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近4个月,西方制裁大棒挥向俄罗斯飞地加里宁格勒州?

俄罗斯与乌克兰的矛盾持续了近四个月,西方国家终于对俄罗斯在波罗的海的飞地加里宁格勒州实施了制裁。该州州长阿里汗诺夫于19日透露,欧盟及北约成员国之一的立陶宛已通知加里宁格勒州的铁路机构,从6月18日开始,将对部分货物从俄罗斯本土通过立陶宛运往加里宁格勒州的行为实施限制,此举是为了遵守欧盟对俄罗斯的制裁政策。 #
加里宁格勒州坐落于波罗的海的东岸,其南部与波兰毗邻,北部及东部边界则与立陶宛相接。该地区主要依赖铁路和天然气管道从俄罗斯本土获取物资与能源,而这两者之间的唯一铁路线路需穿越立陶宛领土。 #
立陶宛近期出台的限制政策导致,预计将有超过一半的铁路运输货物受到影响,这些货物包括煤炭、钢铁、铁矿石、建筑材料以及与先进技术相关的物品。阿里汗诺夫表示,这些受限的物资可以选择通过波罗的海的水路进行运输。然而,这样的运输方式将会显著延长运输周期。 #
俄罗斯对立陶宛的这一举措感到极度愤怒。俄罗斯总统的新闻发言人佩斯科夫于20日对此进行了严厉的批评,称之为“史无前例”,“违背了所有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他透露,俄罗斯将在不久的将来采取相应的报复措施。俄罗斯方面认为,欧盟将制裁范围扩大至过境运输的行为是“不合法”的。
俄联邦委员会(即议会上院)的主席、负责捍卫国家主权和抵御干涉的克利莫夫于20日声明,欧盟需即刻撤销对加里宁格勒州的禁令,否则俄罗斯将不惜一切代价采取应对措施。同时,俄联邦安全会议的秘书帕特鲁舍夫也表示,俄罗斯将使立陶宛承受严重的不适。 #
俄罗斯外交部于20日对立陶宛驻俄使馆临时代办温布拉谢涅进行了召见,并对其提出了强烈的抗议。在此之前,立陶宛在上个月宣布自6月1日起将召回其驻俄罗斯的大使。紧接着,俄外交部在21日又召见了欧盟驻俄外交使团代表埃德雷尔,对其提出了抗议,并要求对方立即恢复加里宁格勒州的过境货物运输,否则俄罗斯将不得不采取相应的报复行动。
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强调贝语网校,立陶宛需深刻认识到其行为所带来的严重后果,立陶宛的举措已明显构成公开敌意。俄外交部进而发出警告,若立陶宛未能恢复运输,俄罗斯方面将不得不采取反击措施。 #
在近期,波罗的海地区的三个国家之一——立陶宛,主动承担起西方阵营的“先锋”角色,成为中东欧地区在反俄立场上的先锋国家。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立陶宛表现出了对乌克兰的强烈支持加里宁格勒州面积和人口,不仅积极提供军事援助,还曾尝试将一批德国制造的武器装备运送至乌克兰加里宁格勒州面积和人口,然而这一行动遭到了德国方面的坚决抵制。 #
立陶宛此时对加里宁格勒州采取行动,显然背后有美欧等西方国家撑腰。这一举动之所以激怒俄罗斯,是因为加里宁格勒这个飞地对于俄罗斯而言至关重要。
加里宁格勒州占地约1.5万平方公里,居民数量约为100万,它是俄罗斯联邦的组成部分之一,坐落在俄罗斯的最西部地区,同时也是联邦中最小的州份。在二战结束后,依据《波茨坦宣言》的规定,该地区被划归苏联,进而成为俄罗斯的一个州,并且更名为加里宁格勒,这一名称是为了缅怀当时已故的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加里宁。
“伊斯坎德尔-M”导弹
#
苏联解体使得立陶宛、白俄罗斯等前加盟共和国纷纷独立,这也使得加里宁格勒州成为了一块飞地。尽管它与俄罗斯本土并不接壤,但加里宁格勒州因其深入欧洲大陆的地理位置,成为了俄罗斯进入欧洲的关键支点,同时也是对北约进行制衡的重要战略区域,其地缘战略价值不言而喻。 #
加里宁格勒与莫斯科相隔超过1200公里,而与波兰的华沙相距仅约400公里。同样,它与德国的柏林、丹麦的哥本哈根以及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均保持着大约600公里的距离。
#
加里宁格勒地处不冻港,环境优越,是俄罗斯海军波罗的海舰队总部所在地之一。此外,俄军在该地区还部署了先进的S-400防空导弹系统。同时,还配备了能携带核弹头的“伊斯坎德尔-M”战术导弹。这种导弹的最大射程高达近500公里,令北约感到担忧。 #
挂载“匕首”导弹的米格-31K
正因为如此,美国在中东欧地区的北约成员国中,对反导系统的建设表现出了更加积极的姿态。在罗马尼亚南部,美国已部署了陆基的“宙斯盾”反导系统,并于2016年5月正式启用。紧接着,美国又在波兰北部增设了第二套相同的反导系统,其位置距离加里宁格勒州非常近。
今年二月初期,正值俄乌局势持续恶化之时,俄罗斯军队的米格-31K战斗机携带“匕首”超音速导弹在加里宁格勒地区上空亮相。此举被视为对北约的战略震慑,米格-31K的作战范围超过700公里,“匕首”导弹的最大射程更是达到了2000公里以上,能够完全覆盖整个欧洲大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