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推导BSM:探寻可接受的模糊正确与需调整的精确错误上篇

倪世杨
每名金工专业的学生都接受过BSM教育。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公式,不仅推动了期权市场的繁荣,更开启了Q-quant领域的大门,吸引众多理工科背景的人才投身金融行业。然而金融并非工科亦非数学,缺乏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明确结果;交易过程也并非纯粹的模型运算2024几何布朗运动,任何变量都混杂着现实世界的干扰因素。实践当中关键在于“有效”,而“恰当”只在关乎“有效”的层面上具备价值。秉持这种视角,我们再审视一遍BSM理论,分析其中哪些前提属于可以容忍的“大致准确”,哪些则需要修正的“绝对偏差”。
#
这篇文章分为三个部分,上半部分分析了几何布朗运动的长处和不足,并说明了它的三种形态各自的直观认识。中间部分深入剖析了Black公式的形成逻辑,考察了卖空约束和交易成本对该模型构建的作用。后半部分从BSM模型出发,延伸至BSM,用浅显易懂的方式阐释了Risk-的内涵。这篇文章试图把数学表达转化为直观理解,帮助那些没有接触过机械加工但具备一定概率论知识的同行们,能够明白BSM的推演过程,进而加入对模型原理的探讨中去。 #
GBM的优势与局限
#
股价波动最基础的一种模式,就是几何布朗运动。这个模式描绘了这样一个情形:如果你持有某公司的证券,那么下一秒钟资产增值的情况,既包含可以预见的部分,也带有不可预测的成分。通过数学公式表达出来,这个模式就显得格外专业: #
500)this.width=500' =10 =10/> #
500)this.width=500' =10 =10/> #
有些是股价的明确变化,例如我们相信中石油股价每年必定上涨百分之十,当前中石油股价为每股市值一百元,那么持有它一秒钟所获得的确定回报便是
#
500)this.width=500' =10 =10/>
#
500)this.width=500' =10 =10/> #
是随机部分,个服从正态分布的随机变量,均值为0,标准差为 #
500)this.width=500' =10 =10/>
如果中国海洋石油的年度波动幅度是二十个百分点,那么一秒钟内的随机成分的偏差程度为
500)this.width=500' =10 =10/> #
也就是说有95%的概率随机部分绝对值小于0.6%。
#
股价的波动真的可以分解为确定因素和偶然因素吗?深入探讨的话,这是一个哲学层面的问题,或许永远也无法找到确切答案。股价的变动能否视为确定因素和偶然因素的总和呢?这种模式看起来相当通用,稍加调整后便能解释诸多情况,例如
#
收益的标准化形态表现为日度资本增值与日度波动幅度之比,该比值呈现出典型的常态分布状况
#
时间越来越紧迫,起伏的减弱程度远逊于持续的增长:观察的时段越短暂,无序变动的减弱速率,远远比不上稳定盈利的减少速度,这与我们主张“不宜频繁进行短期操作”的体会一致
- ? ? ? ??收益肥尾分布的特征可以通过在 #
500)this.width=500' =10 =10/>
#
上施加自相关性得到。
#
这个模型虽然解释力尚可,结构却十分精简,可以先试用一下,这或许才是采用GBM来模拟资产价格的根本缘由。
GBM也有它的局限。最重要有以下两点
它一个显著的缺点是无法重现价格缺口,所以借助几何布朗运动去推算资产价位,将会大幅度降低对价格跳空风险的评估。
它无视了变现风险。几乎每个模型都假定市场中有所谓“即时报价”这种东西。实际上投资者所能获得的仅是此刻的买卖档位,而买卖档位都存在价差。所以诸如几何布朗运动这类绝大多数模型都忽略了变现风险,这在交易活动非常活跃时会低估价格偏离程度,在价格剧烈波动时会低估市场潜在风险。
GBM的三种形式 #
GBM有三种形式:
500)this.width=500' =10 =10/>
#
这个概念源于直觉,旨在说明短期资本收益包含确定性因素和偶然成分。
求解过程涉及猜测成分,属于偏微分方程求解范畴,其核心方法就是凭借猜测实现。
#
通过求导,可以将解析解转化为对数收益率形式,这一过程需要借助伊藤引理。本质上,问题在于探究时间t向前推进一个极小的时间增量dt时,对数收益率logst会发生怎样的变动,这等同于必须计算出
#
500)this.width=500' =10 =10/> #
,再乘以dt就是了。注意到logst是st的函数,而st又是t的函数,细心的读者或许会联想到高中时学过的“复合函数求导”。情况确实如此,只是因为st和t之间的函数关系带有随机性,“复合函数求导”的公式需要相应调整,这就是所谓的伊藤引理。
#
log收益率的表达方式是认识GBM最直接的方式,这种表达方式意味着“股票在短时间内的log收益率遵循正态分布”。短时间内的log收益率基本上等同于“收益率”,因此这种表达方式实际上是在说明“股票短期的收益率遵循正态分布”。这体现了模型从简的思路。这个理论前提其实约束力不大,由于风险变动的确存在连续性,又或者是变动路径不可预测,因此证券的短期获利情况仅是特定情形下的常态分布,而整体获利模式则会相当多变,足以涵盖现实交易中的各种状况。 #
Log收益率该怎么理解
#
通过log形式能直接获得解析解,只需进行累加操作即可。Log收益的独特优势在于它具有完全可加的特性。通常情况下,我们讨论涨幅时计算的都是基本收益率。例如中海油从100元上涨到130元,基本收益率就是30%。基本收益率存在不足,因为它并不具备严格可加性。数值由100增至130,涨幅为30个百分点;再由130增至150,涨幅为15个百分点;然而整体上从100升至150,增幅达到50个百分点,并非简单的30个百分点与15个百分点的相加,即不是45个百分点。 #
是否存在一种收益率的计算方式,其满足严格可加性?对数收益率就符合这一特性,当价值从100增长至130时,其对应的对数收益率为对数函数计算130除以100的结果,若价值从130继续增至150,则对应的对数收益率为对数函数计算150除以130的结果,而若价值从100直接增至150,其对应的对数收益率为对数函数计算150除以100的结果,这个结果恰好等于前两个对数收益率的和,即对数函数计算130除以100的结果加上对数函数计算150除以130的结果,因此对数收益率具有严格可加性。
#
对数收益率的不足之处在于其表达方式不够直白,尽管能够被理解为“等比复利产生的年化回报率”,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极少有事物是真正实现“等比复利”的。我认为对数收益率更恰当的解读是它属于“回报率”的一种表现形式。归根结底,回报率是一个人为设定的指标2024几何布朗运动留学之路,而收益才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这样一来,我就能确定不同方法的“成效”,只要运算结果能够成功转化成效益就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