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在即!教育部等三部委开展涉考违法信息查处工作

2025年的高考即将到来。为了营造一个清朗的网络环境,全国高考,教育部联合中央网信办和公安部,依据国家教育统一考试工作部际联席会议的安排,共同展开了针对涉及高考的违法有害信息的查处工作。
#
教育部、中央网信办、公安部共同强调,网络空间并非法律空白区,任何个人或组织均应对其言论承担相应责任。对于那些制造、散布网络谣言,有意破坏社会秩序,涉嫌触犯编造虚假信息罪、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寻衅滋事罪等违法行为,将依照法律规定受到严肃惩处。相关网络平台需切实履行信息内容管理的责任,不断强化监测和处理的力度,着重对考前泄露试题、销售所谓的“答案”、策划考试作弊活动、进行招生诈骗等违反考试规定的有害信息进行排查和清理,特别针对夸大炒作不实的考试信息、利用AI技术发布虚假考试信息、扰乱舆论导向和误导公众的行为进行整治,严格惩处相关账号,努力打造一个更加健康和安全的网络空间,共同保障招生考试的秩序良好。
#
同时,我们郑重地提醒广大考生及其家长,务必增强识别真伪的能力,务必通过教育部门、招考机构和高校的正规途径获取高考的权威资讯,切不可轻信所谓的“销售高考试题及答案”、“内部渠道”或“内部指标”等虚假信息,切不可参与任何涉及高考的违法犯罪活动,以免上当受骗。一旦发现涉及高考招生中的违法违规行为起步网校,应及时向考点所在地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进行举报,并提供有力的线索。如遇诈骗,应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
涉高考违法有害信息 #
(一)“售卖高考试题、答案” #
高考临近,一些不法分子通过互联网平台散布广告,兜售所谓的“高考真题及答案”,随后以“预付订金”为由诱导用户支付费用,或者以发送“样题试卷”为幌子向用户发送恶意链接全国大部分省份结束高考,进行诈骗活动。 #
高考试题在投入使用前实行最高级别的保密措施,其命题、试卷制作、运输、储存以及分发等各个环节均遵循严格的管理规范和流程,旨在坚决杜绝试题泄露和保密信息外泄的情况,确保试卷内容的安全无虞。请勿轻信有关出售高考试题及答案等虚假信息的诈骗行为。
(二)“绝密资料”“命题组押题卷”
#
高考前夕全国大部分省份结束高考,一些培训机构和自媒体借助网络平台散布所谓的“机密资料”和“顶级预测试卷”,宣称有高考命题教师参与编制,声称连续多年准确预测高考试题,更有甚者以AI大模型预测为卖点。这些信息通过夸大其词来吸引关注,旨在诱导考生及其家长以高价购买模拟试题和参考资料。
#
(三)“2025高考大变革”“小道消息” #
高考前夕,一些考试培训机构和自媒体借助网络平台散布所谓“教育部紧急通告”“考试改革即将落实”“各科目试题将采用全新策略”等虚假消息,为了追求商业利益,不惜突破道德底线,大肆炒作,严重破坏了考试招生的正常秩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