苔薄白,脉浮紧。

#

(2)护治法则:宣肺散寒 #

(3)施护要点 #

①室内空气宜新鲜,潮润,室温宜偏暖,注意保温,助病人及时增减衣被,防止受冷。 #

②饮食宜清谈与辛散,忌生冷、肥甘厚腻等滋痰生湿之品。可食用性调味品,如生姜、胡椒、葱等,以助散寒。

#

③解表药不宜久煎,汤剂宜温服,服药后可略加衣被,使微微出汗。

#

④注意寒热的轻重、咳嗽的性质、痰涕的颜色及呼吸的频率、节律、深浅的变化,有恶寒发热表证时,应卧床休息,可用生姜、红糖、红枣煎服。 #

2、风热犯肺 #

(1)主要症状:喘促气粗,咳嗽痰黄而稠粘,心胸烦闷,口干而渴,发热微恶风寒。舌边红,苔薄黄,脉浮散。 #

(2)护治法则:宣肺泄热。 #

(3)施护要点: #

①室内空气宜新鲜,避免寒冷空气及异味刺鼻之气的吸入,室温不宜过高。

#

②饮食宜消化、清淡为主,多食蔬菜和水果,忌辛辣、油腻、荤腥、烟、酒等刺激之品,鼓励多饮水。

#

③密切观察病情,及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观察出汗、咳嗽及神志等情况。高热病人必须卧床休息,多饮水,可用银花、芦根等煎水待茶,还可针刺大椎、曲池、合谷、内关等穴,用泻法。 #

3、痰湿阻肺

#

⑴主要症状:胸闷,咳嗽气喘,痰白量多,舌淡,舌苔白滑腻,脉弦滑。

#

⑵护治法则:祛痰化浊,降气平喘。

#

⑶施护要点:

#

①病室宜温暖,空气新鲜,阳光充足,干燥通风。 #

②饮食宜消化,清淡为宜,可食赤小豆、白扁豆、米仁、山药等健脾利湿化痰之品,忌肥甘、辛辣、过咸食物。 #

③保持呼吸道通畅,久病体弱卧床者,可采用翻身拍背,体位引流等帮助排痰。有紫绀者,应给予氧气吸入。

#

④密切观察病情,病重、年老者要阻止痰阻窒息,一旦发生,应立即采取措施清除气道内的痰液,必要时要行气管切开。 #

⑤若出现嗜睡、神昏、谵语等痰闭心包之象,在保证气道通畅的同时,克服用苏合香丸,以豁痰开窍醒神。

#

责编: 返回顶部  打印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友情链接网站声明网站地图广告服务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