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在广州:规模领先且抽检合格率高,食品安全形势向好

广州享有美食之都的美誉,这与其作为历史悠久的商贸中心的称号紧密相连,其活力不仅来自“一盅两件”的饮食观念,更得益于从食材采购到上桌的全过程安全监管机制。今年9月23日,于广州市第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一次会议,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提交了《关于广州市食品安全工作情况的报告》(简称为“报告”)。 #
广州市食品经营场所注册总量高达38.2万个,位居全国各大城市之首,餐饮服务网点数量和分布密度均为全国之最。2015年,广州率先在全国实现餐饮消费总额突破千亿元大关,该行业整体规模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当前城市整体规模下,所有食品检测的达标比例持续维持在九成八以上,所有不达标产品均得到妥善处理,处理比例达到百分之百。近些年来,重大级别的食品安全事件完全没有出现,安全状况不断呈现积极发展的态势。
#
以“人民至上”理念 把好食品安全关 #
每年财政拨款逾四千万元,旨在构建农产品安全检验系统,共设立各类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二百七十三家,包括中心、站和点。 #
广州是粤菜的主要发源地,素有“食在广州”的美誉。
#
当《米其林指南》与食品安全榜并排展示在一家餐厅的玻璃窗上,广州正以生动的方式展现:一个真正的美食中心,不仅让顾客品味到极致美味,更让他们内心充满安宁,感受到完全的放心。 #
安稳的根源在于以百姓为先的考量、铁腕施政的意志。广州市委核心会议、市政府主要会议反复就食品安全进展进行审议,探讨处理具体难题。广州市每年拟定全市食品安全监管方案和抽检安排,多年持续将食品安全事务作为市十大民生要务,归入重点监督推进项目。
#
实事,意味着实打实的投入。 #
广州将民生工程作为重点,全面采用智能监察、抽样检查等方法,切实保障食品质量安全。每年实施食品检测数量超过九万份,且持续增加,食品抽样达标比例稳定在九成八以上,明显超出全国及全省的平均水准。 #
每年财政拨款超4000万元,用于构建农产品安全监管网络,全市共设立273个检测点,包括中心、站等。2022年以来,已完成快速检测754.63万次,查获并销毁不合格农产品12.43万公斤。2024年,库存粮油抽样检测全部合格。
强化食品相关疾病及安全风险探查,2024年全市共检测15类超六千五百份样本,各乡镇街道全面覆盖。运用数字化手段提升监管效能,构建“食安在线”智能管理平台,汇集各类风险数据,建立全域监控体系。
以“全程溯源”构建全链条监管体系 #
2024年共检查入网餐饮单位6.3万家次 #
为了兼顾佳肴美味与食材安全,广州正在打造一个覆盖产地到餐桌的完整监控网络,确保食品来源清晰可查。
#
在广州,源头管理上严格了食用农产品出产地的检验和进入市场的审批,实施了保证达标合格证明的规则,从2023年开始到现在,共有8302个单位使用了这种证明,并且发放了1055.2万份合格证明。 #
就公众关注的问题,着手处理食用植物油领域存在的难题,全面检查了全部71家植物油加工单位,确认了17家食用油配送公司的134辆罐车运输许可,目前未发现任何不合规行为。
着力监管网络食品服务行业,公布《关于规范网络食品交易市场行政指导的文件》,针对全市35个网络食品交易场所、8个网络餐饮服务单位建立管理档案,加大检查力度。
每年都会实施网络餐饮的专项治理行动,2024年检查了接入网络的餐饮经营场所6.3万个,发现了752处不合规情形,依法对63起案件进行了立案处理,外卖平台资质信息的公开程度达到了99.9%。 #
餐饮业推行“明厨亮灶”的数字化革新,使老火汤熬制环节变为具备查证功能的靓丽景象。 #
广州市正在大力推行网络餐饮的“互联网+透明厨房”计划,并且制定了《网络订餐外卖配送服务标准》,同时积极倡导应用食品安全封签。
以“督查抽检”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
2024年以来共检查校园相关食品经营单位3.54万家次
#
校园食品卫生关系到众多家庭,引起高度重视。近些年,广州市不断加强校园食品卫生管理广州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每年在重要考试和开学季对全市学校食堂、社会餐饮机构等实施重点检查,2024年至今已检查相关食品经营场所3.54万个,找出并处理了1991处安全隐患。 #
此外,“强化校外餐饮服务安全管控”任务已列为本年度城市十项民生重点举措,需落实春季学期所有校外餐饮网点全面审核评估,并实施有效覆盖抽样检测。每年度都要进行学校及其邻近区域专项抽查,迅速查明并处理不达标(存在缺陷)的食品。 #
不断优化学校食堂“互联网+透明厨房”系统,增设机器视觉监控和分类预警响应机制。现阶段,本市所有学校食堂均已全面部署“互联网+透明厨房”。制定校园食品安全及餐费使用规范90条,重点开展食材集中采购配送试点,促使校外餐饮企业参与统一公开竞标,帮助全市1543家中小学全部成立膳食监督家长组织。 #
强化老年餐监管,实施养老机构食堂全面检测,周期性执行联合监察与指导核查,针对十二家大型养老场所进行实地指导一百二十回,发现并修正七十三处潜在问题。
#
广州市内,公众共同关注食品安全的态势愈发明显。各类主题活动如食品安全推广周、粮食安全推广周、进口食品企业责任年等,促使民众广泛介入“群众指定检测”“群众送检样品”“民众监督日”等环节。
二零二四年,广州市民众对食品安全的评价高达八十七点九四分,民众对食品安全的了解程度达到八十七点四五分,这两个数据都刷新了以往的记录。
以“美食名片”带动上下游产业发展
#
评选推出52家星级餐厅,绿色食品产品142个
一方面,对食品问题“零容忍”。 #
大力开展各项行动,包括“昆仑”计划,仔细排查犯罪活动证据,坚决处理食品行业的违法事件,加强刑事与行政执法的配合。 #
今年,持续关注民生食品行业,实施专项治理,发现制假售假肉制品问题共83起,并对此立案13起。 #
据披露,会迅速构建统筹协调体系,推行“四单一函”规范,包含挂牌督促告知、约谈告诫文书、改进指令文书、警示推动函件,强化对农产品及食品制造、囤积、流转、邮寄、派送、售卖、食用、输入等所有阶段的管控,着手处理重点难点问题,健全新式商业形态的监管手段,坚决惩治违规违法活动。
不断优化“食安在线”等智能监管平台,持续拓展“互联网+明厨亮灶”的应用范围。 #
另一方面,打造美食之都“金招牌”。
致力于打造“粤菜之都”城市形象,已经陆续选出52家星级餐饮企业、28个知名食品、6家著名商店。鼓励从化、增城等地区根据自身条件建设“美食特色镇”“美食特色村”,促进相关产业环节的共同进步。
全市积极实施农产品品质提升计划,绿色食品种类达到142种,领先全省,有机农产品有6种,另有11种农产品被列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同时15种农产品成功注册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这项成绩同样位居全省首位。 #
食品经营许可简化政策,极大促进了知名企业选择广州建总部广州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瑞幸咖啡便是典型例子,星巴克、麦当劳等二十家连锁食品集团总部也顺利通过简化审核,全市将近三千家直接管理的门店因此获利。 #
强化“驻点保障”
全力抓好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食品安全保障任务 #
举办赛事就是塑造城市形象。广州将美食传统与全运精神紧密结合,为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增添新活力。
#
据披露,广州市设立了食品安全维护工作指挥部,公布了整体规划、单项规划及应急应对计划等,并配套出台多项政策规范。针对广州地区总仓库、接待住所、竞赛场地、餐饮企业等关键地点,执行现场监督机制,对会议食品实施全程监督。
已经成功举办了五届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的正式赛事,同时完成了二十场测试赛的服务保障任务,在比赛进行期间贝语网校,确保了食品安全问题和食源性兴奋剂事故完全没有发生。 #
广州将充分把握赛事举办的有利条件,集中精力落实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的食品安全工作,加强对食品专用仓库、竞赛场地、招待场所、食材供应方、团体用餐运输机构等实际操作场所的监督,促进赛事组织和城市管理形成合力,提高城市食品安全综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