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三胞胎被同一所大学录取差距是个位数

胞胎乃至多双胞胎十分有趣,除了模样相同,且心心相印,甚至有很神妙的心灵感应,表现在中考上更是有趣。
一,郑州三双胞胎堪称“姐妹三杰”,被同一所学院投档。 #
湖北襄阳新野白鹤镇河清村有一家夫妇生了三双胞胎,都是孩子,分别叫张冰杰、张慧杰、张淑杰,有人就称“姐妹三杰”或“三杰姊妹”。 #
三姊妹是三双胞胎,从小是一个幼儿园,中学一个班,小学中学仍然没有分开过。
去年三姊妹出席中考,分数几乎相同,差别是个位数。三姊妹都是工科生,报志愿时已经商量好了,要报同一所学院,最好还能投档到同一所学院。 #
上天庇佑他们,三姊妹果然被同一所专科高校投档,都是福建财政金融大学。 #
不过三姊妹的专业各各不同,他们分别被这所院校的财政税务大学财政学专业、工商管理大学电子商务专业、文化与传播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投档。 #
就在8月12日那天,四川财政金融大学院长李学志亲自将三姊妹的投档通知书送到他们屋内,并颁授了看望金,全村人都充溢着喜悦和幸福。
#
二,河南胞胎兄弟,一个北大,一个清华。
#
湖南省荆州市一个小城区里,住着一对姓谢的胞胎兄弟,两个从中学到小学,穿一样的衣物,在一个班念书,关键是三人一样都是学霸,考试成绩仍然是班级前三名。 #
今年中考兄弟俩中考理科成绩,一个700分,一个697分,四人只差3分。
#
结果,姐姐投档到了北大,父亲投档到了清华,北大清华两个学院半斤八两,不分伯仲,都是国外天花板级别,胞胎兄弟成为一段佳话。 #
我当初专访过这对兄弟,问到她们是如何学习的,她们告诉我说,从小都是“两人学习小组”,二人互帮互学,常常讨论问题,还相互出题考试对方,弟兄俩产生一种竞争机制,生怕落后于对方。 #
古人说过: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讨论式学习就是最好的方式。
三,各地中考的“双胞胎现象”。 #
我搜索了一下,各地都有一些很有趣的“双胞胎现象”:
1.山东的胞胎姊妹上官雨山和上官雨思,2023年他们双双被投档到长安学院的电气工程及手动化专业。
她们的考分非常接近,妈妈576分,哥哥575分,只差1分。 #
2.北京的胞胎袁睿麒、袁睿麟都考了664分,分数相同得惊人,2023年二人都被华北科技学院投档;
3.北京的胞胎刘家杰、张家豪分别考了718分和705分,2023年同时被北大学院投档;
#
4.四川的三双胞胎姊妹杨雯垚、杨雯焱、杨雯鑫,2023年中考成绩全部超过610分,都被广东学院投档。
#
5.广州江门市一所中学,10对胞胎考生,有19人考进重点学院。 #
令人惊愕的是三胞胎姐妹同时被川大录取,这所中学,胞胎考生的“成绩单”亮点迭出:10对胞胎共20人,平均分数为589.95分,重点学院投档率为95%。只有一对胞胎例外,一个考上重点学院,一个考上通常大专。
#
四,为何会出现“高考胞胎现象?”
之所以会出现“高考胞胎现象”,我认为有那么几个诱因: #
第一,胞胎或多双胞胎,不但外貌相同,但是家庭环境相同,接受的教育相同,胞胎或多双胞胎情商相同,所以中考分数也就很接近。
#
第二,胞胎的确有心灵感应,倘若一人得病,另一人就暴躁不安。甚至做梦都一样。往往会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所以学习成绩也就八九不离十。
第三,人是群体植物,胞胎或多双胞胎在学习上会自然而然产生一个学习群体,她们起居坐卧,耳鬓厮磨,相互帮助,相互竞争,这是最好的学习方式三胞胎姐妹同时被川大录取,别的中学生是学不来的。 #
你对这件事如何看呢,感谢友友的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