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现金净流量从会计报表怎么算?

年度经营净现金流量(缩写为NCF)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年度净现金流量(NCF)=营业收入-现金成本-所得税或年度净现金流量(NCF)=净利润+折旧或年度净利润现金流量(NCF)=营业收入×(1-所得税税率)-现金成本×(1-所得税税率)+折旧×所得税税率。 #
大家在计算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时是不是总是很容易出错呢? 尤其是最近一年的预计净残值,什么时候应该考虑,什么时候不应该考虑? #
净现金流量是项目现金流入减去现金流出的余额。 计算公式为:现金流量净额=各年度现金流入-各年度现金流出 #
=销售收入-现金成本-所得税
#
=销售收入-现金成本-(销售收入-现金成本-折旧)×所得税率
#
=销售收入×(1-所得税税率)-现金成本×(1-所得税税率)+折旧×所得税税率 #
=净利润+折旧
这里有几点需要注意:
(1)严格来说,这里的净利润应该是“息税前利润×(1-所得税率)”经营现金净流量,即息税前利润。
#
(2)现金成本与总成本的区别:现金成本仅指需要以现金支付的成本,不包括折旧费用等非现金成本; 总成本不仅包括现金成本经营现金净流量,还包括折旧费用等非现金成本。 支付自付费用。
#
(3)净现金流量通常按年计算,是决策中净现值和现值指数计算公式中所需的指标。 #
(4)如果问题中没有给出现金成本,但给出了销售成本,那么会计报表中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如何计算?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是指企业从经营现金流量总额中扣除经营性营运资金增加额后所能提供的现金流量。” #
计算有两种:直接法和间接法。 间接法是根据会计报表计算的。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净利润+资产减值准备+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长期待摊费用摊销(期初数-期末数)+递延费用减少额(减:增加额)+预提费用的增加(减:减少)+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的损失(减:收益)+固定资产报废损失(根据固定资产清理和非固定资产分析填报)营业支出明细账)+财务费用(利息支出-应收票据贴现利息)+投资损失(减:收益)+递延所得税抵免(减:借项)+存货减少(减:增加)+营业应收款减少(减:增加)+经营性应付款项增加(减:减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