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初级会计实务教材共有多少章啊?(历史新知网)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新知网)小编为你们收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紧一上去看一下吧!
#
中级会计实务教材一共有几章
第一章资产 #
第二章负债 #
第三章所有者权益
#
第四章收入
#
第五章费用 #
第六章收益
#
第七章财务报告 #
第八章产品成本核算 #
第九章产品成本估算与剖析 #
第十一章财务管理基础 #
2010年中级会计实务教材分几章是
2010年中级会计实务教材分11章
#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财务报告、产品成本核算、产品成本估算与剖析、行政事业单位会计、财务管理基础
#
敏学远端教育网 #
2011中级会计实务教材共有多少章啊? #
第一章绪论
#
第二章资产
第三章负债
第四章所有者权益
第五章收入、费用和收益
#
第六章财务报表 #
第七章成本核算
#
你可以去百度文库下载电子书,,搜救中级会计实务教材就有了
#
补充回答:要看你那个省份的,你可以带省份的名子搜救书籍。似乎也差不多的,重在做题 #
2010中级会计实务教材中的一道例题!!!
#
1、教材第17页例1-23,为何题目中的单位都是用“万元”,而答案的单位都是用“元”,是不是应当统一题目与答案中的单位? #
答:在题目中进行文字表述时,为了简化就采用“万元”。在具体做分录时,统一使用“元”。其实,也可以统一题目与答案中的单位。
#
2、教材第29页例1-42中的第1批发货的存货成本=10500*10.75=(元),其中10500这个数字是如何估算下来的?
答:10500这个数字是题目给出的已知条件。 #
3、教材第32页例1-50中的材料成本差别率的正负号是否有误?
答:没有错误。 #
4、教材第32页例1-50中的月初计划成本元、成本差别超支30740元、入库计划成本元和成本差别节省元,请问这4个数字是如何估算下来的? #
答:这4个数字是举例时给的已知条件,不是估算下来的。
5、教材第39页例1-62中的商品进销价差率=(10+15)/(110+90)*100%=12.5%,请问这道估算题中的(10+15)这两个数是怎样得来的? #
答:这两个数的估算过程如下:
期初库存商品进销价差=期初库存商品售价-期初库存商品进价=110-100=10(亿元)
本期购进商品进销价差=本期购进商品售价-本期购进商品进价=90-75=15(亿元)
#
6、教材第52页例1-79中购进工程物资元,支付增值税85000元,所做分录为:借:工程物资贷:建行存款请问这个分录包含增值税了吗?
答:包含增值税。
#
7、教材第74页例2-1(3)中的财务费用怎么估算? #
答:(3)中的财务费用=×4%÷12=400(元)。 #
8、教材第134页例4-18编制的会计分录(4)中的累计摊销是如何估算下来的? #
答:每月摊销40000元,自20X1年2月1日购进装置起至20X9年2月1日转让为止,共12×8=96个月,累计摊销40000×96=(元)。
9、教材第134页例4-18和第152页例6-2中的最终递延利润的帐目处理如何不同呢,假如按例6-2中的处理,这么仍未分配的递延利润在期末时是有余额的,尚末分配的递延利润是否应为-=(元)? #
答:应当按例4-18的...处理,例6-2中仍未分配的递延利润应当是-=(元)。
#
10、教材第137页例4-23会计分录里的数字是如何估算下来的? #
答:每季度收到的的财政贴息=×6%÷4=(元)
分配到每月=÷3=(元)。 #
11、教材第323页第4行的方程左边第1项A(1+i)是否有误? #
答:确实有误,等号左边第一项应为A。
#
12、材料成本差别怎样估算?
#
答:请参阅教材第32页有关内容。
13、当“现金”和“银行存款”同时在会计分录中彰显时,为何只编制付款凭单,不编制收款账簿?
答:对于涉及“现金”和“银行存款”之间的经济业务,如将现金存入建行或从工行提取现金,其会计分录为: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现金”科目;或则借记“现金”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为此,为了防止重复记帐,通常只编制付款凭单,不编制收款账簿。
#
对07年中级会计实务教材的怀疑(1) #
您好。 #
依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的规定:销售商品收入同时满足下述条件的,能够给以确认: #
1、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酬劳转移给购货方; #
2、企业既没有保留一般与所有权相联络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施行有效控制;
3、收入的金额就能可靠地计量;
#
4、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
5、相关的已发生或将发生的成本就能可靠地计量。 #
题中提及的将自产产品发给员工作为员工薪资的会计处理...,并非是会计向税务处理靠拢的结果,不是由于税务作视同销售处理而会计也急剧按销售处理,而是由于该业务已完全符合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的收入确认条件,所以应该确认销售收入的实现。将会计处理...理解为是追随税务处理的看法是不正确的,同时,将该业务确认销售收入的实现,认定为虚报收入、成本的看法,也是片面的。恰恰是这样的会计处理,更公允地反映了企业的销售收入,这也是新旧准则的差别之一。另外,既然将自产产品发给员工作为员工薪资,就应该通过“应付员工薪酬”科目进行核算。
#
至于将自产产品用于在建工程,因为不符合收入确认条件(第1、2条),为此,不应确觉得销售收入的实现。 #
关于补充问题。
#
在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2006)下,对于社会保险费、住房社保、...经费、职工教育经费等国家规定了摊销基础和摊销比列的应付员工薪资,依然应该根据国家规定的标准摊销;对于员工福利费(修订后的、自2007年1月1日起实施的《企业财务通则》,已取消了强制提取员工福利费的做法)等国家没有规定摊销基础和摊销比列的员工薪资,企业应该按照历史经验资料和实际情况,合理预计当期应付员工薪资。 #
须要强调的是,该些应付员工薪资,在新准则下,全部通过“应付员工薪资”科目核算,以全面反映出企业发生的、所有的员工薪资支出。 #
关于再度的补充问题。 #
既然企业将自产产品发给员工须要确认销售收入,则必须同时满足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2006)规定的5个销售商品收入确认条件。 #
至于新旧准则不同的会计处理...,自有其自身的道理,如有兴趣,可系统地学习相关的新准则。可以说,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实务须要不断地建立初级会计实务教材,而其中必然的有其自身的理论基础和现实根据,自私的“猴论”等类似的看法,无助于对新准则的理解与把握,也无助于向非专业人士进行会计专业知识及实务工作的介绍与解释。你说呢? #
关于补充问题3。
#
在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2006)下,对于企业将自产产品发给员工作为员工薪资的这一业务,并不是觉得是一种“赠送”行为,也不单纯觉得是一种“销售”行为,而是觉得是一种“公平交易”或者说“公平购销”业务。在事实上,这些认定也是符合实际情况的。
企业将自产产品发给(注意,这儿的用词是“发给”,而不是“赠送”)员工,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无偿,恰恰相反是有偿的。员工就业于企业,为企业提供了职业劳务,理应获得相应的劳动酬劳,而企业将自产产品发给员工也是劳动酬劳的有机组成部份。换句话说,假如某个自然人不是企业的员工(例如,通常的自然人客户),没有为企业提供任何职业劳务,试问,作为独立经营并以赢利为目的的企业,在通常情况下,是否愿意向该自然人无偿“赠送”自产的产品?答案其实是否定的。所以,企业将自产产品发给员工,应该被认定为是一种劳动酬劳的支付,是一种有偿的交易行为。 #
既然企业将自产产品发给员工被认定为是一种劳动酬劳的支付,这么,从员工角度来说,作为独立的市场经济的参与者(职业劳务的供应者),其获得的实物价值理应以市场上订购同样的产品的价钱来评判,否则,其付出的劳动与其获得的酬劳就是不等价的。由此,企业获得的员工的职业劳务而需付出的该部分成本,也就是该产品的市场价位。 #
所以说,企业将自产产品发给员工作为员工薪资的这一业务,应该理解为“公平交易”业务,一方面,企业向员工“销售”企业自产的产品。另一方面,企业等价“采购”职工的职业劳务。这些交易与通常交易相比,只是没有现金的参与,但实质上还是“销售”与“采购”业务。 #
另外,虽然根据你的“赠送”理解,在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2006)下,“赠送”自产产品,也一样须要根据公允价值确认销售收入的实现,然后再做附赠的会计处理。
#
须要提醒的是,新准则与原准则(制度)相比较,新准则早已成为一个较为完整的指导会计实务工作的体系,是一个与国际会计准则实质性趋同下的准则体系,在会计理念等方面较之往年发生了许多重大的转变。这些转变,须要会计人员系统地学习新准则,熟悉把握其根本性的会计处理理念,因而应对、解决不断出现的新问题。过去的那个每出现一个新业务,由...主管部门释出一个专门的会计处理规定,再由企业或会计人员“依葫芦画瓢”的时代早已成为历史。这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它要求企业须要不断地增强自身的管理水平,会计人员也须要不断地增强自身的职业能力! #
中级会计实务教材思索题答案
#
似乎没有啊!
#
对07年中级会计实务教材的怀疑(3) #
您好。
#
所谓的“计算现金折扣时需考虑增值税”是指在估算实际享受到的现金折扣时,相关的增值税额也一并享受现金折扣。并非是指在享受现金折扣时需进行销项转出处理。
至于为何要标明此句话,缘由在于我国的增值税推行的是价外税,严格地讲,增值税税金属于国家所有,是不参与现金折扣估算的(现行税法中相关税务处理亦是)。并且,因为我国现行物价体系依然采用的是价内税模式,或则说日常所说的款项均是包括增值税的,因而,在估算现金折扣时,一般是以含税价钱为基础估算(税金的折扣部份,由销售方自行承当)。因而,也就造成教材中必须标明现金折扣估算的基础,即“计算现金折扣时需考虑增值税”。 #
对07年中级会计实务教材的怀疑(2) #
您好。
关于养老保险费的性质问题。对于企业来讲,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险费、住房社保,属于企业因雇佣劳动力而需按国家规定支付的“统筹”性质的费用,究其实质来讲,属于企业的劳动力成本,属于员工薪资范围。而该些费用并未支付员工,并不能够定该些费用属于劳动酬劳、职工薪资的性质。因而,新准则下的会计处理是正确的,不存在题中“不符合事情客观情况”的说法。 #
关于员工无偿使用企业租赁房子的问题。企业之所以乐意租赁房子供职工无偿使用初级会计实务教材,其根本缘由在于员工为企业提供了劳务,也就是说,企业因此租赁房子所支付的房租,属于企业的劳动力成本、属于员工薪资范围,因而,也应该通过“应付员工薪资”科目核算。至于会计处理方面,较原准则(制度)比,确实降低了一笔分录,但分录编制思路依旧是清晰的,即:
#
1、预付数月的租金
借:预收账款(或:待摊费用,下同)
贷:建行存款等课目
#
2、确认当月应承当的租金 #
借:应付员工薪资 #
贷:预收账款 #
编制该分录时,无需考虑使用房子的员工的部门(车间)隶属,即无需考虑房租费用应该计入何种成本费用,只需依照该租金属于员工薪资这一事实,记入“应付员工薪资”科目即可。 #
3、确认当月员工薪资 #
借:生产成本等课目 #
贷:应付员工薪资 #
根据员工薪资(包括上述租金)的获益物件,将其分别记入相关成本费用中。
#
另外,“今年的教材做了这么的变动”,其缘由在于06晚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以原企业会计准则(制度)(2005前)为准,而07年的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以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2006)为准,新准则是与国际会计准则实质性趋同下的一个准则,与原准则(制度)相比,是有较大差别的。今后,除小企业以外,全面执行新准则体系是必然的趋势,为此,财政部决定,07年的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以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2006)为准。 #
对07年中级会计实务教材的怀疑(5) #
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