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A家具企业事故详情?

#
一、某木材加工企业制作家具的场所设有涂装木制品的打磨、抛光、研磨等流程,该区域存放有机溶剂及废弃的油漆容器。该场所的空气净化装置运用回转反吹式布袋过滤器。由于增加了机器设备并提升了制造量,导致场所内的木屑飞扬量超出标准。为解决场所内飞扬物污染问题,将布袋过滤器从原先的4台提升至8台,经过处理后场所内木屑飞扬量降至每立方米10毫克以下。2008年7月5日9时20分,3号除尘设备内部出现燃烧爆炸并引发起火,紧接着4号除尘设备也发生了燃烧爆炸和起火,导致爆炸中心周边20米区域内的部分建筑物和设备受损。由于爆炸发生时该区域没有人员在场,因此没有人员伤亡。基于上述情况,请回答以下问题(共计14分,其中1至3题为单项选择题,4至7题为多项选择题):
#
1.该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木粉尘属于( )。 #
A.无机性粉尘
B.有机性粉尘
C.混合性粉尘
#
D.二次扬尘
E.次生粉尘
该企业木加工车间的空气净化装置所使用的清洁空气技术是( )。
A.湿式除尘法
B.静电除尘法
C.吸附净化除尘法 #
D.袋式过滤除尘法
E.旋风除尘法 #
依据《火灾分类》( -1985)的标准,按照物质燃烧的不同特点来归类,这起事件被归入( )。
#
A.A类火灾 #
B.B类火灾
#
C.C类火灾
D.D类火灾 #
E.E类火灾
#
为防止这类事件再度出现,这家公司能够实施的安全技术手段包括,具体有哪些呢 #
A.布袋除尘系统采用防静电过滤材料 #
B.除尘仓间采用隔爆设计 #
C.定期开展防火防爆演练
D.执行明火作业审批制度 #
E.增加除尘器布袋清灰频次
#
依据《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l --2002),该企业除尘净化系统设计方面,以及安装方面,有哪些要求,选出正确的说法。
#
A.输送含尘气体的管道必须水平设置 #
B.设置水平管道时,可不设清扫孔 #
C.输送含尘气体的管道应与地面成适度夹角
在含有易爆性粉末及有毒有害气体的空气净化设备里,必须安装监测仪器
E.为便于测试,设计中应在除尘净化系统的适当位置设测试孔
#
依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 1992)的划分,这家公司面临的物理性风险和不良要素涵盖( )。
A.木粉尘
B.油漆木制件砂、抛、磨过程中的噪声
C.作业环境不良 #
D.高温物质
#
E.使用的有机溶剂和废弃油漆桶内的油漆等挥发的有机气体 #
7.此次事故的直接原因可能包括( )。
#
A.除尘器内粉尘浓度达到爆炸极限 #
C.除尘管道内含尘气体流速过大
E.除尘器内含尘气体湿度太大 #
B.车间气温太高 #
D.含尘气体中混有金属颗粒 #
二、2008年6月6日,B炼油厂油罐区内的2号汽油储存设施遭遇火灾及爆炸事件,导致一人丧生,三人轻微受伤,直接经济损失达420万元人民币。该储存设施属于拱顶式设计,总容量为200立方米。油料输送管道从储存设施的顶部进入,但并未延伸至底部位置。储存设施内部原本配备的液位测量装置,由于出现故障已被移除。在2008年5月20日,该储存设施已经结束了一次清空检修工作。6月6日8时,启动油罐注油作业,汽油从顶部注油管进入时速度在2.3到2.5米每秒之间,造成汽油在罐体内部产生猛烈飞溅,进而引发起火与爆炸。爆炸将油罐顶部掀飞。现场工作人员尝试灭火,却遇到泡沫装置无法正常工作的情况,情急之下改用消防水枪,结果导致火势蔓延。消防部门抵达现场后,最终通过泡沫灭火成功控制了火情。事件发生之后,调查过程中了解到,泡沫灭火系统运行正常,泡沫发生器无法产生泡沫2024年江苏安全工程师历年试题,是由于现场工作人员操作失误,误开了不相关的阀门。这家工厂针对这次事件暴露出来的隐患,强化了员工的安全教育,在作业区域安装了自动化的监控设备,改进了现场各类设备和设施的上标和指示,并制定了安全生产的应急响应计划。
依照前述情境,进行解答(总共16分,每题2分,1至3题为单项选择,4至8题为多项选择): #
依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这起事件归类为( )。
#
A.一般事故
B.较大事故 #
C.重大事故
#
D.特大事故
#
E.特别重大事故 #
依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B炼油厂负责人接到事故通报后,须于限定时限内,运用电话快报途径,向其属地县级安全生产管理部门通报事故详情。
#
A.1小时 #
B.2小时 #
C.24小时
D.7天 #
E.30天
#
3.该起火灾爆炸事故的点火源是( )。
A.明火 #
B.静电放电 #
C.高温烘烤
#
D.油品含有的杂质
E.接地不良的罐体 #
4.预防此类火灾爆炸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措施包括( )。 #
A.控制油品输入流速,防止喷溅
#
B.保证罐体可靠接地 #
C.加强管理和培训
D.重新安装液位计 #
E.增加消防水池
5.油罐内发生火灾时,可以选用的灭火剂包括( )。 #
A.直流水 #
B.泡沫 #
C.开花水
D.二氧化碳 #
E.干粉
6.该起事故调查组的组成人员应包括( )的人员。
A.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
B.监察机关
C.劳动保障部门
#
D.新闻媒体
#
E.公安机关
该火灾爆炸事故一旦发生,必须立刻启动的救援行动有包括哪些
A.报警 #
C.灭火 #
E.抚恤伤亡人员
B.疏散人员 #
D.追究事故责任 #
出事之后2024年江苏安全工程师历年试题,这家公司花费的以下开销里,算作安全配置的有( )
A.事故善后处理费用
B.安全技术培训费用 #
C.自动监控系统建设费用 #
D.完善现场设备、设施的标志和标识费用
E.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预案编制费用
#
C市有个化工区域,里面最大的公司是甲石化厂。这个化工区域里,挨着甲石化厂的有乙、丙、丁三家化工厂。为了应对这个化工区域的火灾、爆炸、中毒和环境污染这些危险,该市制定了《C市危险化学品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急救援预案公布之后,该市在甲石化厂举行了事故应急救援的练习。以下是这次应急救援练习的一些细节。 #
试验事故:某石化企业的液化石油气球形容器出现重大喷漏,喷出的液化石油物质危及邻近的化工厂区以及过往人员,一旦发生爆燃将导致电力供应系统和城市供水网络遭到破坏。
参与演练的单位和个人包括市政府领导,市应急管理办公室,安全生产监督局,公安局,消防局,环境保护局,卫生局等机构的代表,甲石化厂的员工,以及多位专业人士。
演练地点:甲石化厂厂区内。
#
演练过程:2009年7月13日13时55分,石化厂负责人收到液化石油气罐区人员反映罐区出现重大泄漏的情况,石化厂随即启动了内部事故应对方案,并通知了市应急管理部门。市应急管理部门迅速向市领导汇报,市领导随即下令启动C市关于危险化学品重大事故的紧急应对计划。依照计划安排,市应急管理部门即刻传唤各相关单位、抢险力量及专业团队赶往出事地点。市主要官员抵达事故地点时,消防人员正忙于封堵、处理溢出物质,医护人员则对伤者实施救治。市主要官员在快速了解甲石化公司主要管理者的说明后,决定组建现场应急指挥机构,并部署实施相关应对方案。为降低波及范围,未向邻近化工厂发出通报。下午四点半,现场演习宣告终止,地方负责人在指挥中心做了简短讲话,随后正式宣告演习到此为止。 #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22分):
1.此次应急救援演练为哪种类型的演练?
2.说明此次应急救援演练现场应采取哪些应息措施。
3.说明此类事故的应急恢复阶段应做的主要工作。
#
4.指出此次应急救援演练存在的主要不足之处。
#
四、D电厂配置两套200MW汽轮发电机组,核心装置涵盖发电锅炉、汽轮机以及发电机,配套系统包含启动锅炉装置、煤炭接收转运系统、点火辅助燃烧系统、发电机散热系统等。启动锅炉装置配备两台额定产汽量29吨每小时、运行压力2.6兆帕的启动锅炉。点火和助燃系统配置两个独立的500吨柴油储存罐,每个罐体储存200吨柴油。发电机冷却系统的制氢站设有五个单罐储氢设备,每个罐体容积为20立方米,最大工作压力达到1.2兆帕。燃煤卸车输送系统包含燃煤运输专列、列车卸车翻转设备、车厢固定装置、皮带输送装置以及煤斗等设施。所有用电设备均接入380伏的动力电网。火车车皮的挂钩与摘钩工作,需要人工完成操作。作业场所实行定时巡检制度。
#
二零零八年三月一日,班长甲手执作业凭证,经批准实施明火作业流程后,未依照规范配置必要的安全措施,便带领工友在燃油容器顶部预留的通气口位置实施电焊施工,施工期间油罐起火并发生爆炸,导致五人丧生。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22分):
依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 1986),需要明确该厂燃煤卸车输送系统所包含的潜在风险和不利条件,并确定这些风险和条件具体发生在哪些部位或区域。 #
2.指出上述场景中包括哪些特种设备。 #
3.提出上述油罐焊接作业的安全技术措施。 #
4.筒述防止此类火灾爆炸事故发生的安全管理措施。
#
五、E钢铁公司棒材厂的加热炉以煤气作为能源。2008年4月9日8时,棒材厂1号加热炉停止运行进行维修,更换了煤气阀门之后的补偿装置。11时补偿装置更换完毕,由工长甲负责安排引入煤气。依照引气流程,先使用氮气对加热炉进行清扫替换,确认合格之后才能引入煤气并点燃。工长甲派维修工乙和丙去开启阀组后方的隔断阀,但两人尝试多次均未成功开启。乙随后拿来一把铁制扳手,11时35分,乙在拧松隔断阀的固定螺栓时,扳手与螺栓发生碰撞,产生火花。该火花引燃了附近泄漏的煤气,引发火灾。工长甲立刻使用灭火器进行扑救,然而火势过于猛烈,未能有效控制。现场火势迅速扩大并最终导致爆炸,乙当场丧生,丙则被严重烧伤。甲十分狼狈,领着丙急忙撤离事发地点前往医院。事后查明,是阀组前方球阀封闭不力,导致煤气从该处逸散,最终流至截止阀部位。事故导致的经济代价涵盖:设备损毁价值500万元,应对事故及现场救援开销30万元,生产停滞造成损失300万元,丙就医医疗费用80万元,给予乙亲属抚恤金25万元,丙缺勤期间薪资3万元,事故处罚金15万元,以及新员工岗前教育支出1万元。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26分):
1.计算此次事故的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
#
明确甲、乙、丙三人操作环节存在失误,事故应对环节也有失当行为。 #
3.指出本案中E钢铁公司棒材厂在安全生产方面存在的不足。
为避免类似意外再度出现,E钢铁公司棒材厂需要实施哪些安全举措? #
答案: #
一、选项B是正确的,选项D是正确的,选项A是正确的,选项A和选项B都是正确的,选项C、选项D和选项E都是正确的,选项B、选项C和选项D都是正确的,选项A、选项B和选项D都是正确的。
二、1项为A选项,2项为A选项,3项为B选项,4项包含A和B选项,5项包含D和E选项,6项包含A、B和E选项,7项包含A、B和C选项,8项包含C和D选项
#
三、答:应急演练可分为多种形式,包括讨论式推演、专项操作测试和整体实战模拟;本次开展的应急演练属于专项操作测试这一类别。
#
回答:制定演练方案时,需要预先安排针对现场潜在突发状况的必要应对手段,具体涵盖以下方面: #
(l) 立即组织营救受害人员,保护其他人员 #
(2)迅速控制事态,防止事故扩大 #
(3)消除危害后果,做好现场恢复 #
(4)查清事故原因,评估危害程度 #
3.答:应急恢复从应急救援工作结束时开始,包括:
首要任务是让事故波及地带恢复到比较安全的基础条件,接着再逐步恢复到正常条件。
立即进行的恢复工作包括:
事故损失评估、原因调查、清理废墟等。 #
短期恢复的工作中,应注意避免出现新的紧急情况。
#
长期恢复任务涉及厂区重建,以及受灾区域的重新规划与发展,需要从中总结事故和应急响应的得失,并据此实施更完善的预防措施和减损行动。
4.答:此次应急救援演练存在的主要不足之处:
(1)未进行应急预案的相关培训;
(2)未进行应急救援演练策划;
#
(3)负责人未向其它部门报告事故;
(4)未通知受威胁的相邻化工厂;
#
(5)未控制和疏散周边行人和群众。 #
(6)未安排进行应急演练效果的评估和提交书面报告事宜。
四、答:燃煤传送装置涉及到的火车运输工具、火车倾卸设备、车厢固定装置、皮带运输设备、煤料储存容器等,均采用380伏特交流电源供电。火车车厢的连接与分离操作,需要人工执行。工作区域执行周期性检查规定。
#
危险、有害因素 存在的环节或场所 #
其它爆炸(煤尘爆炸) 胶带输送机、卸车翻车机、煤斗
#
车辆伤害 车皮夹固装置、燃煤运输火车
#
机械伤害 卸车翻车机 #
高处坠落 卸车翻车机
#
触电 卸车翻车机、胶带输送机、煤斗
#
物体打击 煤斗
2.答:特种设备包括: #
锅炉类:启动锅炉、发电锅炉 #
压力容器类:柴油储罐、储氢罐
3.答:油罐焊接作业的安全技术措施:
焊接作业需集中处理,管理上要方便,所以厂区和车间里都指定了专门用于焊接的区域。凡是能够拆卸并且有条件搬到这个指定区域进行焊接的设备,都必须移到那里焊接,以此来降低在防爆的厂房或车间里进行焊接作业的频率。 #
实施有效隔离:必须先终止油罐和或管道的运行,接着采用稳固的隔离手段,确保待维修或焊接区域与所有其他装置彻底分离,以防止易燃物质等蔓延至焊接设备及其邻近地带。 #
彻底更换必须执行,隔离措施落实后,油罐需完全清空内部物质,容器与管道中的易燃或有害成分必须彻底清除。更换期间需持续取样检测,直到容器和管道内的可燃、有毒物质浓度达到安全标准。 #
清洗完容器和管道置换处理之后,要确保其内部和外部都彻底干净。
#
焊接施工前需实施动火评估,同时采集油罐邻近区域空气样本,检测其化学构成成分。 #
焊接修补作业开始前,必须开启设备上所有的开口部位,包括清洁口、物料通道等,同时要确保空气流通顺畅。
#
4.答:(1)必须按照规定的要求和程序办理动火审批手续。 #
工作开始前需要准备周密的执行计划,涵盖焊接流程和标准、安全防护手段以及工程图纸等内容,同时务必告知消防组织、医疗救助机构、制造部门等相关部门,确保他们事先做好应对预案。 #
在作业点周边十米范围之内,不允许进行任何其他燃烧活动,所有易燃易爆物件必须搬离到安全的地方。
#
工作环境需要充足的光线,便携式灯具必须使用12V安全电压,同时配备完整的防护外壳。 #
在禁止用火的区域进行点火操作,以及在容器和管道中进行焊接修补工作,都需要安排专人看管,确保安全措施得到有效落实,这个人必须由经验丰富的人来担当贝语网校,他需要清楚自己的任务,并且要始终在岗位上。 #
在容器或管道中实施焊接修补时,遭遇电击的风险最为突出,务必严格遵守安全用电的准则,并且要实施充分的保护手段。 #
五、答:直接经济方面的损失涵盖了设备损毁所造成的500万元、应对事故及现场施救的开销30万元、丙病愈住院期间的花费80万元、丙缺勤期间的薪资3万元、给予乙亲属的抚恤费用25万元、以及因事故受罚的款项15万元。各项直接经济损失合计为653万元。
非直接的经济代价涵盖:停工造成的损失达300万元,以及增加新职员学习成本1万元。非直接的经济代价总计:300加1等于301万元。
#
工长甲存在以下问题:首先,作业开始前没有制定作业计划和相关安全规定;其次,《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2005)中明确指出,进行带煤气作业或在煤气设备上动火时,必须制定作业计划和相关安全规定,并且需要煤气防护站或安全管理部门的书面许可;再者,开启截止阀之前没有采集样品分析,没有检测作业环境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 -2005)中10.2.7提到,在已经停止使用的煤气设备上进行焊接作业时,除了要遵循10.1.2~10.1.3的相关条款外,还需要满足以下条件:必须使用可燃气体检测设备确认安全,同时还要采集样品进行化验,确保其含氧量与工作场所的空气含氧量基本一致;必须彻底清除设备内部的易燃物质,或者向设备内通入蒸汽,并确认在整个焊接过程中不会产生爆炸性混合气体。出事之后没有第一时间通知调度中心跟煤气防护站。《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2005)里11.1.1条款规定,一旦出现煤气中毒、起火燃烧、爆炸以及大量煤气外泄等状况,必须迅速向调度中心与煤气防护站汇报。倘若发生了煤气起火的事件,需即刻拨打火警电话,要是煤气中毒的情况,应该马上告知邻近的卫生机构。发生事故后应迅速查明事故情况,采取相应措施,防止事故扩大。
#
维修工乙和丙存在以下错误行为:他们干活时缺少煤气防护人员监督,动用了会迸出火花的工具,同时也没有准备防毒装备和灭火设备。
棒材厂在安全工作方面有诸多欠缺:安全监管未能落实到位,工作环境缺乏秩序,存在指令错误和违规操作现象,员工安全认知薄弱,教育培训不够充分,安全设备配置不足,导致基础安全水平不高。 #
回答如下:需要实施的安全措施包括,完善并执行安全责任体系,禁止任何违规的指令下达和操作执行,持续强化对员工的安全知识普及和意识培养,开展应急演练以提升员工的应变水平,严格遵守既定的安全作业规范,并加大对安全设备的资金投入。
建设工程教育网整理
小编推荐: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试题及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