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走后门 考研防骗指南:警惕包过骗局,3招识破诈骗陷阱
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作为重要的国家教育考试,每到临近研考之际,网上就会有一些不法分子,打着诸如“考试包过”“有内部资料”“提供试题答案”“认识命题教师或考务人员”等噱头,去散布网络谣言,发布虚假信息,进而诈骗考生钱财。为此,教育部门、公安机关以及网信部门梳理汇总了近年来一些典型案例,还提醒广大考生,这些谣言的背后是一些不法商家、网站乃至惯犯精心设计的骗局。面向广大考生,有关部门特意做出特别提醒,要增强法制观念,要提高法律意识,要以案为鉴,要擦亮眼睛,要明辨谣言,要谨防上当受骗。期望各网站不为谣言提供平台,期望考生不信谣,期望考生不传谣 。 #
一、花钱可买考研试题和答案,实为“助考”诈骗
在每年研考的那段时间里,总会出现一些不法分子去到网上,兜售那些被其称为“考研真题”“试题答案”之类的东西,其中有的不法分子不仅如此,还把自己包装成社会培训机构,借助像网络平台、贴吧、QQ交流群等渠道,去散布一些诸如“准确率极高”“违约退款”“预付定金可发试卷样题”等带有诱惑性的信息,等到考生付了款项之后,才发现自己被骗,而此时那些商家早就已经“人去楼空”了。
2017年度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的时候,广东公安机关侦破了一起“助考”诈骗案,把2名犯罪嫌疑人抓获了。据了解,2017年研考前边,广东公安机关发觉有人在网上售卖所谓“考研试题”,这引发了网民的热烈讨论。在掌握了确凿证据之后,办案民警在广州某网吧把犯罪嫌疑人吴某闯和他的同伙莫某敏抓获了。经过审查,两名犯罪嫌疑人对在网上发布虚假研究生考试答案来实施诈骗的犯罪事实承认了,没有任何异议。依据犯罪嫌疑人吴某闯的交代,他于互联网上进行搜索,而后下载了2017年度硕士研究生考试大纲,接着自行把大纲编辑成了所谓的“研究生考试试题”,还声言“准确率达80%以上”,随后以3000元一份的价钱卖给了19位考生,最终非法获利5万多元。 #
【提醒】研究生考试的试题,属于国家绝密级别的材料,它的命制过程,有着严格的管理措施,它的运输过程,也有着严格的安保措施,它的保管过程,同样有着严格的管理还有安保措施。广大考生,不要心存那种侥幸心理,不要去相信那所谓的能够提前拿到真题以及答案。在网上购买那所谓的“考研真题”,是骗子发布的虚假信息,购买那所谓的“考试答案”,同样是骗子发布的虚假信息。购买涉密材料,其本身就是违法行为,千万不要去尝试。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有明确规定考研走后门,在法律所规定的国家考试之中,存在“组织作弊的”这种情况,还有“为他人提供作弊器材或者其他帮助的”情节,以及“向他人非法出售或者提供考试的试题、答案的”行为,另外“代替他人或者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考试的”举动,均属于违法犯罪行为。
#
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制定的,自2019年9月4日起施行的,有关办理组织考试作弊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明确规定,研究生招生考试属于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在研究生招生考试之中,组织考试作弊的行为,以及非法出售或者提供考试的试题、答案的行为,都会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八十四条规定之一的情节严重,会依法从重追究刑事责任 。 #
二、宣称有“内部资料”,结果是一坑到底 #
研考备考阶段,有些不良商家,瞅准考生复习紧张,没时间搜索备考资料,便以 “上岸” 学长学姐之名,声称有考研 “内部资料”,实则行骗钱勾当。受骗考生钱物皆失,还耽搁了考研复习进程 。 #
在2016年的时候,有个大三学生李同学,当时他正处于准备研究生入学考试的阶段,偶然之中在一款名为“2016某大学考研”的群里瞅见了一条消息,那条消息表明:“某大学考研网打算举办限定名额的打折活动,各类内部资料的售卖价格低至2 - 5折”。李同学点击了链接,看到了极为齐全的考研资料,那些资料价格都超过了一千元。于是呢考研走后门,李同学依照网站客服提出的要求,拍下了一份原本价格接近一千元,而当前价格是五折的资料。在进行付款的过程当中,群主将之前承诺的“打五折”改成了“先按照原价购买资料,之后通过支付宝返还一半的货款”。李同学付了款项之后,所收到的竟然是质量粗糙且制作粗劣的材料,不但没有得到返款,还被赶出了群。同年,另外一所高校的学生刘同学,在一个考研论坛当中,看到了一则写着“2016某大学行政管理整套考研内部资料”的帖子,于是花费200元进行购买。收到之后发现,那些号称“内部资料”的东西,全部都是在百度上能够查到的,再回过头去联系卖家,却发觉早已被拉黑了。 #
有这样一些情况需要提醒,在QQ群里,在微信群里,在贴吧当中,在论坛之上,在手机App里,存在着涉及研招考试的各类信息,这些信息呈现出鱼龙混杂的态势,这里面有不少是带有兜售考研“内部资料”字样的信息,此类信息实际属于商业推广方面的内容,而这些信息全部都是不良商家凭借自我标榜所进行的虚假宣传。对于正常能够公开的考研相关资料,像是考试大纲这一资料,还有参考书目这类资料,考生都能够借助相关官方机构,或者通过招生单位研究生招生专门网站去进行查询从而获取到,千万不要轻易相信在网上叫卖的那些所谓“内部资料”。
#
三、考前编发“占坑帖”,考后宣传“押中题”
#
有些不法分子,或者某些机构,为了夸大宣传,常常会利用 空间,或者论坛发帖的时间设置的机制,在考前编发所谓的“占坑帖”,在考后篡改发帖的内容,以此制造出“考前押中真题”的虚假现象,得以进一步实施诈骗行为。 #
在2019年的时候,有一场某职业资格考试,就在这个期间,公安机关成功破获了一起案子,什么案子呢?是一起在网上散布疑似考前泄题图片从而实施诈骗的案件。经过审讯得知,犯罪嫌疑人为了能够实施诈骗活动,在考前一天的时候,于其QQ空间发布了一条状态,并且把这条状态设置为仅自己可见。之后在考中,该犯罪嫌疑人非法获取了考试试题,然后重新编辑那条状态,把考中制作的所谓“考前押题密卷”图片替换掉了原有内容,还将其设置为全员可见,而状态发布时间依旧显示为考前发布的时间。通过发布那种被称作“占坑帖”的帖子,谎称能够获取到考前押中的真题,进而实施诈骗行为,骗取了考生钱财达5万余元之多。与之存在相似情况的是,在2017年研招考试刚刚结束的时候,有考生反映某法硕考研论坛涉嫌在考前泄露法硕考研试卷真题。经过调查得知,该论坛为了进行虚假宣传,是由工作人员在法硕考试开考前两小时发布了“真题帖”,这个帖子里面并没有实际内容而且还设置成了关闭状态。在考试完毕之后,借助收集考生所回忆的试题具体内容,把经过重新编辑的那种被称作“法硕考研真题”的东西,去替换掉原本的内容,并且将其设置成为开放的状态,而发帖的时间依旧是考试之前两小时的那个发帖时间,凭借这样的做法来虚构出在考试之前就获取到真题的虚假表象,从而误导众多的考生。
#
近年来,此类涉及考试的犯罪频繁发生物业经理人,严重地扰乱了考试的秩序,使得广大考生遭受欺骗上当,背后其意图,不过是为了编造虚假现象去实施诈骗或者进行虚假宣传以便谋求利益,从而蒙蔽考生,进而误导公众,每年研究生考试前夕,各地的教育、公安、网信、工信、市场监管等相关部门都会联合起来展开考试环境的综合治理,对于涉及考试的违法违规活动,有关部门会依照法律严厉予以打击,发现一例、查处一例,坚决维护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公平公正。特此专门提醒众多考生,要提升网络安全方面的防范意识,增强辨明谣言的能力,一起去抵制涉及考试的网络谣言,进而净化考试相关的网络生态环境,营造出优良的考试环境状况。(李琳娜 张立迁)。
本文由教育部供稿。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