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百高校招办主任详解招生政策,首师大2025年招生有亮点

近期,众多高校招生负责人亮相《教育面对面》融媒体直播平台,对招生政策、录取标准等内容进行了详细解读,并提供了志愿填报和选专业的指导。中国教育在线对北京地区部分高校2025年的招生特色进行了汇总,以供考生和家长参考。 #
首都师范大学:成立人工智能学院 新增4个未来教师实验班 #
今年,首师大高招有三大亮点,具体包括—— #
设立人工智能学院,将数据科学、统计学、信息工程、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等新兴工科学科汇聚一堂,致力于推动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充分利用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强大优势。计划于2025年,针对人工智能师范和非师范两个领域,开展本科生的招生工作。 #
开设了四个旨在培养未来教师的实验班,涵盖语言文学(师范)、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物理学(师范)以及英语(师范)等专业;这些班级采用本硕贯通的培养模式;选拔出的杰出学生将有机会获得攻读硕士学位的资格;他们可以提前学习本硕贯通的课程;实验班还实行了优中选优的培养策略和灵活的动态调整机制。
#
新增了历史学与书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英语、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德语、书法学(初等教育,师范)与小学教育(中文师范)四个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这些项目旨在打破学科与专业的界限、院系之间的隔阂,致力于培养具备跨学科思维的综合性人才。
北京科技大学:“满三保一”不调剂、零门槛转专业 #
持续执行“满三保一”的规定——即考生需报考该校三个不同学科,且体检结果达标,以保证录取后能够至少就读其中一个所填报的专业。
#
非外语保送生、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生以及高水平运动队成员之外的学子,在大学一年级或二年级的学年结束时,均有资格提交转专业申请。各个专业对于申请转出的人数并未设定上限,且对学生的成绩排名亦无限制要求2024计算机中专技校,整体转专业成功率大约在80%左右。
#
首都经贸大学:特色班增加至8个,体检要求有变化 #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于2025年增设了琢玉班,该班级面向经济学和工商管理两大类进行招生,考生不受选考科目限制,实行独立的专业组招生方式。
#
增设数学与应用数学实验班,该班级的选考科目为物理和化学。特色班级的数量提升至八个,着重加强协同培养,具体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实施产学研一体化教育、组织课外实践活动、开设实践性课程、提供多样化实习机会以及开展国际交流活动等。 #
体检标准有所调整,针对双培计划中的广告学专业,色盲情况下的报名受到限制,而其他专业则不对色盲或色弱做出限制条件。假如色盲学生被新闻传播学类录取,在大类分流环节,他们不会被分配至广告学专业,而是有机会被分流至传播学专业。
#
北京工业大学启动了微子科学(实验班)的首次独立招生工作,并将新增的招生计划重点投向人工智能等关键技术领域。
今年,北京工业大学的微子科学(实验班)将不再隶属于电子科学技术(实验班)专业,而是将独立进行招生,致力于培养在集成电路、芯片设计等领域的专业人才。
人工智能(实验班)的培养方案改造升级,以实验班的模式招生。 #
该项目致力于环境保护与低碳能源利用,首次启动招生工作,旨在培养符合我国能源与环境领域需求,尤其是京津冀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
北京工业大学在制定新增招生名额的分配方案时,主要着眼于满足国家战略发展的需要,以及支持北京市在高科技、尖端产业方面的特色发展。该校优先考虑在新兴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量子信息科学、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以及新能源等战略性关键领域进行布局。 #
北京交通大学:全国“零调剂”“保专业”,新增5个新兴专业 #
升级普通类录取政策,全国“零调剂”“保专业”; #
构筑“1+4+5”精英教育平台,增设系统科学与工程、新闻传播学以及建筑学三大领域的顶尖人才培养班级。 #
我国亟需增设数据科学及大数据技术、机器人工程、智能制造工程、智能车辆工程以及国际新闻与传播等五个领域的新兴专业。
将学科领域相似、特色优势相仿以及热度相当的理工科招生专业进行整合与调整,划分为自动化专业类、电子信息专业类、计算机专业类、交通运输专业类以及理科试验班等五个招生专业类别,并面向全国范围进行招生。
首都医科大学:医学实验技术专业招生,口腔医学五年制暂不招生
2025年,首都医科大学将继续招收临床医学专业(阶平班)及口腔医学专业(阶平班)的学生。医学实验技术专业也将迎来新的招生。然而,口腔医学五年制将暂时停止招生。此外,原本隔年招生的假肢矫形工程专业将暂停一年招生。与此同时,听力与言语康复专业将继续招生。
#
北京化工大学: 新增“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 #
2025年新增专业--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这一前沿交叉学科,紧密契合我国“双碳”战略的需求。该专业依托学校在化学和材料科学领域的丰富底蕴,专注于新能源材料创新和器件的工程化应用。我们的目标是培育出既擅长材料设计,又精通器件开发,以及系统集成能力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宏德书院--拔尖创新研究型人才培养 #
推行“书院制、双院制、导师制、小班化、个性化、国际化”的教育模式,精心制定了通识与专业相结合的培养计划,构建了多层次的导师培养体系。我们通过举办导师小型沙龙、进行学术研讨、提供竞赛辅导、实施学业辅导、组织师生座谈会、进行个别谈话以及开展团队活动等多种形式,全面指导学生在学习、生活和人生目标上的发展。 #
宏德书院招生涵盖了多个专业,包括工科试验班(宏德书院)、法学卓越实验班以及化学基础拔尖班。
#
国际关系学院宣布,将增设“国家安全学”这一本科专业,并且不再将团员身份作为入学条件之一。
新增“国家安全学”本科专业
为了满足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服务国家战略的要求,旨在综合推进发展与安全、维护与塑造国家安全,我们致力于培养相关人才。国际关系学院作为率先开展国家安全教学研究的高等学府,同样也是最早设立国家安全学课程的高校。2018年,学院首次开设国家安全学硕士学位招生项目;2024年,学院成功获批设立国家安全学博士点。自2025年起,我国启动了国家安全学本科的招生工作,此举标志着该校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开展了本硕博一体化培养模式,致力于专门人才的培育。
#
新增“应用心理学”专业 #
2025年2024计算机中专技校,学院针对国家战略需求新增设专业,此专业具有显著的学科融合特点。它涵盖了心理学基础理论、国际关系、国际政治以及国家安全心理等学科的核心知识,同时还包括信息科学、管理科学和心理训练等领域的专业技能。此外,学院还设有与该专业紧密相关的应用心理硕士学位点和国家安全学博士学位点,为学生提供了继续深造的便利条件。 #
调整政治面貌要求 #
国际关系学院本科招生章程目前已完成报备审核。章程第十九条对考生政治面貌的规定进行了修订,继续保留了考生政治素质的必要条件,并新增了对考生违法违纪行为的限制,同时,取消了团员身份的报考要求。依照2024年的政策,无论是党员、团员还是普通群众,只要符合我校的政治条件,均有资格报考。具体事宜请参照2025年的招生规定,该章程预计在五月初经过教育部的审核并正式公布。 #
中央财经大学:新增1个专业和3个双学士学位培养项目 #
新增数字经济(成思危拔尖班)起步网校,直接面向高考招生。 #
新增了三个双学士学位培养计划,它们分别是“法学与会计学”、“法学与工商管理”以及“投资学与大数据管理与应用”。 #
法学与会计学、法学与工商管理这两个招生计划,分别将在工商管理类(会计学院)、法学以及工商管理类(商学院)这三个专业中进行实施,且这三个专业类别均不设分组限制。 #
“投资学-大数据管理与应用”这一项目将在投资学领域展开招生工作,对于报考者的选考科目有特定要求,即必须包含物理学科。 #
三个双学位项目均为入校后专业(类)内选拔分流。
#
北京语言大学:全国继续扩招150人,新增多个热门专业 #
2025年北语整体在全国预计继续扩招150人。
#
今年计划增设若干热门专业,其中包括“联合学士学位”项目,该项目的数量将从原先的五个增至八个,新增专业如翻译与人工智能、法语与安全工程等,这些专业不仅彰显了北语的特色,同时也迎合了未来的发展趋势。
#
学校在计算机及英语两大领域的基础上,近期计划实施大类招生政策,对小语种专业进行培养。这一培养模式将区域国别研究及人工智能元素融入其中,实行3+X的教育模式。学生将有机会出国深造。此外,英语专业也进行了优化升级,转变为英语翻译专业,涵盖的专业范围除了英语和商务英语,还将新增汉英法多语翻译实验班。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新增两个招生专业,选考科目组优化调整
2025年新增专业 #
行星科学专业致力于造就一批在行星地质学以及空间探测技术领域具备深厚科研能力的专业人才。 #
获得经济学与资源勘查工程两个学位:依托应用经济学与资源勘查工程学的学科基础,满足毕业条件后,将同时授予经济学与工学两个学士学位。 #
选考科目组优化调整 #
1.物理+化学组:新增行星科学专业(在地质学类大类招生)。
2.物理组:新增经济学+资源勘查工程双学士学位 #
工商管理类大类的招生政策将进行调整,不再采用综合招生方式,而是将按照工商管理、会计学等具体专业进行分专业招生。
4.艺术类不限组:包括产品设计、艺术与科技2个专业。 #