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校是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企业欢聚时代(NASDAQ:YY)旗下品牌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建筑人才培训合作单位
您现在的位置在: > 公务员 > 招考资讯 >

2011年高考十大新闻盘点,这些事家长需重新关注

2025-10-03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高考十大新闻盘点汇总一篇 #

高考十大新闻盘点1

#

2011年已经结束。晨雾的博客始终聚焦高考留学之路,通过个人视角完整记录了与高考有关的全部环节。晨雾回顾了过去一年中所有细微的高考相关事件,经过仔细挑选,最终确定了以下十大高考新闻。晨雾博客一直从家长角度分析问题,所以选出的高考十大新闻,或许在政府部门、大学、中学教育组织以及各种高考顾问看来并非要事,但晨雾觉得这些事情值得家长们再次审视和留意。接下来,晨雾将按照时间次序公布2011年高考的十大新闻。

#

一、__高校首次试水大陆招生

#

2011年1月7日《人民日报》披露,台湾当局近期批准了关于“大陆地区学历认证措施”的修订版本,从而正式展开对大陆学历的认可工作;同时批准了“大陆地区人士赴台攻读高等教育的规程”,从2011学年开始,也就是今年9月,首批来自大陆的学生将得以进入台湾的高校学习。这一举措象征着,自1992年起台湾方面着手推动的让大陆学生赴台求学计划,终于得以最终落实。 #

门虽然开了,不过当局设置了许多不合理的条件。比如大陆的高中生只能去指定的私立学校攻读学位;而大陆的本科毕业生赴台深造硕士或博士,仅能选择41所院校(绝大多数是大陆的顶尖学府)。另外,还有无法申请资助,不能从事兼职工作等诸多约束。

#

另据4月26日《__(微博)》消息,4月初,__教育部门已经明确“大学校院招收大陆地区学生联合招生委员会”(陆生联招会)2011年招收大陆学生的办法和说明,估计今年将招收2141名来自大陆的学生,其中本科生1488名,研究生571名,博士生82名关于高考的新闻,首批大陆学生最早在今年9月前往台湾就读。但是许多学子并未对此给予充分重视,家境优越且有意出国深造的拔尖人才大多首先选择英美等西方国家继续学习,然后才会将香港高校纳入考量范围,大部分学生及其家人对此保持着谨慎等待的心态。 #

5月16日到6月16日之间关于高考的新闻,国内学生能够访问__大学相关院系负责招收内地学生的联合招生委员会网址进行登记,不过登记反应并不热烈。到了7月4日,__内地学生联合招生委员会的网站公布了今年__各高校在内地招收的本科学生名单。在录取的1015名学生里,北京地区有93人,其中三分之一被辅仁大学录取。和辅仁大学收获满满不同,部分__高校此次却一无所获。经由__高校选拔的大陆学子里,也有人最终选择不去台湾就学,最终确定前往台湾学习的共有975名大陆学生。而根据__媒体报道,九月实际在台湾完成注册并开始学习的内地学生仅有933人。__“教育部”将反思大陆招生工作上的不足,预计2012年的录取标准会适当降低,同时也会加强招生宣传。

#

即便如此,依然有相当一部分来自大陆的学生为自己能够幸运地前往台湾接受大学教育而感到非常开心。比如那些在内地只能进入二本或三本院校的学生,因为内地部分高校招生名额相对充裕,他们有机会进入台湾的一所优质私立大学就读。随着内地民众对台湾高校的逐步认识,预计内地高校招生竞争不激烈的情况不会持续太久。

#

本条新闻入选原因: #

__高校首次试水大陆招生。

#

二、农大校长柯炳生炮轰自主招生

#

2011年自主招生出现三大联盟对峙的局面,众多高校纷纷参与其中,有的主动争取,有的被动卷入,但中国农业大学却保持独立,没有加入任何一方。这所985高校在农学领域享有顶尖声誉,不仅没有申请加入自主招生联盟,甚至连自主招生的资格都没有申请。这并非因为学校实力不足,而是其根本就没有考虑过参与此事。农大校长柯炳生曾这样讲过:中国农业大学作为985高校,拥有独立招生权力。不过,学校经过慎重权衡,并未申请实施自主招生,即便体育和文艺特长生也不例外。先前领导层所做抉择,体现了周全考量与审慎精神,对此我身为现任负责人深感认同并敬佩。 #

农大完全不参与自主招生活动,还时常主动抵制自主招生。2010年12月2日,农大校长发表了《关于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几点认识》,与多数高校在自主招生问题上的立场截然不同。紧接着2月23日,农大校长又发表了《对自主招生与高考改革的再思考》,猛烈抨击自主招生。

#

需要指出的是,柯炳生批评当前自主招生并非像许多人那样指责其“筛选”,而是称其为“选拔”。他表示,有人认为,部分顶尖学府热衷于自主招生,目的是选拔顶尖学生。或许部分学校确实有此想法。倘若仅有一所学校实施自主招生,那么可能会产生筛选的效果。然而,当80所院校都具备自主招生权时,整体作用便被削弱了。实际上,先前经由自主招生途径招收的学生里,有三分之一是分数较低者(低于该校常规录取标准)被录取的,因此,实际作用或许并非选拔顶尖人才,而是“拔高”生源。 #

柯炳生对自主招生时的一项基本前提表示疑问,认为高考分数不能全面展现学生的才能和品质;存在部分学生成绩高但能力不足,也有部分学生成绩低但能力出众的情况,他提出了五项不同观点,其中第一点指出,从整体来看,分数与能力是正相关的,认为分数不能完全代表能力,只是少数人的特殊情况。第二点在于总分或许不能完全展现个人才干,需要关注分数构成,也要分析各科表现。第三点涉及才能对比难以精确衡量,部分学生擅长语言文字运用,另一些则精于数理逻辑思考,这两者之间无法绝对地量化对比。第四点考生考试时状态是否正常,也能体现其心理承受能力。

#

柯炳生倡导一种“综合分离”的自主选拔改进构想:综合,是指全国性笔试考核(类似全国自主选拔的联合组织),作为根本;分离,是指以每所院校的每个学科为独立单元,分别确立规范,实施面谈。“分离”的核心,在于面谈必须以学科(或关联学科门类)为单元,唯有这样才合乎逻辑。通俗来讲,就是要现行夏季全国高考之外,再增设一次冬季的自主招生全国性考试,各所大学依据这次冬季考试的分数,按不同专业划定面试的最低标准,从中选拔出优秀人才进行面试。 #

柯炳生校长针对当前自主招生的批评,晨雾认为其中包含合理成分。但他所提议的所谓“统分结合”的自主招生改革方案,晨雾觉得实施前景并不乐观。相比之下,将自主招生面试安排在高考结束后的做法,其长处和现实操作性更佳。

#

本条新闻入选原因:

#

在自主招生竞争激烈的背景下,偶然捕捉到一些经过深思熟虑的异议,非常不易。

#

三、南科大45名学生拒绝参加高考风波

#

5月27日,教育部举行例行发布会,教育部发言人续梅就南科大的自主招生制度表明立场,任何变革都必须以遵循学术为前提,要依照国家基本的教育规范。南科大今年未被纳入自主招生名单,教育部此番表态后,立刻引发一种看法,依照相关规定,该校2011年3月通过自主招生入学的45名实验班学生,需要重新参加高考。这一推测随后得到证实。5月底,这45名学生集体在网上表明,他们不打算参加高考。后来,没有任何一个学生走进深圳教育部门单独为他们准备的高考场所,南科大45名学生不参加高考的事件引起了全国媒体的高度重视,也将南科大校长朱清时置于舆论中心,但在这场风波里,最为难堪的是国家的教育管理机构,他们确实没有料到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始终未能获得教育方面官方的任何回应,他们针对南科大45名学生单独设置考场并要求其参加高考这一做法,表面上是声称“依照__学,依照国家根本的教育规范”,但实际上已经触犯了多项法律法规。

#

晨雾在__日发表了一篇文章

#

《南科大学生参加高考是否意味着身份认可?》,揭露了教育部行为存在四种违规违法情况:

#

南科大有45名学生不具备参加高考的资格,南科大首期教学改革实验项目于2011年3月1日启动,在开学前几天举行的“教育部2011年第三次信息发布活动”中,教育部发言人续梅明确表示,对于建立南方科技大学以及进行高等教育方面的一些创新和尝试,教育部持鼓励和促进的态度。实验班的学生有两类,一类是2010年报考中科大少年班,考过一本线却未被中科大录取的人,另一类是成百上千全国高三学生,因仰慕南科大通过校荐或自荐,经由学校资助选拔考试进入的人,因此这些学生是否符合高考报名资格值得商榷。依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中的相关条款,具有高等学历教育资格的高校的在校生不允许报名。45名大学生参加高考,其资格问题引发关注。

#

南科大这45名学生,要么没有报名高考,要么错过了报名期限,都不具备参加高考的资格。即便勉强将他们视作高中毕业生或再次参加高考的学生,他们依然无法满足高考报名的基本要求。依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所有考生必须遵循户籍所在省区市高校招生委员会的规定,在指定时间于指定地点进行报名。据《华西都市报》披露,2011年5月,校方曾向他们传达了这一信息。若他们已报名,那么显然不可能在5月份才知晓将参加高考。广东省2011年普通高考的报名工作,是在2010年12月20日至26日完成的,这个时间点很早。如果有人没有进行高考报名,那么他们就不具备参加高考的资格。 #

在深圳单独设立考场举行高考,针对的是持有不同户籍的考生,这实质上属于“异地高考”。显而易见,去年参加中科大少年班选拔的考生,以及成百上千从全国各地慕名而来、准备报考南科大的高三学生,他们均来自不同的户籍地区。依照《关于落实广东省2011年普通高等院校招生统一报名及考生档案建立相关事项的通报》(粤招〔2010〕24号)中的规定,参试资格限定为广东省户籍的公民。而且文件特别指出,“高中时期户籍从其他省份转入本省的考生,务必在原籍地参加选拔”。安排他们在广东省深圳参加选拔,是否属于“跨省高考”?教育部一直未能妥善处理流动人口子女升学难题,深圳地区是否可以率先实现突破性进展? #

他们参与大学入学考试,唯独不可以选择南方科技大学的选项。根据《华西都市报》的信息,有两位学生向媒体人员说明,该机构已经向所有参与者透露,考试过程仅是形式上的步骤。

#

虽然不单独为45名学生命题,但考试成绩"仅作参考",不会对考生产生任何作用。这些学生的录取比例是百分之百。不过,南方科大2011年并未被教育部纳入招生方案中,这是事实。

#

责编:admin 返回顶部  打印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友情链接网站声明网站地图广告服务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