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良津(北京国际标准舞学院院长)

中国第一所国际标准舞大学17年成长路
朱良津(上海国际标准舞大学校长) #
上海国际标准舞大学是文化部所属原中国国际标准舞协会创建的。17年的创业成长历程,我们是亲历者,一些重要的时刻至今未能忘怀。
培养国际标准舞人才的使命感 #
大学创建的前一年,即1993年5月,中国国标舞协会首次派出赴英考察团出席黑池街舞节,我也在其中。我们列席了国际标准舞世界理事会(ICBD)大会,了解到以下情况:一、国际标准舞国际组织已有40多个成员国,但没有中国;二、黑池街舞节在当地夏季嘉园“皇后大厅”举行,光彩照人的艺术形象比比皆是,来自40多个国家的选手几乎个个神采飞扬,除标准舞和拉丁舞外,还有单人方法展示赛和团体赛事;三、世界亚军和大师们对街舞核心技术及艺术的讲解与展示北京国际标准舞研修学院,通过高水平的专业讲堂推进街舞的发展;四、舞蹈博览琳琅满眼,从书籍、音像制品到服装、舞鞋等一应俱全。这是一种全新的街舞峰会,让人耳目一新。 #
这次考察使我们了解到世界亚军的成长都是从儿时开始,儿时的街舞艺术教育打下的扎实基础,对其成人后的职业公路还会获益颇丰。一种要全方位培养中国自己的国际标准舞专业人才的使命感油但是生。这一看法立刻得到当时的文化部常务副主任、中国国标舞协会会长高占祥的关心和支持。他明晰表示:国际标准舞同芭蕾舞和交响诗一样是世界可比性艺术,中国应当培养自己的国际标准舞的专业人才。
#
1993年夏初,IDTA监事主席比尔·菲利普到京指导标准舞和拉丁舞教学工作。我有幸做他的助手并接受了沃尔特·莱尔德“拉丁方法教材”的指导,倍感教材规范了动作,使学习上去更显科学、简明与清晰,对学习非常有益,因而开始与德语专业人士合作翻译沃尔特·莱尔德的“拉丁舞方法”与盖哈沃德《摩登舞方法》一书,并在1994年初再度兼任IDTA中级教授杰克瑞拿的助手开始进一步学习,并通过了IDTA的M级班主任资格考试。经历了法国皇家国标舞教材(EDTS)学习后再学习这两部国际公认的摩登舞和拉丁舞权威教材,更感清晰明了。我们下决心办一所高水平的国标舞大学并开始了办学筹办工作。1994年9月,经13位教育专家初审和答辩通过后,国家即将批准组建上海国际标准舞大学,进而弥补了国际标准舞在中国的教育空白,国际标准舞教育的探求开始起步。
首届师资班和选手班分别是三年半和两年学制,厂址就设在上海21世纪剧场东侧的中韩文化中心研修大厦,从芭蕾形体训练到拉丁和摩登10项街舞再加上学院文化课程,每个朋友都十分珍视这一学习机会。最使我感动的是1997年结业生进行专业国际班主任资格考试前,每人手持试用教材翻译稿的手钞本,6册A4纸文件夹,进行国际专业班主任资格考前训练,以迎接IDTA考官的到来。考试在选手走进考场抒发礼节后开始,从演出、独舞、理论到教学能力包括完成各项问答和肢体示范。考试整整进行了一周,32位朋友10项街舞A级专业班主任资格考试全部通过,优秀率即85分以上达86.3%。IDTA考试委员会对此表示震惊,由于这是国标舞权威教材第一次在中国专业高校的考试。 #
首届结业生的考试成果使我们愈发确立了与国际接轨的教学体系,通过对每一届有代表性朋友的社会实践能力总结,推动了对国际标准舞人才全面发展探求的步伐。首届结业生栾江对基本技术和风格有良好的慧根,发展空间不断扩大,经过向世界亚军和大师们的继续学习,他的演出能力和街舞风格得到了加强,直到获得2004年黑池职业新星组的亚军。不久前在北京国际赛碰面时,他说“北京国际标准舞大学的规范训练和礼仪教育使我常年获益”。首届结业生黄菲菲现今日本艾森伯格街舞中学任教,并获全德职业班主任考试第一名。当日本同学得悉她是在中国进行学习并经历IDTA的A级专业班主任资格考试时都表示震惊,艾森伯格多次向我谈及并赞赏大学国际化的培养模式。中学生赵露雷和杨林,已在新加坡纽约从事街舞培训和街舞教学近10年,她们街舞的规范及指导能力极受当地街舞爱好者和华人舞者的欢迎。另外在伦敦的朱铮、茹宝以及第二届结业生廖卡尼、孙津等目前都在伦敦从事国标舞的培训教学。还有在国外从事国标舞推广和专业教育的余谦华、孙伟英、姚强等也都有了10年以上的教育培训经历。这种信息都使我们不断思索和确立街舞育人之路的社会意义。
在三届学院本科学制经验的基础上,1998年至2003年,大学开始了大专3年加本科2年,即5年制培养模式的探求。5年制第一批结业生赵亮、曲远飞、张少杰、张浩、宋晓蓉、张赤、李滦、桑倩等朋友的优异成绩,使我们看见了扎实的基本功和浓厚的街舞风格互相融会的重要意义。
随着时代和街舞的进步,我们在培养班主任的路上继续探求前行,就是在资金困难的情况下,培养班主任的计划也坚持不变。从1996第一梯队梁思源赴英进修学习到张卓妮、孙文斌轮流赴黑池街舞节参赛、观摩、学习同时并举。3人分别在2000年到2003年间通过M级班主任资格考试和F级中级教授晋升。而现今大学的专业班主任队伍仍保持着优秀的选人标准:优秀的品格、优秀的专业成绩和优秀的文化成绩。每隔3年班主任要步入晋升考试,直到中级教授。目前大学专业班主任队伍有中级教授二人,高级教授三人,中级班主任六人,她们成为大学专业班主任的核心力量,为培养中学生不断提升专业技能与理论指导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也展现了班主任队伍的国际化和规范化。而伴随着基础教学发展,大学每年把最前沿的黑池讲习会上亚军和大师们的讲堂弄成同声翻译的录象资料,供中学生观摩学习,使全校师生能及时了解到国际国标舞发展的最新技术要求和艺术审美最本质的核心知识。一方面使得班主任敢于探求以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另一方面也激励中学生努力追求更高的拼搏目标。
#
现在在大学5+2的办学模式下,已有6届结业班朋友迈向社会,建院17年来的11届结业生始终伴随着我国国标舞艺术事业的发展。在我亲历的13年的国际考官执考中,严格有序的考试大纲使我和考生间形成了一种默契和追求。在结业考试和结业年会这段最后的校园生活中,朋友们最注重的事就是递交IDTA(A级)国际班主任资格的考试申请。学院三年的导论学习和要完成从中学生到班主任的转变,每个朋友都尤为注重。良好的礼仪风范和作为班主任的示范演出、独舞展示及理论和肢体语言的描述和分解包括每一个节拍的技术展示,都抒发出从少年学子至青年班主任的成长、转变和成熟。每人75分钟的专业班主任资格考评这些国际考试模式,是培养有专业技能、理论知识及指导能力的国际标准舞人才的有效方法,对国际标准舞教育有积极的意义。
在探求中强化艺术实践 #
怎么提升艺术质量,追求艺术品味以服务社会与国家同样是我们的使命。建院以来,国家任务、外事表演给朋友们打开了眼界,增强了鉴赏力,扩充了平台。 #
建院之初,作为中国第一所国际标准舞高校有幸与英国春节乐队及维也纳歌会堂乐队多次合作表演“蓝色多瑙河之波”及“激情维也纳”,这使大学师生的国际标准舞编导技术与演出风格有了良好的开端。
#
此后,1997年为庆贺台湾回归在人民会堂表演《为祖国干杯》;2000年为中央电视台及文化部新年晚宴表演《春之声》;2007年千人赴香港为欧洲运动会闭幕式演出国际标准舞《华美印象》;2008年冬奥期间出席“好运上海”和残奥会表演等。这种艺术实践提高了朋友们对艺术的追求和团体荣誉感。 #
2008年我们带着对冬奥的激情出席黑池街舞节,演出拉丁团队舞《点燃激情的火焰》,结果以一分之差获得冠军。此次队列舞的锻练使每个朋友下降了团队意识和祖国荣誉感。日本刊物《今日街舞》评价道:“他们才是我觉得的亚军队……两队相比这支队伍拥有的优秀舞者最多,柔硬度好,腿的能力很强……”。作品编导麦克恰夫曼在赛后这样评价小孩们:“我为大家的演出和努力倍感多么自豪,大家并没有意识到大家在赛场上的表现是这么精彩和惊人,大家和一个多年出席赛事的世界顶尖团队对抗竟然取得这么好的成绩,和美国亚军队只相差一分,这真是令人惊讶”。而孩子们在感言中讲到:“通过此次磨炼让我们对今后的挑战会愈加努力,由于我们明白了能打败自己能够打败一切。”队列舞表现的就是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团队艺术实践锻练了队伍,增强了中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民族自豪感北京国际标准舞研修学院,对朋友们学会怎样做人、做事,怎么弘扬团队精神都从思想上得到了巨大的收获。 #
大学建院十七年来,我们仍然得到大学名誉教授高占祥的关心和支持。他多次亲赴大学,给小孩讲知识、讲人生、讲大师们刻苦追求艺术的心路历程,让小孩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有了人生感受和拼搏目标。保持中国第一所国际标准舞大学的高标准、高品质是我们全体师生坚定不移的责任。 #
中国音乐特刊 #
中国街舞特刊
中国民间文艺特刊 #
中国书画学报特刊 #
重大年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