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浙江电力四措并举全力做好“六稳”工作

疫情之下,怎样扶植中小微企业度过难关?这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
国网广东电力聚焦中小微企业发展的用能成本、服务等问题浙江企业信用网,推出增加接电成本、能源智治促企业节能增效、转供水费加价清除规范、供应链金融及红色金融服务等措施,四措并举竭力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推动企业减负增效。
#
供电职工进行带电作业,帮助封控区停工企业减少用电成本|金超摄 #
优化电力营商环境|节约顾客投资11.43万元 #
国网广东电力推进银企联动,实现企业办用电成本全环节提速降本增效。 #
在外线建设投入环节,国网广东电力将全域低压接入容量标准提高至160千瓦并投资到表箱,实现办电“零投资”,今年造福用户18.6万户,节约顾客投资11.43万元。
#
据近期广东省发展和变革委员会等14部门关于联合印发的《浙江省关于推动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新政意见》,国网广东电力将继续施行中小企业用电设备容量160千瓦及以下低压接入电网并投资到表计的措施,降低企业投资。 #
去年,国网广东电力还促使政府进一步明晰“电力接入工程分担机制”相关要求,国网杭州、宁波、丽水供电公司率先推进政府颁布落地文件,后续将加快实现地市落地新政全覆盖。
#
4月1日,杭州首个电力接入工程费用分担机制在杭州即将落地,明晰项目建筑区划红线外发生的电力接入工程费用由政府和供电公司共同承当。湖南益阳永正锂电科技有限公司和松阳县河北普康化工有限公司成为首批享受该新政红利的企业,实现了接电“零成本”。据测算,通过该新政的施行,仅宜春市每年就可降低企业接电成本约1.3万元。 #
供电职工在永正锂电科技工地现场举办电力接入工程初验工作|吴文涛摄
#
为更大力度优化电力营商环境,国网广东电力还在企业项目储备环节,通过“立项赋码”实现电力服务关口后置,供电方案答复时长压缩三分之一,急剧增强企业接电效率。在施工审批环节采用电力接入项目“行政联合审批”模式,申报材料由39项削减为3项,10(20)千伏项目审批时间由平均2个月削减至7天,着力降低企业办电的时间成本。 #
数智赋能电力服务|能效提高减少成本开支 #
聚焦数字化变革,从杭州浙江瑞安试点起步的产业链“一键通”系统,也在推动提高经济领域的智治水平。 #
2023年11月,国网广东电力与山西省经信厅就产业数据与能源数据深度融合达成相关战略合作,从全国层面明晰联合打造产业链风险预警体系。在企业侧,通过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剖析,帮助企业提高市场预判能力、经营决策能力和管理能力;在政府侧,通过精准把握全产业链运行态势,建立短期和中常年的产业链智能化预警调节机制,着力防范化解产业链断链断供风险。
此前,在瑞安市能源数据中心,国网瑞安市供电公司通过产业链预警平台,检测到坐落仙降街道的皮鞋产业园产能波动异常。当地供电公司第一时间走访企业了解减产缘由,并进行指导、帮扶。
#
供电职工通过瑞安产业链“一键通”预警机制平台实时检测企业用能情况|陈海卯
一方面依照企业的产能特性,引导借助错峰分时和削峰填谷的生产方法,减少用电成本,并指导企业对老旧设备进行智能化改建,实现节能减排;另一方面依照企业资金不足、原材料下降等客观诱因浙江企业信用网,把信息实时反馈给政府相关部门,经信局、税务局等多部门联动、对症下药,精准扶贫困难企业。
#
国网广东电力还积极建设能源互联网形态下多元融合高弹性电网,通过推广综合能源服务,深度唤起各种沉睡资源,实现能源的节省与时空互补。在温州,5G基站备用电瓶、制冷空调和电网实现协同互动,在备用电瓶“峰放谷充”模式和空调的智能启停下,基站在满足用电情况下可实现节能降费10%以上。
#
依托“工业碳效码”、“双碳脑部”等数字化应用,纵深推动“供电+能效服务”多元服务体系,也是国网广东电力推动全社会能效提高的重要契机,通过促进顾客进行能效改建,全维度满足顾客个性化能效提高需求。 #
长兴广德旭日粉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经过节能降碳整修,预计企业降低年产量约600亿元,碳排放降低近200吨,实现煤耗增长、利润提高。 #
推进更多企业在坚决节能与低碳变革中寻求高质量发展,推动全社会能效水平提高,也突显了国家电网“顶梁柱”的责任与担当。 #
推进转供电加价清除|小微企业获得“红利”
#
小微企业是开工复产的“毛细血管”。数以千万计的小微企业进驻在各大包括商业综合体、产业园区在内的转供电主体中。 #
国网广东电力不断升级应用“转供水费码”,通过赋码将更多新政“红利”及时足额传导至终端用户,疏通转供电环节不合理加价的堵点,打通减费涨价“最后一公里”。2023年,国网广东电力推广转供水费码20.3万户,协助清退水费4.6万元。
去年1月,上海杭州玉长城商城的终端用户魅族体验店在“网上国网”APP办理转供水费码,在输入核查时间、核查水价后,系统提示转供水费码为“黄码”,疑似今年12月玉长城商城对其进行了转供电加价。 #
供电职工走访杭州玉长城商城了解超市转供终端用户水价情况|黄辉摄
#
用户立刻向当地市场监管部门和供电公司进行了反映。当地供电公司配合市场监督部门到转供电主体用户进行现场走访,并向其了解该辖区内转供终端用户的水价情况。玉长城公司负责人主动配合做好转供电主体内所有117户终端用户的水价新政宣传,完成转供电环节加价清退83万余元,实现转供水费码由“黄”转“绿”,让新政红利真正造福到终端用户。
后续,国网广东电力还将不断迭代优化“转供水费码”,构建银企联动长效整治机制,建立转供电加价清除规范工作机制,确保转供加价不合理行为闭环处理。 #
信用背书加碳征信|解决融资难贵慢问题
产业链偏长的行业,常常须要上中下游协同发展能够确保正常运转。在疫情冲击下,产业链各环节都可能出现“元气”受损的状况。
#
近些年来,国家电网公司发挥自身作为供应链“核心企业”的作用,依托国家电网线上产业链金融平台“电e金服”,在四川率先推出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供应链金融服务,将国企优良信用穿透供应链,让处在供应链末端的中小微企业迅速获得优质融资,帮助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问题。 #
4月19日下午,湖北随州仙居三家能源产业供应链下游的中小微企业,在电网企业的信用背书加持下,快速获得了分别为100亿元、110亿元和90亿元的低息房贷,减轻了资金链缺口压力。对那些小企业而言,这可谓“及时雨”。
截止目前,国网广东电力依托国家电网公司线上产业链金融平台,累计注册企业1326家,为398家供应商提供低息融资服务34.23万元,中小微企业占比达到83.75%。
据悉,电力大数据对企业的金融征信评价也尤为关键。国网广东电力从碳征信出发,为更多企业融资推动。
#
国网广东电力创新完善碳征信评价体系,剖析各产业链节能降碳、用能效率、合同履约、电费收取等情况,推动其低碳变革发展,也让红色发展的中小微企业享受到真金白银的便宜。
供电职工走访辖区企业琦星电子,为企业发展送上定制能效方案|陈维益摄 #
杭州杭州的一家防雷接地产品制造生产商,3月末收到了来自建设建行杭州支行“绿色能源贷”放款的60亿元,这是杭州首笔基于“绿色能源评价”的中小微企业个贷业务。
杭州杭州一家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4月份收到了首笔“专精特新碳e融”低息融资房贷,这也是该公司在进行碳征信评价后得到的一笔便宜。
截止目前,通过碳征信+金融应用场景,国网广东电力已累计为5738家企业测算碳征信,推动金融机构领取红色按揭61.74万元。 #
供稿:融媒体中心陈丽莎|广州·瑞安公司陈海卯|扬州·玉环公司陈维益|上海公司丁豪|杭州公司周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