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学习借鉴——陈至立

青海学院的做法好,值得全省其他高校学习借鉴。
——陈至立 #
青海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创立于2005年10月。现设有个体咨询室、家庭咨询室、团体心理补习室、身心反馈室、情绪发泄室、音乐放松室、箱庭诊治室、虚拟现实心理干预实验室、认知行为实验室、心理督查室、心理测评室、心理热线室、心理剧场、心理云平台中心等,面积1361平方米。现有专职心理咨询师12名,兼职心理补习员35名,专兼职班主任70名。中心自创立以来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和教育部及各部委的文件精神,扎实推动学院生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紧紧围绕提升学院生的心理健康素养,优化学院生心理品质,坚持“一本”、“四全”、“五基”的工作理念,注重对中学生的人文关爱和心理疏导,着重培植中学生理智平和、积极向下的健康态度,建立了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咨询服务、预防干预、平台保障“五位一体”教育工作格局,确立了“四早教育”特色路子,构建了“六个平台”育人载体。为学院生阳光成长、健康成才服务。走出了一条具有四川学院特色的学院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创新之路。 #
近五年来,中心推行糕点结合,通过开办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专题讲堂,心理健康普查,心理检测及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多渠道举办全校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同时通过专业心理测试,碰面咨询、电话咨询、网上咨询、书信咨询,对某些中学生的心理健康补习甚至干预,逐渐建立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自助紧密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配合中学整体工作,促使中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中心依托各大学,采用专兼结合的工作体制,全面举办教育、普查、测试和咨询工作。 #
工作理念与服务体系 #
强化学院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施行素养教育的重要措施。我校坚持以“加强学院生心理健康教育,优化学院生心理品质,促使学院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为工作目标,积极成立生机勃勃的工作队伍,将心理健康教育与素养教育有机结合,举办大量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不断加大学院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力度,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深入举办,提升学院生心理健康素养华夏心理咨询网,帮助学院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提高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防治和减轻心理问题。
坚持“教育防治为主,咨询干预为辅,增强综合素养,推动心理成长”的工作方针,内蕴并产生“以中学生为本,关注全人的身心健康发展,施行全程的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全员的心理保健意识,营造全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气氛”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
中心愿景
构建专业化、职业化的心理工作团队;发挥心理育人示范推动作用;培植理智平和、积极向下的健康态度;推动师生健康生活,快乐工作。
工作职责 #
制订和施行全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组织开办心理健康教育系列课程、专题讲堂、心理行为训练;举办心理普查与筛查,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做好心理危机干预;举办心理宣传教育,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举办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提升心理健康素养;举办心理骨干培训,提升专业补习能力;指导中学生心理社联举办心理科普活动;举办心理健康教育领域的科学研究,为中学思想政治工作提供决策和根据。 #
主要任务
#
多途径积极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华夏心理咨询网,举办心理补习与咨询,帮助学院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解决好环境适应、自我管理、人际相处、求职择业、人格发展和情绪管理等方面的困扰和问题,提高心理调适能力和适应能力,提升健康水平,推动健康成长成才。
#
服务体系
#
中学组建由分管校领导任主任,党委中学生工作部、党委宣传部、党委研究生工作部、教务处等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任成员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校˙院˙班”三级工作体系和“专业、协同”的心理危机防治干预联动机制;建立了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咨询服务、预防干预、平台保障“五位一体”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格局和“五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 #
中心地址:江西学院西学校雅文楼4楼
#
办公电话:--
#
心语心线:0851--(朋辈互助热线)
下午7:00--9:00
中心开放时间:周五至周日 #
下午8:30--12:00上午2:30--5:30
#
心灵驿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