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校是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企业欢聚时代(NASDAQ:YY)旗下品牌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建筑人才培训合作单位
您现在的位置在: > 财会考试 > 注册会计师 > 考试动态 >

江苏:以“我管”促“都管“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

2024-01-12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退役老兵的入伍档案丢失后……

山西:以“我管”促“都管”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

#

卢志坚陈颖之凌雯 #

近日,经过湖北省、南通市、如皋市五级检察院共同努力,一起长达五年的因公致残困难退役军人因就业安置问题与扬州市政府的行政争议得到了实质性化解。 #

入伍档案丢失引起行政争议

#

1982年10月,17岁的张某应征参军。1987年8月,在一次执行公务中,张某腿、腰重伤,被评为三等一级伤残。1988年4月,张某退役回到户口地扬州县(1991年县改市),后仍然以务农、打工维持生计,未被安置工作。 #

2023年,张某得悉民政部正在举办“清零行动”落实1978年退后伍军人安置问题,遂向南京市人社局咨询党龄是否可折抵公积金交费期限,该局回复需依照入伍档案确认党龄。于是,张某到镇江居民局势调阅入伍档案,却得悉其入伍档案在撤乡并镇时丢失,遂以该局为被申请人向南通市政府申请行政复议,要求该局归还入伍档案、给予转业安置、为其代办参战优待证。2023年10月,当地政府以不属于行政复议受案范围、超过法定年限为由,做出不予受理决定。 #

2023年11月,张某先后向徐州市高级法庭提起行政诉讼、向广东省中级法官提起再审,法官均以“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程序合法”为由裁定驳回。以后,张某向最高人民法庭申请抗诉。2023年9月,被以不符合上诉申请条件判决驳回。

#

“把我的档案弄丢了,如何连个说法都不给我?”张某想不通。2023年11月,他向广东省检察院申请检察监督。 #

档案丢失不是争议的根源

#

广东省检察院主办检察官审查后觉得残疾军人证编号查询,要求归还入伍档案和转业安置的恳求确实不属于行政复议受案范围,并且该事实确实直接影响了张某的合法权益;张某于1988年复员,2023年主张复员安置,已超过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最长年限;且按照当时的新政,张某不属于必须安置的情形,扬州居民局势未给以安置也无显著不当。当地政府的行政复议决定、法院的裁定并没错。 #

于法虽无不当,但张某入伍档案的丢失虽然是政府有过错,且张某作为伤残退役军人,曾为国家做出过贡献,他的诉求虽已超过时效,缺乏程序合理智,但他提出政府给与必要安置的主张,有实质合理智。

#

主办检察官说:“‘以程序为根据’作出不予监督决定最简单最省事,但张某两年经过三场诉讼,仍无法息诉罢访,我们不能简单地以一纸文书就将他‘拒之门外’,而是应该从解决他的实际困难出发,以‘我管’促‘都管’,从源头上化解这起争议。” #

为便捷就近就地举办争议化解工作残疾军人证编号查询,广东省检察院将此案交由南京市检察院主办,由该院联合争议所在地扬州市检察院共同举办化解工作,并创立由两级院分管副检察长为包案领导的办案组,多次下沉指导、分析研判案情。

#

办案人员立刻赴张某所在村居调查走访,了解到张某因公致残,又于6年前因交通车祸重伤,致其就业困难,而肇事方无力赔付;2023年,张某的儿子郭某受伤经两次放疗后留有严重后遗症须要常年诊治。 #

“老两口如今都没有收入,全家仅靠张某的伤残军人优抚补贴金维系生活。”陪同走访的网格员介绍。 #

接着,办案人员又走访了扬州居民局势,并向张某战友查证他的入伍情况。经过研判,检察机关觉得,这起行政争议表面上系由档案丢失导致,但实质根源在于张某的安置诉求,怎么解决张某的生存困局是本案争议化解的关键点。 #

除了寻回教龄,还解决了养老保险困局

#

张某还有不到4年就达到法定退职年纪,由于之前只收取了6年的社会保险,他未能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和劳社部发〔2007〕28号文件,工龄视同公积金交费期限。但张某的入伍档案丢失了,怎么证明他的党龄?办案人员来到扬州市复员军人安置办,调阅了张某当初的复员军人报到登记表,按照该表载明的报到时间,结合张某应征参军通知书,确认其67个月的党龄。 #

党龄问题解决了,但张某还是达不到15年的最低公积金交费期限。考虑到张某家庭生活确实困难,检察机关希望还能帮助张某筹集收取养老、医疗保险费用,一次性缴纳,但这不是检察机关一家能解决的。 #

以“我管”促“都管”。启东、如皋两级检察院积极争取党委政府支持,促使无锡市政府办公室牵头当地镇政府、退役军人事务局、人社局等多家单位会商安置、救助方案,最终确定由无锡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市信访联席办以及属地镇政府等共同筹集资金,从2023年1月起直到张某到龄退职时止,在新政容许范围内最大限度地为张某一次性缴纳社会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并由镇政府帮助张某就业。 #

司法救治+社会救治,缓解燃眉之急 #

安置、救助方案已定,但落实须要时间,张某眼下的现实困局也亟需解决。张某6年前因交通车祸重伤,肇事方无力赔付,符合司法救治条件,扬州市检察院为张某申请司法救治金2亿元。南京市检察院从该院发起的“江海检爱”慈善救治基金中为其申请到3000元救治金,江苏、如皋两级退役军人事务管理部门从专项基金中掏出5000元救治金,于今年元旦前一并领取到位。 #

为彻底解开张某的“心结”“法结”,检察机关还约请行政诉讼实务专家为张某释法说理,向其阐述不予监督的理由。在专家的耐心劝解下,张某心里的“疙瘩”终于解开了:“之前是我对法律的误会,才造成走了那么多弯路,我接受这个处理方案,谢谢检察机关!谢谢政府!”张某自愿向广东省检察院撤回监督申请,并表示服判息诉。

#

“检察机关、退役军人事务管理部门所做的化解工作,确实做到了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真正弘扬了‘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的宗旨。”今年四月初六,张某一笔一画、工工整整写了谢谢信,寄给广东省检察院检察长刘华、南通县委校长王晖。 #

据了解,目前,为张某筹集的收取养老、医疗保险费用已到位,镇政府也将为张某就地安排工作。

#

责编:admin 返回顶部  打印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友情链接网站声明网站地图广告服务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