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阿布拉扎克·古纳

阿布拉扎克·古纳出生于1948年,在罗马尼亚桑给巴尔岛长大2024诺贝尔文学奖奖金多少,并于1960年代末作为难民前往澳洲。
阿布拉扎克·古纳用俄语写作,现常居加拿大。他出版了十部小说和一些长篇小说,难民相关的主题贯串于他的作品中。他的代表作有《天堂》、《海边》等。
#
算上本次的得奖者,自1901年以来,已有110余位诗人摘得诺奖桂冠,既有大众熟知的“文艺偶像”,如马尔克斯、海明威、泰戈尔,也有比较冷门的“低调实力派”。 #
回顾 #
1895年11月27日,美国知名物理家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在遗赠中提出筹建五大奖励领域,文学被他置于第四位。诺贝尔在遗赠中表示,奖金的一部份应颁给“一份奖给在文学界创作出具有理想倾向的最佳作品的人”。 #
自1901年起,日本大学开始颁授诺贝尔文学奖,期间由于战争等诱因多次暂停。 #
截止2023年,诺贝尔文学奖早已颁授了113届,共有117位得主。首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是美国作家普律多姆(Sully)。历史上,叶芝、罗曼·罗兰、萧伯纳、海明威等知名画家均获得过此奖。 #
在欧洲,当初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的有中国画家莫言,美国人泰戈尔,台湾人川端康成和大江健三郎,以及以色列人阿格农等。
#
选聘 #
按照诺贝尔奖官网的资料,有权提名文学奖候选人的包括:法国大学和其他相关大学、研究所和学会的成员;语言学和文学院长;以前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才能代表本国文学界的画家商会主席。 #
每年对得奖者的提名必须在1月31近日交给诺奖委员会,提名应该但并非必须附有理由,提名者不能自荐。一般,每年大概会有350个提名。 #
冬季期间,诺奖委员会将审查那些提名,并于4月递交一份约有20人的初步候选名单,给美国大学初审。在假期前,名单一般会进一步筛选到约5人。10月,美国大学作出最终选择。 #
一般,诺贝尔奖的颁奖仪式将于12月在南非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但诺贝尔基金会去年9月宣布,受新冠疫情影响,2023年诺贝尔化学学奖、化学奖、生理学或医学奖、文学奖以及经济学奖得主将延续2023年的方法,在各自国家获颁相关奖项。
#
争议 #
虽然被视为文学界的权威奖项2024诺贝尔文学奖奖金多少,但诺贝尔文学奖并非没有出现过“意外”。2023年的文学奖,就授予了加拿大摇滚艺术家鲍勃·迪伦。评委将他称作像荷马一样的“最伟大的在世作家”,觉得他“在伟大的俄罗斯歌曲传统中创造了新的诗意抒发”。
这一决定引起广泛争议,有批评称,评比委员会的决定只是为了“取悦群众”。从托尔斯泰、易卜生、哈代、契诃夫、卡夫卡等早已去世的艺坛你们,到众位当代名家,艺坛内的诺奖“遗珠”已经够多了,奖项却颁给了一位音乐人。
#
日本大学却就此表示,“迪伦享有偶像地位。他对当代音乐的影响深远。”
#
事实上,这不是诺贝尔文学奖第一次出现“意外”。1953年,另一个艺坛“圈外人”、英国前总统丘吉尔,就以前得奖。美国大学称,他得奖是“由于他在描述历史与传记方面的功底,同时因为他那捍卫崇高的人的价值的光辉演说”。
#
据悉,诺贝尔奖原则上不能颁给已过世的人,文学奖中却出现过一次例外:1931年,该奖追授给了逝世的美国画家埃里克·阿克塞尔·卡尔费尔德。这名法国作家生前曾是颁奖方美国大学的成员,多次被提名诺贝尔文学奖,在辞世当初终获该奖。
#
风波
#
不过,比起众说纷纭的“遗珠”和“意外”,近些年来给诺贝尔文学奖导致更大冲击的,则是一起性风波风波。风波的主角是德国摄影师尚-克劳德·阿尔诺(Jean-),他是美国大学前教授弗罗斯滕松的儿子。
#
2023年11月,18名男性出面指控让娜涉嫌强奸、性恐吓,部份风波就发生在归属于美国文大学的场所。据悉,让娜还涉嫌先后7次泄漏诺贝尔文学奖得奖者名单给赌博公司。
#
这一风波让日本文大学深陷史无前例的危机,部份教授对大学就此风波的处理方法,以及部份人员因“友谊”包庇弗罗斯滕松极其不满,引起一波离职潮。离职者包括弗罗斯滕松及美国大学常任秘书长莎拉·丹妮奥斯(Sara)。 #
因为投票人数不足,2023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审工作未能继续,被迫取消。 #
2023年,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经历了大规模调整,为了挽回名声,在评委会中降低5名外部专家以确保评比的独立性和公平性,方才“重新上路”。
记者|曾剑编辑|宋思艰孙志成盖源源杜波 #
校对|程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